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极花》是贾平凹2016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与他以往小说不同的是,贾平凹在书中尝试了第一人称的虚实叙事。从叙事学的叙事角度,研究《极花》的叙事视角及韩斌的英译策略及方法发现,《极花》除了第一人称视角,还使用了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而韩斌在翻译时主要用了"斜体表示、直译、意译、省译"等方法,用地道的表达译出了原文创造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延续了李碧华小说璀璨华丽、戏梦人生的特点,也继承了陈凯歌电影沉稳大气、追求纯粹的风格。电影和小说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字到影像,电影《霸王别姬》是导演在小说基础上的再创造。叙事视角和主题的改变、部分人物和部分情节的调整,以及叙事手段的转换,让这部经典的小说以熟悉而又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  相似文献   

3.
《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中的男性在三个"坚强"女人的故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尝试着使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小说中的男性角色进行分析,试图从作家对这些男性的刻画中探究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孟利 《现代妇女》2014,(1):29-30
在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叙述方式依然变幻多段、角度独特,其中的人物众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形象饱满、鲜活,虽说作品中上演主角的大都是男性,女性的形象却是比较模糊,命运大都凄苦,作家的此种叙事方式虽有传统"男尊女卑"之嫌疑,但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一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的确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5.
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英国女影星娜塔莉·波特曼饰演女主的美国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该影片女主妮娜是一个性格温顺的演绎白天鹅的完美者,然而为了在舞台上完美演绎一个"黑天鹅",为此她一步步实现自我蜕变的全过程。现实中的妮娜是纯洁、乖巧的,但在排练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自己被压抑的狂野、邪恶的一面。依据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纯洁乖巧,狂野邪恶分别是妮娜自我和本我的表现。在演绎黑天鹅的过程中,妮娜经过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强烈对抗,最后完美的蜕变成一只真正的"黑天鹅"。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妮娜性格的蜕变做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6.
刘岚 《现代交际》2014,(7):59-59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电影《冰雪奇缘》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分析电影成功的原因,揭示电影场景、两位主人公和雪人、驯鹿等非人类角色中都隐涵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即打破二元对立的局面,结束男性对女性、人类对自然的压迫和统治,女性挣脱束缚,努力解放自我和拯救自我,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当代杰出英国女作家卡丽尔·丘吉尔的戏剧创作,深受布莱希特戏剧理念的影响,其代表作《天之骄女》运用布莱希特提倡的"陌生化"手法,分别采取史诗式叙事、事前出场顺序的非线性安排和角色重叠,创造陌生化的间离效果。角色重叠是该戏剧的一大亮点,即同一演员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出现多次。该剧共15位女性,但是角色重叠后,演员只有7位,除了女主马琳,其他的演员均分饰好几个角色。在此基础上,将角色分为7组,分别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命运等方面来探讨角色的共同点及其关系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电影与小说实现跨媒介叙事的作品数不胜数:改编自JK罗琳的同名电影《哈利波特》创造十年奇迹,小说意念取自电影的文体创意也在西西的《东城故事》中略见一斑。而当诗歌遇上电影,两者如何实现跨媒介叙事?不同艺术符号并置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差异?这种差异带给我们哪些思考?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嚎叫》如何实现与艾伦·金斯伯格的同名长诗间的跨媒介叙事来探索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春是电影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话题。2011年,台湾导演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以小成本制作赢得了4个亿新台币的票房,创造了台湾电影奇迹;2013年,大陆导演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刷新了2D华语片首映票房纪录,为国内类型片的探索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样是青春题材,同样的大获全胜,但在叙事风格上,《致青春》与《那些年》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本文从叙事风格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尽管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从整体形象上进行说明,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本文尝试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妖、佛、世俗女性这三个类别。由于妖的数量较多,又将妖分为妖女与妖妇两类。  相似文献   

11.
巴丹 《现代交际》2014,(7):93-94
本文试图对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故事搭建、主题立意、叙事纹理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层面的分析,试图找到电影获得票房成功的电影文本层面的内在逻辑和市场动力,以期达到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对后续国产电影文本叙事、主题选择等方面的借鉴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元 《女性天地》2012,(4):21-23
一部800万元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票房竟突破3亿。人们对片中女主角黄小仙的扮演者白百何的印象极为深刻,她也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红星,幸运地跨入"电影票房亿元女郎"行列。可现实生活中的白百何的感情路却与电影里的角色大相径庭,22岁结婚,24岁生子,她的生活真实亲切,也充满着幸运与幸福……  相似文献   

13.
《千只鹤》与《源氏物语》作为日本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间具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源氏物语》对川端康成的创作具有极大影响,具体到文本《千只鹤》,从人物关系大框架的相像,到"物哀"思想的继承,无一不反映此。并且,川端康成的创作还有对《源氏物语》的创新发展,这在《千只鹤》中,主要集中体现在女性命运的安排上。这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认真阅读时都能体会到。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大数据时代,一部电影想要获得成功,除了电影本身的魅力之外,还要通过公关活动来吸引广大观众;奥斯卡不缺乏好的电影,也接受电影的公关宣传,事实上,电影在每一次宣传中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主张,传播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因而,电影的公关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北京时间2014年3月3日,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落下帷幕。被奥斯卡提名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华语电影《一代宗师》最终与"小金人"擦身而过。从史料的收集、剧本的创作到参演人员的武术训练,最终《一代宗师》放映,王家卫前后历时"八年筹备,三年拍摄",可称得上是精妙绝伦的大作。《一代宗师》在柏林电影节作为开幕电影放映,正式打响在国外宣传的"第一枪",之后在北美发行商韦恩斯坦影业的策划之下,主创人员以及两大主演  相似文献   

15.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在电影中叙事因素是构成电影艺术整体的基本因素。2005年电影《如果爱》的上映,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该片之所以脱颖而出跟它精巧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文章从叙事的角度来探讨影片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用三部影片刻画了大时代下小城镇中的三位女性命运,并以个性化的叙述者以及众人围观场景塑造了不断挣脱束缚,渴望困境出逃的女性生存寓言,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蓝、黄、红三种极具色彩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张璐 《职业》2015,(7):15
《胭脂扣》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其同名电影的上映而名声大噪。叙事结构如同支撑一座高层建筑的主梁,我们看不到它,但它却决定了作品的轮廓和特点,因此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结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的了解这部作品。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叙事艺术及电影改编艺术方面的研究,从叙述主体、叙述的时间结构、叙述语言三方面入手,对李碧华的《胭脂扣》及其同名电影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愤怒》是莫里森2017年的新作,作品通过多视角叙事再现了黑人女性的成长历程。本文以黑人女性主义为理论框架,从种族主义下母爱的缺失以及父权社会中母爱的扭曲两方面解读作品中的母爱主题,并进而阐述了母爱与黑人女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追求真实影像的叙事性、生活性和暧昧性是"真实电影"这类纪录片最显著的特征。这是否违背了纪录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真实原则,成为所有关于纪录片的语汇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本文将以在"真实电影"创作方式下诞生的纪录片《平衡》为例,说明纪录片同时追求纪实叙事并不矛盾,相反它们能够在纪录片这一类型片中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20.
日本美食电影《南极料理人》讲述了八位身份各异的南极科考队员在极地严寒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电影的题材和风格往往决定了电影的叙事手法。纵观《南极料理人》这部电影,影片以反差表现的运用、美食主线的贯穿,以及人物困境与自我突破的展现等叙事手法推进故事的展开。这些叙事手法在构成电影独特风格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强电影表现力,升华电影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