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培养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受到了师生的普遍关注,但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分支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忽视传统文化的原因,探讨了将赣南优秀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途径,阐述了赣南优秀客家民俗文化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重大意义,旨在活跃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传播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客家山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推广提高客家山歌的艺术价值,需要创作者在继承传统客家山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文针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客家山歌的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王琳 《现代妇女》2014,(3):206-207
文化存在与文化心理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艺术内容之中,从艺术作品中涌现出来的地方特色及民俗气息我们也同样能够感受到艺术本身的文化意蕴,民歌正是基于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艺术表达形式。民歌意象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民歌深刻内涵与文化外延的有效呈现,从民歌中散发而来的民俗意蕴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难以比拟的。本文从山西民歌的外延与内涵出发,试图以山西民歌为窗口来窥测山西地区深厚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4.
客家山歌,是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民歌之一。而闽西客家山歌也更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创新和发展,并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它深刻的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未停过,但即使是这样,其中却依旧有些遭到削弱甚至毁灭。本文通过对客家山歌源流的分析进而来展现客家山歌中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探讨一下客家山歌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5.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福建上杭是客家人的重要祖居地。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客家文化,由客家文化升华的客家精神是凝聚客家乡谊亲情的灵魂,是维系世界客家人的精神纽带。文中对如何发挥上杭客家文化优势、增强侨胞凝聚力,进行了些探索,提出了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的凝聚作用,坚持政府主导,找准切入口,加大对上杭客家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积极引导姓氏宗亲会开展交流活动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吉安地处江西省中西部,古称"庐陵",历史悠久,经济发达,重视教育,崇尚节义,境内有大量民间书院。客家书院作为民间书院的一支,其文化背景与建筑特征均有鲜明特色。历史上由于客家的倒流,客家人与吉安当地的土著既相互对峙又相互融合,使吉安地区的客家书院的建筑实体与空间兼具庐陵文化与客家文化双重特点。本文通过吉安地区客家书院、土籍书院,以及吉安地区客家书院与江西省其他地区客家书院的比较研究,探寻客家文化影响下民间书院的建筑特征,分析吉安地区土、客民间书院实体与空间上的异同,论证吉安地区客家书院同时受到土、客双重文化影响,为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民间书院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献是具有"客家特色"的地方文献,它能够完整地反映客家人的历史及文化传承。全国客家地区的客家文献是我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历史遗产。客家文献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文、史料等诸多方面具重要的研究价值,加强客家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是城市营销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文化系统结构的五维模型,概括了城市文化的五个维度:艺术文化、时代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并提出了一个基于这五个维度的城市文化品牌定位模型,为城市营销者集中资源进行有效精准的城市品牌传播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藏传唐卡是中国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宗教用品.本文用现代绘画的审美角度来分析中国藏传佛教的唐卡的色彩构成、构图关系和人物造型、技艺特色、及其审美价值.进而促进藏传佛教的传统技艺、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也是一个地区人们社会心理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浓缩。民俗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随着当今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民俗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地减少和消失,这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十分的不利。博物馆作为地域文化传播和发扬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地区文化长期的积淀,因此在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博物馆这一重要的载体,实现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针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决定通过教育、宣传的方式,借助商业、旅游的手段,创建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体系。将当代的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发展理念相结合,期望能为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村文化以其淳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田野上生活的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操行.然而,当今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怎么样呢?从政府角度看,还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文化站的人员、经费的落实同其它部门相比显得相当薄弱,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比滞后,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城市相比差之甚远.农村文化艺术教育基本上处于冰冻阶段,更令人担忧的是原有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有些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广阔地域,生态环境复杂且多样,于民族风俗文化以及民族艺术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的沉积,其民族内涵也处于持续性丰富当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通常产生有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民俗舞蹈文化,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环境的限制与影响,通常产生出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不同的舞蹈艺术特点以及舞蹈艺术技巧等。当前,我国针对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以及涉及了地方民俗舞蹈文化的内容,其中重点就民族地区的舞蹈艺术以及其特有的技巧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分析民族舞蹈技巧中所涵盖的文化艺术及其表达的情感内容。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系统有自身的缺陷,这需要档案部门采用当代技术对民俗文化进行档案化保护。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最通俗、最普遍的文化,是流传了千万年的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我国文明的起源,也是我国人民的精神寄托,了解民俗文化,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促进人类社会更加快速地发展。民俗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水对于鱼一样重要。孩子是社会文明的奠基人,针对幼儿开展民俗教学,能够促进民俗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绵竹年画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以绘画、雕刻、印制的艺术形式记录和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从民俗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解读绵竹年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民间剪纸艺术总是与一定的民俗有着对应联系,剪纸艺术体现了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它来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在结合民俗活动的剪纸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义广泛而深刻,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民俗文化的社会群体性质,是在民俗活动中展开的,它们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水平,以及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代中国各方面实力的增强,"汉语热"也逐渐升温,国内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持续上涨,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文化因素已经渗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而其中民俗文化又是侧重当代的、活生生的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辅以民俗文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就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民俗活动历时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活动传承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激励中华炎黄子孙勇敢向前,随着民俗活动的市场价值的不断开发,其潜在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为了更好的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凤翔县民俗文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凤翔县民俗文化活动有社火、泥塑、中秋送月饼、正月初五送灯笼等民俗活动,民俗活动对当地的竞技发展、文化生活、社会环境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凤翔县民俗文化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民俗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保存和研究提炼,提高民众对民俗活动的认识不断加强,进行良性的变异建议,旨在促进凤翔县民俗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