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合理借鉴这些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合理借鉴这些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四”以后的近一百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在“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播种期、同革命文艺实践结合的创造期、实践期和日渐边缘化期。新时代,则是再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力图使其符合时代要求和民族伟业的探索期。文章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重点论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探索和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坚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对推动我国的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整体说来,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研究经验及学科建设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对更好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寻找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经历了一个曲折探索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袖集体,逐步打破教条主义和俄国革命模式的束缚,寻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回顾和总结该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表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中国找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它从根本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产生的规律 ,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开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把握时代的主题 ,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是仅有的两个完成了中国化.并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外来思想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充分借鉴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充分吸收其他各个理论成果的合理之处,充分和中国固有文明成果相结合,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明进一步相融合.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发生期的特点是权威缺席而众语喧哗,深化期的特点是马列原理开始与中国革命文学实践深层结合,成熟期的特点则是审美批评回归和"主导多元"模式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其间既有经验,也有失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寓于全球化大潮中。近代中国初识全球化这一"双刃剑"。建国初期,中国应对全球化带有明显的苏联痕迹,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曲折。邓小平积极回应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转机。江泽民理性审视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活力。只有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应对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才能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应用唯物辩证法方法,研究汉语生成的基本过程。该过程和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两者的主体结构是相互对应的。汉语是在一个疑问词的两次大分裂中生成的,具体表现为感觉=知觉+概念的形式。日常生活中总体上驾驭人们实践的东西,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认识,而是中和了这两个方面的感觉。过去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鉴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有可能在此项研究中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2.
个体主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体力量,现代市民社会的个性化要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实践形塑;“个体解读——个体内化——个体应用”内在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微观运行机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体主体的概念内涵彰显的是个体主体的本质存在,而其概念外延彰显的则是个体主体的多重本质表现样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要加速实现其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加速机制;实践表明,正确的思想路线、以延安整风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等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加速机制形成的认识基础、实践基础和政治保障等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作为一门在中国科学诠释或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它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在整个马克思主义解释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开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毛泽东萌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毛泽东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而且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在于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中国化,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6.
过程控制类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与实际生产过程结合紧密。针对当前社会对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文章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导向、以知识体系的形成为目的的过程控制课程群的建设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问题体现为三个方面,即建设现代化领导权威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战略选择问题、市民化改革过程中社会结构转型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战略选择问题以及基于人的本质及其多重表现样态为基础的人学战略选择问题.本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是中国几代学人不断寻求其实践形式和理论形态相统一、政治方向和文化模式相融合的动态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分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生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与变异、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多元建构实践三个基本阶段。总结这一历史进程的经验得失,将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当代形态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机制、基于有效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创新机制以及基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新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现代哲学解释学、社会创造论以及唯物史观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总的来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主要体现为三种建构理路,即走向自主、自立社会理论构建,走向过程、生活社会理论构建以及走向关系、整合的社会理论构建,分别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