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基督山伯爵》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热议与欢迎,尤其是小说中的复仇思想,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充分感受到主人公复仇的快感。同时小说中主人公从复仇到放弃复仇的过程中体现的人道主义,也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人公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一个非常具有争议和值得研究与讨论的人物,他的性格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悲剧性有史以来都是学术界和评论界争论不休的焦点。哈姆雷特本身思想的局限和性格上的弱点这两个主要的内在原因与他的悲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比。他通过戏剧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传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不仅展示了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决心和过程,同时也对比了当时社会男性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不同语言之间的变异,并能够通过科学的变异获得良好的文学效果,否则容易降低其文学价值,也会增加读者理解上的困难。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莎剧《哈姆雷特》的变异语言,分析其艺术效果,结合文学文体学的指导功能,指出语言变异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次完整出版中文译本,到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印行,法国长篇小说《基度山伯爵》在中国问世已经超过整整一个甲子啦!”蒋学模教授在其复旦大学的寓所里,指着1982年的一个版本,如此感慨地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7.
《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悲剧的典型代表,虽同样以“复仇”为主题,并以“复仇”为线索展开剧情,但其复仇意义、表达的主题思想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异,这些不同的背后体现着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个人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9.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虽然没有特意探讨过命运观,但是他的许多作品里都蕴笔者以《哈姆雷特》为对象,对莎士比亚的命运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世锋 《现代交际》2010,(11):97-98
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戏剧,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common一词不仅仅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涵义,更主要的是它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两种相互矛盾的生活态度。一种是乔特鲁特那样只追求舒服的生活,而不问道德是非;另外一种便是哈姆雷特寻求纯洁完美的生活。同时,对common一词的不同理解正说明生活是多层面、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他为莎士比亚带来了不小的声誉。它以其人物性格的完美塑造,成就了悲剧中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将就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展开论述,并对其悲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于坚 《中外书摘》2009,(1):95-95
我之所以挑选这本书,是因为无论在我个人的阅读史中,还是在和我同时代人的阅读史中,这本书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最早听说这本书,还是生活在同一条弄堂里的高中生告诉我的。他说你喜欢读书,一定要找到《基督山恩仇记》读一读。这是一本很好看的长篇小说,有四大本,还是解放前的版本,解放以后没再印过,我也只看过第一册,二、三、四册都没有借到。我问他,  相似文献   

14.
《基督山伯爵》作为大仲马的成名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篇鸿篇巨制。该著作基于18世纪法国七月王朝复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主题,基于一个曲折离奇和爱恨交错的故事情节,以爱德蒙·唐代斯的诬陷、入狱、复仇、爱恨情仇和人性觉醒为主线展开。小说中的主人公爱德蒙·唐代斯在经历了爱恋、陷害、挣扎、侥幸逃生、获得重生、快意复仇和人性回归之后,坚持正义与善良、宽恕和包容,实现人性觉醒和回归。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的审美差异,情节剧电影《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在道德观念、表现形态以及审美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在审美态度和艺术追求上的不同,但两者都是经久不衰的剧作,原因在于其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都是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历史解释《卫风·淇奥》大致分为以宋儒为代表的应用派和以原始儒家、清儒为代表的溯源派。两派的分歧在于《大学》所引的《诗》能否用来解《诗》。宋儒多据孔子之言,穷经致用以解《诗》,主张以时代阐释化的《大学》解《诗》;原始儒家与清儒则由于政治、社会等时代因素倾向于溯源考据。现当代学者则考虑到原典的再生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侧重于溯源派解《诗》的方法,不主张以《大学》相关内容解《诗》。  相似文献   

17.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取材于《丹麦史》改编而来的,《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在《哈姆雷特》的剧本中莎士比亚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写哈姆雷特装疯卖傻的语言,这些所谓的疯言疯语大大的丰富了哈姆雷特的形象和内心并直接的表现出哈姆莱特对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志著作,它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以前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是我们今天研究西南史地的重要史料.本文着重从其主要内容、其作者的生平、以及著作本身的特点、版本情况入手,浅析《华阳国志》,阐述其重要性,望引起世人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用三部影片刻画了大时代下小城镇中的三位女性命运,并以个性化的叙述者以及众人围观场景塑造了不断挣脱束缚,渴望困境出逃的女性生存寓言,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蓝、黄、红三种极具色彩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史上,《孟子》一书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虽然《孟子》已经得到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广泛研究,但是在修辞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本文主要是研究《孟子》当中比喻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