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译者能力是译者专业素质和翻译能力的总称,其不仅指译者自身的翻译能力,也包括译者的职业态度、责任等。从译者能力所应具备的能力出发,探讨广东理工学院翻译专业在培养专业技能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提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翻译就是用接受语言复制出与源语言最接近的自然灯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其中就包含了对构成翻译的两个层次的阐述,一是意义上的转换,二是风格的形成.而翻.译的风格就与译者所在的外在环境及本人的主观意识息息相关.文中旨在通过阐述翻译和意识形态的含义和两者间的关系,浅析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出发,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的二重性,并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再创造,以传神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4.
翻译生态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活动,再续原作的生命需要译者来实施,而译者与系统中的其他诸要素相互作用与反作用。本文从翻译生态学角度出发,探究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译者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再续原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为经典,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为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贡献不少力量。由于李白诗歌的突出成就,影响深远,西方一些著名诗人早在二十世纪以前就开始翻译李白的诗歌,他们对同一首诗歌的翻译有着不同的版本。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出发,以《静夜思》英译版本为例比较分析李白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简单的、肤浅的反映,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文章从主体意识、文化意识、读者意识、素养意识以及生态意识等层面,探析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的外语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有关翻译标准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开阔了对于翻译标准的研究,但翻译研究中仍存在某些不足和标准的偏差。本文以《拟设翻译书院译》和《为读者的翻译》为例,对善译的定义及其标准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化离散与翻译结合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文本翻译,离散译者肩负着在异域文化中传播家园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他们文化身份与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文化离散的视角着手,通过对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学而》篇的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离散译者特殊的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策略及译本最终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莲芳 《现代妇女》2014,(8):283-283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出发,以《京华烟云》张振玉译本为例,通过原文与译文对照分析,从而阐述了中英翻译中文化文化传播的意义,从而给译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南岚 《现代妇女》2014,(4):245-246
隐喻作为一种带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普遍的语言现象,其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隐喻的翻译就尤其重要。本文拟以莫言的作品《酒国》中出现的隐喻为例,探讨隐喻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大多带有本国文化和意识色彩。新闻翻译中译者的立场很重要。本文结合同一新闻的不同翻译报道,分析了译者立场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提出了翻译策略,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被忽略。随着翻译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和热点。西方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从阐释学的观点提出翻译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文将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作为理论基础,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致蒋经国信》为例,讨论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外心理学及其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兴起,翻译心理学已然崛起,但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多,无法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某些实际应用问题。本文从翻译心理学的实证角度出发,将译者心理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两种,又将外部动机分为政治动机、文化动机和经济动机。外部心理动机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文章引用名家译例阐明翻译外部动机对译者翻译实践的影响,以验证译者外部心理动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比较《大观楼长联》三个译本翻译的得失,指出对联翻译,应以文化对外传播为目的,无论形式还是意义上都应该保留对联本身的文化特点,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语言,它既是当地语言的精练也是当地文化的沉淀。本文通过探究习语起源、习语与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来寻找更为重要的习语翻译策略,以便能在日后的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翻译各国习语。  相似文献   

17.
将《大地》翻译成中文,让它回到中国的语境中,这是一个中国形象的重新自我建构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文化介入、翻译实践中对文化介入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要把中美意识形态、政治及文化冲突考虑在其中,需要对《大地》的中文译本中的文化介入现象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赛珍珠和《大地》及其翻译,然后对文化干预在《大地》翻译中的表现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强调了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文化冲突,并解析了导致文化含义差异的缘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全球化的速度是日益加快,对于语言交流的需要也更加的迫切。因此,翻译教学也越来越成为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将本土文化渗入到翻译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感知和对语言把握的准确性、感染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释翻译教学应该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本土文化渗入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鉴于片名翻译的文化媒介作用,我们把研究的着重点放在文化对电影片名英译的指导作用上,通过文化指导消除文化误读并实现电影片名的商业价值。第一,注重电影艺术的学习,了解电影作品的生产过程,特别是与电影翻译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要做好电影翻译当然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第二,注重理论研究。电影翻译可以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比如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  相似文献   

20.
清代曹雪芹所作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而其中形式多样的古典诗词作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璀璨的艺术价值。《红楼梦》到目前已被译成20余种外语,近60种译本,仅全译本就有12种。这其中的全英译本有两部,也是《红楼梦》所有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译本,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The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闵福德翁婿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本文拟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为理论依据,来从目的论的角度研究《红楼梦》诗词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