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清代《世说》改编剧中周乐清的作品即有三部,且都为"补恨"剧,在《世说》改编剧中独具特色。本文从大团圆结局的设定,仙境、梦境等虚构情节的发展,类型化、对立性、虚构化人物的增设,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采用等方面对周乐清《世说》改编剧的"补恨"策略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龚莉 《职业》2010,(15)
在现代文坛上,有许多各具艺术特色的悲剧作家.其中,曹禺的悲剧艺术是最令人惊叹的.曹禺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旧社会压迫人、剥削人的残酷现实.他笔下的女性悲剧人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妇女,如鲁妈、四凤等人;另一类是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营垒中受摧残压抑、受毒化控制的人物,如繁漪、陈白露等.  相似文献   

3.
崔颖 《职业》2008,(35):93-94
<正>《雷雨》于1934年发表,以其深邃的内涵、卓越的艺术、鲜明的人物蜚声剧坛,成为中国话剧的经典。曹禺先生成功地塑造了八位人物,蘩漪是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人物。她的  相似文献   

4.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1.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把"面具"定义为人格,说明两重意思:(1)一个人在  相似文献   

5.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解读曹禺作品《雷雨》中的人物蘩漪。结合蘩漪三个重要人生阶段,分析她从天真的女孩到最后对所有周围的人满怀仇恨的心路历程,揭示出蘩漪的变化实际上是她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冲突导致本我满足无法实现的结果,最终导致她个人悲惨的命运,反映了人性的解放和人类无意识的显露。  相似文献   

6.
曹禺晚年因"写不出东西"而备受折磨。作为女儿,万方感慨:灵性慢慢干涸,这不是曹禺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一代作家遭遇的困境。2010年9月24日,曹禺诞辰100周年,曹禺生前所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幼年生活过的天津,故乡湖北潜江,乃至更多地方,都在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杰出的戏剧大师。人们以不同角度,追忆自己心中的曹禺。  相似文献   

7.
刘玉生 《职业》2007,(21):70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   1人格的含义:"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面具"谱,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把"面具"定义为人格,说明两重意思:(1)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2)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因此我们可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一个人特有的,决定它如何使用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是位十分重视小说"对话"的作家,他的"对话"艺术一方面能表现小说人物的个性,另一方面能推动故事的发展。他的小说大都通过对话的方式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本文将从对话展现人物、对话反映人物变化、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三方面就白先勇小说中的"对话"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程惠 《职业时空》2012,(8):160+165
从《诗经》到南戏后期高明的《琵琶记》、明代冯梦龙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近代曹禺的《雷雨》到现代严扑、华萃深的《秦香莲》,这些作品中都有不少"负心汉"形象。他们在眷情与绝情中冲突,在人性没有泯灭和个人欲望中徘徊、思考。他们的罪恶是永恒的,良心发现也是永恒的,罪恶与良心的冲突一直延续,这正是"负心汉"形象系列的普遍性和特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剧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在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中,侍萍的形象是最具悲剧性的。侍萍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三个方面。命运悲剧是侍萍一生都无法摆脱周家在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对她的伤害。性格悲剧是侍萍善良的性格导致了她的顺从和忍受,她的逆来顺受使得她艰难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社会悲剧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侍萍一生的悲剧。无论是社会环境、无法躲避的命运还是自身的原因都使得侍萍成为《雷雨》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因其剧本《愤怒的回顾》而闻名于世,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剧中的中心人物吉米·波特是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小人物,在婚姻中,他是地位较低的下层人;在生活中,他是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在现实中,他更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吉米的多重身份使得此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塑造了近两百个人物,细致解读小说人物便可发现诸多人物之间存在互相关联、两两映照的关系,这便是"对偶"手法在《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塑造上的创新运用。本文以人物互映关系为中心,具体列举对偶手法在小说相关人物中的运用表现,尝试分析对偶手法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相声作为一门笑的艺术,其通过多种方式,借助多种手段制造"包袱",其中人物是"包袱"的制造者,与此同时也成为演绎者、展示者。在相声演出中,一个人物可生发多重身份:台下演员、台上演员、作品人物,其间必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是形成笑料之所在。因此,以人物为中心研究相声,分析观众所接收到的人物每个身份的笑料,身份之间差异之笑料,探讨其带来的致趣之处,对于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研究及其舞台实践与发展,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抗抗自1972年发表短篇小说《灯》以来,她的作品一直倍受文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更是因为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人性。作家将历史、社会和人性融合在一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个性特征,将多维复杂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短篇小说《沙暴》就是这样的作品。《沙暴》以沙尘暴为背景,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主要人物,并连接着时间的维度,跟随着主人公的思想,一步一步跳跃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凸显出复杂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进行艺术表达的艺术形式,这与影视剧有很多相似之处,舞蹈与影视剧的结合能够给观众带来加倍的艺术享受和视觉冲击力。影视剧中舞蹈艺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反映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时代发展背景,能够更好地呈现故事发展节奏,总的来说舞蹈在当前影视剧制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当前影视剧中常用到的舞蹈类别入手进行分析,探讨舞蹈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创作的侦探小说不再以单纯的破案为主,而是更多关注社会现状和人性,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次研究以东野圭吾侦探小说为研究视角,详细分析《白夜行》这篇小说中存在的社会与人性问题,从而揭示人性变形、扭曲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黑王子》是默多克创作中期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纠缠不清的爱情关系为重要主题的一部作品。其中的四位女性人物都渴望拥有完美的爱情,但因斯芬克斯因子的作用而走向殊途,同时展现了文本中女性人物"唯我主义"爱情观的的消融到向善的爱情观的重新建构的过程。由人性和兽性因子组合而成的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解读与阐释关键点。斯芬克斯因子通过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决定了人类伦理选择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历史中的价值。本文指出,《黑王子》中爱情主题在斯芬克斯因子作用下展现了默多克作为道德哲学家对于女性爱情观的主张,唯有打破兽性因子控制下的"唯我主义"爱情观,把充满爱的目光投到外部世界,才有可能达到"善"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陈铨,"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作为历史上有争议的作家,我们阅读陈铨的作品,从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家的影子,虽然陈铨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成就远不如这些大文学家,但他们在文学题材的选择与书写悲剧意识,表现人性悲剧与激起人民斗志,反抗封建社会,唤起民族觉醒主题这些方面又是不谋而和的,本文从陈铨小说的悲剧内容,题材书写,以及死亡意识这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诠释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19.
<正>冯明学,演艺圈人称"四哥",80后称他为四叔,他自幼热爱艺术,曾在2000年全国小品大赛中,和冯巩、阎学晶、句号一起获奖,50岁以后抛弃商业经营,只为专心到北京寻梦,在电视节目、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长相特点"很汉奸",多次出演汉奸,自称特有"汉奸范儿",在北京通州拥有"四哥粉丝团",他为粉丝们创造各种机会,并免费传授17种乐器技艺,及各种  相似文献   

20.
《老牛家的战争》是一部表现家庭伦理道德题材的电视剧,剧中,两个儿子与老父亲围绕存款、房屋产权等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部电视剧播出后,老年公寓的老人们茶余饭后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剧情,为老牛呜不平,对他的儿子、儿媳争夺家产的行为大加谴责。还有的老人将剧中人物和自己及儿女对号入座,认为自己就是老牛,儿女对自己好无非是为了将来得到自己的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