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李清照词译介述评出发,运用格式塔质对其文本英语译介的美学特质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翻译美学与格式塔意象"建构"方式,并从整体性与客观美、闭合性与简约美、简约性与形式美、连续性与意象美四个方面"再现"源本文美学特质,以期为外译选材和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很多文人都喜欢用柳来寄托他们特定的情感。本文尝试对唐五代词中的柳意象做一番审美关照,希望从美学的新角度,对柳这一意象进行较为深层的探究。唐五代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意象的多种美感特质,展现出他们以柔为美、以俗艳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他在著名的《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特别是在美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突破,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将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中,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林语堂的《论翻译》为基础,立足于他的美译观,客观地介绍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并具体分析他中译英作品里的典型例句,最终得出林语堂翻译理论中"五美"相融合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个非常幽婉而凄美的文学意象为文人墨客们所反复吟咏和鉴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恒久题材,这就是望夫石意象。望夫石意象直接来源于民间的望夫石神话传说,其深层文化背景在于男主外、女主内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徭役征戍,仕进宦游造成的夫妻分离,这种社会现实使许多妇女成为盼夫归来的望夫女。结合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根源,可以发现这一意象蕴含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如张力美、无言之美、悲凉美。从其思想根源来看,望夫石意象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审美化体现。  相似文献   

5.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的独特艺术形式,它写意传神,虚拟夸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戏曲的人物造型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美学追求自然与戏曲的整体美学风格相一致,具有意象美、夸张美、形式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通过充满"爱"与"美"的边城风貌,寄托了他"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理想和美学追求。平凡的故事情节当中,表现出的却是一番具有东方神韵的诗意之美。本文旨在探讨该部作品美的具体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湘西少女之美、哀婉凄凉的悲剧美三个角度,感受其中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何伟 《职业》2009,(35)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词,美学辞典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将对象的感性形象同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的心象,是审美感知的物象同主体审美情感的统一.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因素有感知、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使自己的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就产生了供他人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实际运用中.是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象外之旨"、"情动为志"、"意蕴感知",涉及到儒道精神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学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美学则以"认主独一"的"顺从美"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立的美学思想、理念、范畴和形态。本文从伊斯兰美学的视角,着重对《一千零一夜》的顺从之美、坚忍之美、淳朴之美、灵性之美、和谐之美等美学思想进行梳理和探析,从一个侧面洞察了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内容,伊斯兰美学则以"认主独一"的"顺从美"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立的美学思想、理念、范畴和形态.本文从伊斯兰美学的视角,着重对《一千零一夜》的顺从之美、坚忍之美、淳朴之美、灵性之美、和谐之美等美学思想进行梳理和探析,从一个侧面洞察了伊斯兰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美育思想研究的先行者,他为中国美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美育思想由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受西方美学的启蒙,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中,以美的普遍性和非功利性为起始,构建起了中西美育的津梁,创新了中国美育思想,为中国教育提供了美育新视角。新时代,要充分发挥美育的价值,将"立德树人"与美育相结合,将个性之美与道德文化观念相联系,发挥美育作用,提升公民素质,建设美好中国。  相似文献   

11.
狄德罗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阐述了美的定义只能用"关系"来涵盖的说法,这种独到的关于美的分析深化了美学研究的内涵。这一"关系"说也运用到了他在戏剧和绘画等方面的理论,理解狄德罗"美在关系"对于文艺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虽然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美学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相隔二千多年,但西方美学范畴中的"存在"和中国美学范畴中的"道"在本质上有着相通性。本文从作为审美本体的"存在"和"道"在美学上的意义出发,探讨其在审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总结出"存在"与"道"在美学思维上的相通:即通过解蔽被遮蔽在存在物中的"存在"而发现美的本质;通过以虚静的心境从实体之"有"走向"道"之无而发现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是中国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他倡导的新格律诗对中国诗歌有着较大的影响。接受中西方文化熏陶的徐志摩文学创作,他在英国留学期间开始写诗,这个时候就透露出来一种理想主义文学理想。他的诗歌拥有韵律美、意境美以及意象美、性灵美等艺术特点,本文就是来探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徐敏 《现代交际》2014,(11):51-52
相对于西方美学,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多了许多隐秘的色彩,而老庄无疑是其中最具有美学视角的一家。老庄的美学以"道"作为核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美的问题。就庄子在《庄子》中展现的美学思想而言,虽然"心斋""坐忘""自然""虚静""神游""无为""道"等概念层出不穷,但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而"虚静"正是这一美学体系中的枢纽。本文以《庄子》为依据,从美学本质、美学形态和美学心态三方面阐述庄子的"虚静"美学观。  相似文献   

15.
意象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体系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油画技法来表达中国精神内涵的一种绘画形式。"意"即"写意"、"意韵"、"意境","象"即"物象","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气所到"的写意性追求使意象油画取得了与中国写意造型语言相近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正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当镜头将人与鸟联系在一起,一种和谐感不言而喻。在江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摄影,热爱鸟类,他们用艺术美学把鸟的美锁在自己的目光中、视线里,定格在镜头里,使之成为瞬间的永恒。如果在山林里遇到一个身穿迷彩服,肩扛迷彩"大炮"的人,我们把他称作"鸟人"。因为他们选择了"拍鸟"这个最具挑战性的题材。鸟的美独一无二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之所以会选择以"鸟"为拍摄题材,是因为鸟的美是独一无二的,不论它展翅  相似文献   

17.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长期以来,关于老子其人,说法不一。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先秦诸子中,《老子》一书在思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高的历史成就。老子的美学思想也被称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根基,他的辩证主义哲学观念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子》是一部人生哲学,是构建美学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料,老子的美学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从美学观点的罗列中可以看出老子的美学思想,下面从所选《老子》一书的资料中,分析他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观点。  相似文献   

18.
法国著名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在诗歌美学观上,受到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影响,不但继承了爱伦·坡"以忧郁为美"的美学观点,还将其进一步深化为"恶之美"。通过介绍和对比这两位不同国家的诗人的作品及其美学观,发掘夏尔·波德莱尔作品中所体现的关于诗歌的"恶之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文学界掀起了穆旦诗歌的研究热潮,在诸多的研究之中,大多是以其诗主题内涵和艺术外在特征为轴心的。本文拟从"心灵与感性的对话"、"丰富多彩的意象天地"等方面出发,对穆旦诗歌的诗美流向作一番美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约翰·济慈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几乎一生都在探索美,但是却没有写过关于美的书或是论文。通过研究济慈信件和诗歌中关于的片段式评论,可以探究其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