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理人》2006,(7):26-31
在《经理人》编辑部采写这组文章的时候,CCTV-2《赢在中国》大型创业选秀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创业激情在全国各地熊熊燃烧。作为《赢在中国》大型路演活动的总策划、总承办,作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财经管理杂志,“创业”话题亦让《经理人》兴奋不已。于是,《经理人》与CCTV-2《赢在中国》节目组再度携手,联合策划了这组大型专题文章,目的是为新时代的经理人提供行之有效的创业方法、经验和路径,为中国的创新创业热潮,再添把柴、加把火。  相似文献   

2.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6,(3):16-16
“联通赢在中国——创业先锋总动员”全民励志,创业路演活动全面启动 2006年2月,经理人杂志社与中央电视台就“联通赢在中国——创业先锋总动员”励志创业路演活动达成合作协议,《经理人》将承办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商业选秀赛事“联通赢在中国”的开场路演活动——“联通赢在中国——创业先锋总动员”。  相似文献   

3.
走,创业去!     
进入21世纪后,有一股风潮在中华大地上起了阵阵涟漪,它就是创业。我们对这个题材一直很关注,无独有偶,央视也极其关注创业这个题材,CCIV经济频道大型的“寻找创业英雄”选拔活动《赢在中国》横空出世,我们有幸早期就与栏目组进行互动,并承担栏目大型路演活动的总策划、总承办。  相似文献   

4.
冯军 《经理人》2012,(4):8-9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中国的麻将文化将这个问题反映得一览无余。麻将规则中有人赢必有人输,所以为了不让别人“胡牌”,宁可拆了自己的好牌。奥运模式正好与麻将相反:一方赢了,另外三方跟着赢,有一方输了,另外三方帮助他从其他方面照样变成赢家。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8,(8):40-43
1998~2008在《经理人》创刊的10年间中国经济保持了辉煌成长然而,通货膨胀,石油、原材料、粮食价格高涨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受阻,地震雪灾冲击,全球金融动荡2008,中国经济走到了增长可能放缓的十字路口从没有经历过从繁荣到危机的完整经济周期的中国企业,能否跨越高成长的陷阱,保持基业长赢?岁月流逝,中国企业实现百年长赢的基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宋丽 《经理人》2005,(8):54-55
我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我就应该专注于这个行业,坚定地走下去“在互联网泡沫发生的时候,我没有选择退缩;在房地产最热的时候,我没有动心转行。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人!”瑞福特董事长、CEO朱在国无论是在面临诸多挑战还是巨大诱惑时,仍然坚定而执着地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正是这份坚定和对自我定位的清晰,让他在历经讯凌科技公司、赢时通网络公司、瑞福特信息技术公司、互联天下科技发展公司的创业过程中,从销售软件到打造自己的视讯梦网和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在互联网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7.
语丝语录     
@@@@当年我很圆润,十年中国创业把我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是这个样子并不让我担心,担心的只是我们这么辛苦,最后所挣的钱都是医药费。中国的药卖得越多不是一件好事情,我希望中国的药卖得少一点,中国的人真正健康一点。@@@@——马云在第十三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年会上演讲时说。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06,(7)
郭广昌:既然是一起创业,肯定不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在股份合作这个层面的话,就不存在一起创业的问题。股份怎么分,这个事情很麻烦,如果怎么分变成一个很大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你们之间的默契还有问题。管理上很多东西就是莫名其妙,没有一个人能教你该怎  相似文献   

9.
编辑手记     
学术繁荣是衡量一个国家繁荣与否的突出标志。没有繁荣的学术,就不可能有国家的持续繁荣。强国之路不能仅仅是由高科技之类有形的东西做铺垫。繁荣的学术能够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国力。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产生不了马汉、利德尔·哈特这般思想巨匠的国家成不了伟大的国家。而达到学术繁荣的途径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生机来自于创新和发展,而不是源自简单图解和重复。学术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自由的探索,只有宽容自由探索的国家,才会有繁荣的学术。中国之崛起需要思想的巨匠。呵护和培育产生巨匠之环境也是善待我们民族自身…  相似文献   

10.
<正> “硅谷”这个高技术王国一直被视为经济快速增长、解决就业的象征。美国拥有200多个高技术园区,但并没有产生200多个“硅谷”。由此可见,“硅谷经验”是很值得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技术企业学习的。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将进入一个“高科技创业型经济”的时代。发展“高科技创业型经济”,需要在全社会“弥漫”一种创业的精神和创新的氛围。因此,中国需要尽快掌握“硅谷经验”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个人说:"对于想投资创业的人来说,买房住不如租房住"。这个人就是我。在我们国家,因为文化的差异,很多年轻人,尤其以女性为最,他们总以为要结婚就一定要买房子,只有买了房子才觉得稳定,才有安全感,才有成就感。很多有创业能力的年轻人,把本可以用于创业的"起步资金"用在购房上。当遇到了那些可以改变命运的投资机会时,却因为没有资本而望洋兴叹。事实上,很多买了房的人不但没有得到预期的幸福,有些人甚至为了还"房贷",节衣缩食,降低生活质量,长达30年被沦为"房奴"。殊不知,"更高的收入才能让你有自由而体面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3年5月美国最早提出缩减购债规模之后,已在全球新兴市场国家中多次引发金融震荡,在亚洲更有学者重提再次引爆类似1997年那样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如果金融危机真的爆发,必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带来严重影响。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的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1997年那样的亚洲金融危机。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07,(21):86-91
越南,在大多教人的印象里是战争,跟法国人、跟美国人、跟缅甸人甚至跟中国人的战争,从19世纪中叶后的一百多年里,越南这个国家就几乎没有休养生息过.战争之后,给越南留下的是什么?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一直以来都是个谜.为了探知这个神秘国度的谜,喜欢旅行的我就这样从北海坐着游轮出发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1日,比尔·盖茨在访问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时表示:“很多人认为美国和中国及印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竞争是一场零和游戏,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这并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不一定要分出胜负”。竞争是效率和创新的推动力。良好的竞争可以实现多赢,并促进企业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竞争确实没有失败者。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企业在比较规范的市场条件下,随着竞争的发展,经过初级的优胜劣汰终将会使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平衡在某一领域、某一产品上相关企业各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竞…  相似文献   

15.
挺过去     
无论如何,一个人在世俗的生活中要坚守住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管你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国家公务员。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公敌,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级政府部门都不会对这种行为加以纵容。各种各样的反腐规章,哪一个地方都有,但是,腐败也正如这些规章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以我之浅显的认知,腐败,事实上是一个人心里的事情。我是一个惧怕谈论自己小说的人,小说写出来了,发表出来了,放在读者面前了,读者怎么去理解,已经与作者没有多大关系了。但是,因为刊物办刊的需要,这样的文章我每年还是要写上几篇…  相似文献   

16.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6,(5):14-15
《经理人》承办的CCTV“赢在中国”大型路演活动火爆成功由CCTV主办,《经理人》杂志社总策划、总承办的“联通赢在中国——创业先锋总动员”大型路演活动,于4月14日下午在深圳市少年宫大剧院火爆成功,完美落幕。这一天,深圳市少年宫大剧院成了充满创业精神的圣殿,成了火  相似文献   

17.
看开不看破     
正有些人喜欢说看破红尘,其实红尘是不能看破的,因为一看破就会很消极,无所作为。但人也不能斤斤计较,不然就会常常痛苦。我以为,人要看开,但不要看破。很多人认为看开就是看破,这是不正确的。看开就是:我不会常常倒霉,只有这一次,别人也碰到过,只是我不知道而已。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别人都那么好运,而只有自己那么倒霉了。有时大家看见一个人总是穿戴得整整齐齐,面带笑容,讲话也很有精神,觉得这个人好像从来没有病过。其实他在家里受疾病折磨时,大家又何尝知道。  相似文献   

18.
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所说,中国已经掀起一股创业热潮。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体现了中国决策者们推动创业热潮的决心与热情。其实,与中国类似,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将鼓励创业当作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从细节入手为创业者服务,让创业真正变为了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要避免受制于人,就不能过度依赖于人。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这个灵魂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一个中国学者曾疾呼:如果将技术成长的道路,完全寄托在对外引进上,其结果将毁掉中国的创新体系,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发展与前途命运,时时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保持基业常青的不竭动力。杭州蔬菜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创新谋划市场建设,筑巢引凤,夯实基础,力求"三个先行",达到搬赢搬强、二次创业预期目标,增强企业持续发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