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是上个世纪初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美国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盖茨比这一角色,后来这部作品被好莱坞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拍成了电影。本文首先探讨了盖茨比对于爱情的坚持以及对于梦想的执着,从而对盖茨比伟大精神的正面意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阐述社会道德的衰败和盖茨比伟大精神的反面启示。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作者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由追求到幻灭的全过程。本文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盖茨比在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对“美国梦”的追求,以及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分析来揭示“美国梦”幻灭的原因;同时对主人公盖茨比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怀有纯真的梦想的可贵加以赞扬。  相似文献   

3.
美国梦源于美国殖民时期,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只要他努力奋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马丁·伊登》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两篇文章中主人公所渴望的美国梦的异同和美国梦破灭的根本原因,从而来说明拥有平等的机会去创造财富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美国梦。只有通过实现地位平等,人格平等以及实现美国真正的民主,美国梦才不会破灭。  相似文献   

4.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享有爵士时代伟大歌手的美誉。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如一部人生自传,再现了他对奢华背后的渴望与无奈。本文将试图通过传记式批评来对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亲身经历来对这部小说进行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观众,《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适合过几年再看的电影,比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一百年后的2025年,那时会有一份感同身受的痛切.而在烈火烹油的今天,一切方生未死,混沌未明,此刻看到的恐怕只是莱昂纳多的英俊外表,或是三D观影下的华美体验.我们处在美国爵士时代的开端,而非完结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2013年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上映引起巨大反响,凯瑞·穆里根对于黛西形象的塑造也受到多方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影片中黛西形象的呈现过程,指出黛西并非是美国梦破灭的根源,而是美国梦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作为"爵士时代"的寓言体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真实再现了这个狂躁年代的社会风尚,对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刻画和评析。小说独具匠心地以黛西和盖茨比的家宅作为空间隐喻,凸显了消费主义浪潮裹挟下生命个体无限膨胀的欲望,这种物欲颠覆了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并最终引发了个体的身份危机。小说通过盖茨比个人梦想的幻灭召唤关爱与责任意识的回归。在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依然要面对物欲与感情的矛盾,《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读者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8.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男人的书"。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和她们的悲剧生活与当时所处社会下的男权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对女性人物的负面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虽然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但是女性主义已经萌芽。  相似文献   

9.
1979年金隄因痔疮住院治疗。医生说他的痔疮属于环形痔疮,是痔疮疾病中最严重的,至少需要两次手术。做完第一次手术后,他到美国讲学。一位美国名医与他住邻居,聊天中金隄提及自己饱受痔疮折磨,想了解美国是否有手术外的其他治疗方法。美国医生笑着说你若早认识我就不会这么痛苦了,你吃麦麸吧,麦麸是治疗痔疮的最好良药。说着递给他一本有关吃麦麸注意事项的小册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三元精神”及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角度剖析了盖茨比死亡的原因。盖茨比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挣脱道德理智的约束,按照人格结构“本我”层次中所遵循的快乐原则出发行事,是造成盖茨比人生悲剧的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社会扭曲的社会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父子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导致盖茨比死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明丽 《现代交际》2014,(5):73-7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其中运用颜色词语来塑造人物性格,颜色词语在小说中无处不在,色彩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描写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愿望和梦想追求及最终梦想的破灭。作者对这些颜色词语的巧妙运用,凸显了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和主题,对理解这部作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作之一,中国学者对其翻译研究的方法大多主观而单一。本文基于纽马克提出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运用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对比了乔治高的《大亨小传》(1975年版)和巫宁坤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982年版)两中文译本,根据统计得出的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和形和度分析结果对比两译本的词汇特征及所运用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法。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是美国作家F.Scott Fitzgerald的主要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很多种写作技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作者在进行人物刻画时多次运用颜色词语。所以要想清楚了解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要了解色彩描写对于该作品中各个人物刻画的作用。本文结合小说内容,重点分析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的色彩描写,谈一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色彩描写在刻画人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上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举行一次募捐晚会。那次晚会上,卡塞尔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让大家在晚会上选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姑娘的一个亲吻,最后他募到了难得的一美元。当他把这1美元寄往越南前线时,美国各大报都进行了报道。人们看到这一消息,无不惊叹卡塞尔对战争所作出的嘲讽,卡塞尔也因此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15.
两张账单     
她来美国才不过半年,自己从未想到过一来美国就会交到男朋友,尤其不会想到交的是美国男朋友。她和他认识刚好一个月,曾经约会过几次,但都是在校园和图书馆见面,这是他第一次约她外出晚餐。侍者送来菜单,他仍礼貌地让她先点。她接过菜单看了看,心想,第一次和他一起吃饭,不能点太贵的东西。牛排的价钱比鸡稍贵,但比龙虾便宜得多,于是她点了一客腓力牛排,并点了一杯红酒,因为她想,在这种场合下,一杯酒更能增添罗曼蒂克的情调。令她非常意外的是,轮到他点时,他点的却是几乎最廉价的鲔鱼三明治和炸薯条。她心想,这种东西任何一…  相似文献   

16.
这个故事是根据实事改编的。虽然已经过去七八年,我至今还很难忘记,老汤死前一年对我说的话。那时候他的鼻咽癌已到末期,经过放射和手术,脖子几乎削去了三分之一,说话的声音已经很模糊,当他诉说到美国才发现根本不必排队,却被中国台湾的医生一拖再拖,甚至一次又一次送重礼,还不安排他赴美时,在他苍白的脸上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有"股神"之称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给他所领导的公司的股东们发去了一年一度的信件。巴菲特在这封信中承认,他在去年国际油价接近最高点时,大量买进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股票是一次明显的投资失败。这位全球最富有的CEO、被投资者奉若神明的老人,把2008年称为自己经营哈撒韦公司"最差的一年",并承认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是由他"重大的投资错误"一手造成的,这种不怕"神名"受损,坦承决策失误之举,确实勇气可嘉。  相似文献   

18.
1972年尼克松第一次抵达北京,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那次历史性的握手1994年4月22日,81岁的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终没能抵住中风病魔的侵袭,于当日晚21时左右辞世。从而结束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政治战役:恢复自己的名誉。同时,伴随着葬礼的哀乐,“尼克松”这个名字又再度在全球回响。契而不舍争名誉,功过是非任评说作为曾在任6年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政坛上遭遇的狂风暴雨、大起大落,在美国历届总统中是不多见的。有人曾这样概括他:“在半个世纪里,有人爱戴他,有人憎恨他;有人赞誉他,也有人厌恶他;他是胜利者,又是失败者。他…  相似文献   

19.
猜成语     
关隆庆 《老年人》2014,(9):44-44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遇到一位盲人老先生。他告诉我,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但他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后来到北方念大学,一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给同学发请帖时他居然注明“保留拒绝邀请某些人的权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欢迎黑人”。当时全班哗然,他还被系主任喊去批评了一顿。  相似文献   

20.
陈亦权 《职业》2012,(22):38
"多给别人一次机会,在很多时候就是多给自己一次机会。"这是迈克尔·克里泰利一直信奉的名言。迈克尔·克里泰利是美国必能宝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是美国最耀眼夺目的商界明星之一。他在必能宝公司的任期超过了10年之久,并且把公司的业务扩大了好几倍。迈克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