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晖  刘洋 《现代交际》2012,(10):72+71
中、日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和夏目漱石都曾在自己的小说中有过对爱情的描写,本文从《伤逝》和《门》两部文学作品,分析两位文学大师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对爱情的阐释。只有把人性的改造和社会的革命结合起来,才能解释爱情的迷茫,找到爱情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伤逝》、《边城》和《围城》分别是现代文学中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的代表作品,这三部作品分别诠释了不同时代作家的爱情观。虽然这三部作品中具体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三部不同的作品存在着明显的相似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企图建立理想的爱情,但最终都以爱情悲剧告终。不仅如此,造成其爱情悲剧的根源也是相同的,即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珍妮姑娘》都通过女主人公的两段爱情悲剧,叙写了两个女人的悲惨人生,在其中的结构设置、情节安排上都有高度的相似性。文章将通过对两部小说的探索,研究其中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4.
李俞杏 《职业》2015,(7):36+35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作家们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本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对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展开论述。《金色夜叉》被称为红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金钱和爱情纠葛的社会小说(在日本,社会小说是具有包容性题材概念的小说,特别是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社会小说。比如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也被看作是社会小说),在如今的日本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独有偶的一部关于爱情的杰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两部作品虽说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但都是关于爱情的小说。通过这两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每位作家的爱情观,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刀马旦》和《女人不坏》这两部时间跨越二十年,同为徐克导演并且以女性形象为主的影片切入视角,分析导演不同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特点,看女性形象在这段时期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试图探究时代背景的变化对影人创作上的影响,挖掘创作来源,将艺术还原于生活。  相似文献   

6.
《浮士德》是歌德不朽的诗剧,主人公浮士德经历了知识、爱情、权力、艺术、事业五大悲剧,其中有两段爱情经历给浮士德带来深刻的影响。浮士德与格雷辛的恋爱和浮士德与海伦的恋爱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这两场恋爱是浮士德认识人性、实现与超越人性终极目标的重要过渡环节。通过解读这两段爱情的内涵,对比与分析浮士德的两场恋爱,分析浮士德的自我超越与精神追求,有助于我们理解浮士德对自我的超越与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7.
说实在的,将《赤壁:决战天下》与《非诚勿扰》两部影片放在一起,本来毫无可比之处。它们是两部类型、风格完全不同的影片,《赤壁》是一部战争史诗片,导演吴宇森的本意是想复原中国历史上赤壁大战的壮观全景。而在《非诚勿扰》中,冯小刚则回归了他已然定型的贺岁片喜剧风格,着力打造一部与现实极为贴近的征婚题材的喜剧。然而这两部档期相近的影片,笔者的单位包场,在影院连续观看时,却都让我的同事们不时爆发出笑声。同一群观众,  相似文献   

8.
<正>《面包店的女孩》是法国新浪潮导演埃里克·侯麦拍摄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电影开篇,作为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大师,《面包店的女孩》通过讲述青年在人性欲望与爱情道德之间的矛盾。本文根据热奈特、麦茨等叙事学家的相关理论,对电影的内容情节、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叙事时空、视听语言要素等进行叙事学分析。法国电影学者、导演、编剧埃里克·候麦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浪潮的导演们有其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常规电影工业的反抗,这些群体的某些成员,不仅使一种个人电影的新观念变得流行,而且在电影的形式与风格上也做出了许多创新。候麦导演的电影中较多地融入个人的美学风  相似文献   

9.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以冷漠琐屑的态度讲述软弱凡人的婚恋纠葛,以大团圆的"喜剧"重写男权建构的爱情神话,并借此视角透视现代都市的苍凉,从亲情、爱情、婚姻、团圆等角度表现出中西文明交错下人性异化的主题意蕴,流露出浓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由香港漫画家马荣成创作的漫画集《风云》曾经在读者中风靡一时,两年前,香港导演刘伟强率先将其改编成电影,并由偶像明星郭富城、郑伊健领衔出演。该片一经面市便在观众中引起轰动,并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聪明的电视制作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题材,很快地,《风云》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也新鲜出炉。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一登场便打出了超一流的明星阵容,赵文卓、  相似文献   

11.
张抗抗自1972年发表短篇小说《灯》以来,她的作品一直倍受文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更是因为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人性。作家将历史、社会和人性融合在一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将多维复杂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篇小说《沙暴》就是这样的作品。《沙暴》以沙尘暴为背景,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主要人物,并连接着时间的维度,跟随着主人公的思想,一步一步跳跃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凸显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年西南地区两部学生微电影作品《空窗》和《江小迪的夏天》均在我国各大大学生电影节上斩获数项荣誉的优秀微电影作品。两部作品风格迥异,一部剧情跌宕探讨人性,一部贴近生活,温暖人心。其中诸多精彩设计值得学习,当然,也难免还有部分可更加精益求精之处。  相似文献   

13.
姚玉婷 《现代妇女》2014,(12):273-273
《城市王子》和《半生缘》分别是激情和含蓄、平淡两种风格的代表。本文将首先简分析《城市王子》和《半生缘》在故事脉络、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和至纯至真的爱情主题方面的共同性,然后探究二者在情节设置和叙事基调方面的不同点,最后比较二者殊异的爱情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14.
"潜伏"在美国 票房已超过5亿、荣登大陆有史以来最卖座爱情电影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有一处细节饶有趣味地向"革命"致意:文佳佳和月子中心的另两位待产妈妈周逸、陈悦闹得很不愉快,文佳佳在周逸、陈悦一起看电视剧时,讨嫌地把下面的情节讲出来,周逸气得和文佳佳大吵.在乱作一团的时候,导演有意味地以一个长镜头来表现这一幕:后景是虚化的台湾房东拉架的场面;前景是孤零零的电视机,画面上女主人公在党旗下宣誓,片尾主题曲《深海》作为有声源音乐在电影中响起:"生命只为一个信仰."  相似文献   

15.
王朔 《中外书摘》2000,(5):63-64
一九九二年《动物凶猛》发表,我送了一本《收获》给姜文看。当时他正在争夺《红粉》,我在他家见到苏童。有两个导演说,不知道《动物凶猛》怎么拍成电影。有一个导演说,姜文拍不了这个东西。  相似文献   

16.
王保群 《职业》2011,(23):135-13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可以分为恋爱诗和婚姻诗两大部分。婚恋诗主要在《国风》中,《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郑风》《卫风》《周南》《召南》中写爱情的诗也很多。  相似文献   

17.
刘雪莲 《现代妇女》2014,(3):136-136,142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故事,两部作品代表着中外爱情的精华,都歌颂了爱情的唯美与纯真,其中的爱情忠贞不渝,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省。为后人的爱情观树立了标榜的对象,同时也让人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8.
徐丽婷 《现代妇女》2014,(9):269-270
20世纪以来,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跻身于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杰作。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文坛极具新意和独创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固有模式和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粗浅地分析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叙事方法的特点和人物话语特色,将艾米莉·勃朗特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出来,进一步深刻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9.
莫言,用他独特的文笔去解读历史,建立了一个以"东北高密乡"为主题的文学王国。《生死疲劳》是一部民间史诗,借鉴中国古典小说章回体的叙事形式,以动物的独特视角反应了20世纪5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的乡村巨变。从《红高粱》到《生死疲劳》,莫言显示了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他在不断的变换叙事风格,成为新历史小说作家中极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与中国现代作家庐隐的《象牙戒指》,皆为爱情与婚姻题材的女性小说。解析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及其在19世纪的英国和"五四"时期的中国这两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的婚恋选择,进而从两位女主人公的婚恋方式、婚恋目的、婚恋责任等方面探求作品中蕴含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