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思想,新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经济,政治,教育,社会活动中尊重人的平等地位,强调人权和社会地位平等。"人"为经济政治生活的中心,国家为人民之本;"人性原则"提倡人性解放,万物平等,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和谐原则,即天人合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人口与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人本主义来审视城乡一体化,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政治,更多体现在思想和文化,生态与环境的统筹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海波 《现代交际》2014,(10):56-56
群众文化是一种自我参与、自我娱乐以及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主要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自娱自乐为主导,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最终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为响应我国"共享和谐生活"的号召,全国各地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健康、核心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制度学理论揭示,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前在条件.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首先是一种契约社会;而人类各地域政治中所期待的"和谐"社会,尽管政治文化有所不同,但一定是诚信品质丰厚的社会.一个诚信短缺的社会,一定是个处处设防的社会,一定是个经济交易、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成本极高的非和谐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即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也会因公共空间非平衡状态的钳制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柳素萍 《现代妇女》2014,(6):256-256
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方式、地方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的体现;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基层文化主阵地的文化馆紧要跟政府"文化富民、文化兴市"的战略思路,着力构建大文化格局,日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活跃。  相似文献   

5.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老龄工作方面重点要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老龄工作之中和实现老龄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同步发展。老龄问题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当前我省老龄工作现状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还不相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实现老年人身心和谐、代际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就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与城市社会超常规地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与社会性质因之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动进入城市,成为企业员工. 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数以亿计的企业员工及其家属是城市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之大局.但因为受到户籍制等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加上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滞后,企业员工中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问题长期处在一个无人问津的空白状态.文化生活的贫乏,户籍制的隔离,社会网络的局限,城市融入的阻碍,使他们成为"漂浮"在城市中的庞大边缘群体.这种长期"漂浮"无根的生活状态,也造成了他们"浮燥"的心态.血气方刚的心理特征,易于冲动的感性处事方法,制度缺失所带来的无人引导的"漂浮"状态,都使他们极易成为盲目从众的破坏社会和谐的负能量.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经济在高速的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现在享受了更多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方面。人类社会充满矛盾,并且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所以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上出现的其他问题,不能只是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很多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8.
秦学 《城市观察》2016,(1):147-15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休闲文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休闲文化内部各要素看,主要表现为: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发展迅速,休闲物质基础渐趋厚实;休闲消费和休闲生活成为国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国民休闲意识与休闲满意度增强,休闲素质与休闲文明提高。从休闲文化总体特征上看,表现在三个方面:中西融合、与时俱进、形成"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当代休闲文化内涵与风格;多元并存与主流引导,形成"和而不同、和谐包容"的当代休闲文化格局;休闲文化整体质量不高,内部差异显著,发展措施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其广泛在于社会生活、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对促进国家民族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民的踊跃支持和积极配合,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相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主要围绕建设群众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建设这两个话题详细而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我国所一直倡导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观念。"心和、人和、天和"是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地位显著下降,但是传统和谐文化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国当代所处的环境与以前的社会环境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要想在当代合理运用和谐文化的观念,就必须把和谐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转换,使之适合当代的国情。本文从传统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出发,叙述了传统的和谐观念在当代应该如何进行转化,才能加快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14,(12)
正北京,伟大祖国的首都。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北京正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舞台。在成功举办首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基础上,第二届"相约北京"大赛即日起在北京发出文艺创作邀请。华夏盛世景,共唱中国梦,以此展示全国文艺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相约北京"大赛活动,将是一场和谐文化同放异彩的艺术盛宴、文学的大会、书画的雅  相似文献   

12.
王吉星  陈明 《现代交际》2014,(4):124-124
农村体育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可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出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对策,以期对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居住小区是居民主要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长期生活于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设计,而且还要纳入人文文化领域,形成全新的能够满足于居民多元化需求的新型居住小区。本文从居住小区设计基本特征出发,进而力求探讨小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生活中城市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包括社会生态环境在内的诸多的因素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步以及改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经济的水平,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传统高度重视,而"和谐"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人生活在社会中,不管是治国、做人、持家、人士、人文、从教、经商,都要把伦理道德放在第一位,自觉接受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武术教育和其他的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在未来社会生存的条件。教育学家杜威曾说"什么是教育?不过就是生活。"也有人翻译为"教育即生活"。现阶段我们所接受的武术却远离我们的生活,也就出现了"学生热爱武术不喜欢武术课"和"考完就忘光"的现象。武术源于生活,始于实践,经过历代武术家的总结和创造才发展成为了今日中国璀璨的武术文化。形成一种好的文化并不是终极目的,而目的在于如何运用好这一优秀文化来指导实践提高国民素质,因此,武术回归生活才是坦途。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来分析大学武术教学改革——武术回归生活。针对武术运动在大学开展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以便武术教学的改革,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和学生需求的武术教学体系。旨在促进武术运动在大学更好的开展,武术教学的内容更加合理,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非发达地区农村青年"恐婚"现象堪忧,对农村生产及社会和谐、个人生活、心态及家庭和谐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非发达地区农村"恐婚"现象,既有表象原因,又有深层社会原因,可从改变农村男女性别比例、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农村社会管理与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介入等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邓文 《职业》2011,(5):113-114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小康社会"的特征时,提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指标,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12月16日下午6时,随着浙江省义乌海关完成验放,伴着一声长长的汽笛,满载着53个集装箱小商品的"义新欧"专列从义乌出发,踏上了前往中亚的新历程。这是义乌今年发出的第31趟"义新欧"铁路货运专列。截至目前,已累计有2900余个集装箱标箱的义乌小商品通过"义新欧"这个新通途远销中亚和欧洲。就在同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也到义乌专题调研了"义新欧"铁路货运专列的发展情况。近年来,随着高层领导的频繁互访,  相似文献   

20.
群众文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研究探索,希望为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