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文化铸造了国家与民族的心灵和品格。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伴随着改革开放,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自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职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责任感;传承中华红色革命文化,凸显高职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地域性;接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呼唤高职院校文化自信教育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分析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揭示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建立民族文化校园传承模型,探寻通过学生课堂、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以及外部环境的路径对内蒙古文化进行传承,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不仅能够使两者相辅相成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而且还能不断完善和丰富教育理论体系,其传承和发扬对高职生、高职院校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和信息化时代需要高等教育迈步国际化,一方面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尤其是身兼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如何做到两者间的融合意义重大。本文仅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下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旨在为高职院校国际化中国际化与民族化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民族院校在服务地方美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资源整合、共生关系的鲜明优势,针对地方美育文化发展中优质美育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区域间优质美育资源不均衡、美育师资职前教育与职后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可通过传承地域民族文化、培养美育未来教师、开展美育教师培训及多元化美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民族院校对地方美育文化建设的支持,构筑适应民族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美育生态壁龛,为地方美育教育和美育文化发展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7.
韩翠玲 《职业》2012,(29):73-7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传承人类文化和传播知识信息的服务中心、教学科研的服务基地、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应充分发挥其在高职教育中的作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塑造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引导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为实践。从思政教师角度出发,以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传承本土红色文化为主线,通过分析云南民办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传承本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现状来探究影响思政理论教育的因素,为提高新时代思政理论教育时效性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但许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设置远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多样性。本文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6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即六大主题理论教学,一次外出实践教学,一次分享体验,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陆小燕 《职业时空》2009,5(7):58-59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高职院校应利用大学校园育人环境,重视对高职学生特别是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有效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弘扬和繁荣。  相似文献   

11.
杨晓光  李慧 《现代交际》2012,(4):198+197
大学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崇高理想、讲求批判精神,是大学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结晶,大学文化是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文化沉淀,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依靠力量。随着高职院校对品牌效应的关注,大学文化就已经作为高职院校自身的一张名片,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深入对高职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有助于高职院校从外延发展,提升到内涵式发展,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相似文献   

12.
张小军 《职业时空》2014,(12):12-13
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青 《职业》2017,(30)
高职院校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职业文化的传承,并用优秀的职业文化来教化学生?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有计划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对高职学生来说,职业意识主要包括劳动意识、质量意识、礼仪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等.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文化型教育是我国现今教育中的根本,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中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阵地,文化性则显得相对淡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是相对单一的.思想政治是孕育在文化之中的,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良好的文化意识形态,就必须丰富思想之教育中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重要关系,然后再对文化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李宏伟 《职业时空》2008,4(7):73-74
“语文”肩负着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本文拟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推进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很多高职院校偏重于自身硬件实力的发展壮大,并没有将校训文化所蕴含的多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合肥市35所高职院校为例,研究合肥高职院校在培育校训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践行校训文化的可行路径,为校训视角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积极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整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新形势而言,可以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高职院校根植于少数民族地区,从社会和济发展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对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学校又起到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民族文化的载体作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高职院校要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更要注重结合地方和自身的实际,继承优质民族文化传统,面向未来,更新办学观念,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在民族杂杂居地区的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要合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本文从教育内容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教育内容体系的统一性与多样化对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文化传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既是精神命脉,又是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发展和传承的根本,是提升个人素质的可行路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通过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着手,分析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