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动词不定式前面有时有不定式符号“to”,有时却没有“to”,“不带to的不定式” (the infinitive without to)是一很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习惯用语、句型、句子结构,文体风格,而且还涉及到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差异,以及古英语残留问题。以上问题,多数语法书或多或少都有所讨论,本文愿就一些语法书没有论及或论之不深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并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
英语不定式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起名词作用,也起形容词的作用,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以及合成谓语等。在上述句子成分中,许多情况下,不定式都要带上其标志to;但在某些情况下,保留不定式标志to却是不适当的。本文较为详细地列举了不定式标志to的省略以及不宜省略to的情形,并初步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当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不定式动作的承受者时,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动形式。但用不定式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情况也常见。这不仅因为主动形式较被动形式简短有力,而且有些场合或是因为语义要求,或是出于英语习惯表达法,都需要用主动形式来表示被动意义。而这一问题又恰恰在许多语法书中或未涉及,或语焉不详。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往往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英语句子,比如“我有一封信要写”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一个汉语句子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但要将这样的汉语句子译为英语时,不必把每个动词都译成相应的英语动词,其中某个动词可以用英语介词来表达。笔者在批改学生的汉译英练习时,发现有些学生不会使用英语介词来代替汉语动词.例如这样两句汉语:“你来这儿干什么?”“我来这儿开会的。”学生的译文是:“Whathave you came here to do?”“I have come here to attend a meeting.”如果译文中的动词不定式用介词来代替,不但符合英语习惯,而且句子简洁有力。“What haveyou come here for?”“I have come here for a meeting.”英语介词 for 在问句中  相似文献   

5.
首先举例介绍了省略现象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然后通过对《呐喊》和of Study的原文及译文中出现的省略现象进行数据对比、举例分析、汇总得出汉语多名词性省略,通常不省略实义动词、操作词,英语多动词性省略,常承前省略相同的谓语动词或部分为与动词词组,并可以省略不定式标记后的动词.最后联系中西方文化分析探求汉英语省略之异同的其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l】英语疑问词 不定式作双宾语动词的直接宾语,是一种常见句法结构。正确判断这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对于理解和使用这种句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第23.4B节讲述动词 带 to 不定式结构时写道: “有些双宾语及物动词,也能用疑问词 带 to 不定式结构作直接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7.
虚拟语气的汇总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归纳了表达虚拟语气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特殊用法。在总结一般规律后,指出非真实条件句中“if”省略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混合虚拟”的现象。常见的特殊用法包括一类特殊动词及其过去分词、同根名词或形容词引导的从句中出现虚拟语气;常见的九种表达虚拟语气的固定句型,通过简析句型、举例、中英文对照突出虚拟语气应用的特征;含蓄表达虚拟法,采用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短语以及根据上下文表达、判断虚拟语气。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有主动形式和被动形式之分,如to do和to be done; doing和being done。一般来说,如果要表达被动的意义,通常要使用其被动形式,如:These carpets are to be cleaned as soon as possible.(这些地毯要尽早洗出来);This question is far from being settled.(这问题远没有解决)。但在有些句型中或某些单词后,常使用动词不定式的主动  相似文献   

9.
以英汉文本为素材,分析了英汉主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语主语缺省的频率远远高于英语,其缺省主要表现在语境省略、流水型省略、模糊型省略和句法空位;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无灵主语;汉语无灵主语的使用受到其谓词的制约,汉语的无灵主语一般与无灵谓词搭配;无灵主语使用主要是实现修辞和客观的效果。因此,复杂多样化的汉语主语选择更为自由,话题较为突显;而英语中谓语动词的形式则取决于施事的主语。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中外英语语法书对动词help之后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或宾语补语时,该不定式可否带to都闪烁其词,一笔而过。有的则认为help之后的不定式可用可不用to.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定令人难以信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help之后的不定式可否带t0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将要点简述于下。动词help意为‘帮助、援助、有助于……”,其后可接不定式作宾语或宾语补语。此时,不定式是否带“to”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初学英语的人常被告知,动词不定式在句中应有逻辑主语,及物动词应带宾语。但在有些句型中,不定式的这两个特点却都没有明显地表示出来,如: Tom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vince.要说服汤姆很难。在这一简单的句子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其一,不定式to convince的逻辑主语不是  相似文献   

12.
<正> 打开任何一本英语书,阅读不到一页,你就会碰到动词不定式、分词或动名词的出现。人们通常称它们为英语的非谓语动词。但是如何理解和运用它们,尤其是它们的时态和语态,就得下一番功夫。为了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动词不定式的时态和语态 1、不定式的时态和语态的形式(以动词do为例) 现在时主动形式:to do 现在时被动形式:to be done  相似文献   

13.
俄语动词不定式的用法极广,由于俄语语法流派甚多,对动词不定式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看法不一.根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谈谈个人的认识。一、动词不定式在不定式句中的用法动词不定式句与一般无人称句不同。一般无人称句的语语可以用“无人称动词或谓语副词+动词不定式”表示。而动词不定式句中的谓语是独立的、不依属于其它词的动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中,除了句子中存在着述谓关系以外,非谓语动词及一些有动作意义的名词也有意义上的谓体功能。因此,逻辑主语与逻辑谓语便是对此结构进行意义上的确认。本文对不定式、v-ing形式及v-ed分词的逻辑主语的形式、语义及省略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为详细地讨论了英语语句“从旧到新”原则的内容和特点。同时讨论了there插入’、“主题变形”、“方位副词提前”和句子成分省略与这一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不及物动词 介词to结构”与“动词 带to不定式分句结构”的区别,总结以“vi to”构成的介词动词的主要特点,介绍“vi. to”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正> 无论是听人会话(包括观看电影和戏剧等)还是参与会话,都不难发现英语口语中常常使用省略的疑问句。这些省略问句形式简洁灵活,在上下文中穿插启承,从而使会话紧凑明确,其实用价值自不可低估。那么,英语疑问句的省略到底有无规律可循呢?本文试就此问题分述如下: A.一般疑问句的省略按所省略的成分来看,有以下几种情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8,(6):37-38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时常对及物动词后宾语的补足语感到困惑,其主要原因是在句子中能作宾补的成分较多,有名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带“to”或不带“to”)、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等形式。其实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能作宾补成分的主要有分词和不定式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我们常省略一些词。例如不说aknifeandafork只说aknifeandfork;不说HaveyouseenJohn?我们可以说SeeJohn?这种省去某些词的方法叫做“省略”。省略有下面几种情况:一、句首省略1.在非正式英语的口语中,如果上下文意思清楚,我们常省略句首的  相似文献   

20.
语音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基础。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好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关键。过去英语教学普遍关注的是“what to teach”和“how to teach”,在新课程环境条件下,应增加“who to teach”和“how to learn”,“learning by doing”,讲求“What result we want to get”。应当结合教学实践,分析目前高职师范生在英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英语语音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