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6月,许多媒体热议"鉴宝节目刺激盗墓"这一话题,认为目前各个电视台火爆的"鉴宝节目"专题介绍墓葬文物,于是,"挖墓致富"的信息强烈地刺激着一些人的神经,结果在一些地方引发盗墓现象。而那些怀揣致富梦的人在收获"横财"之后,是否能领悟到把自己送进监狱的其实是贪恋的欲望,而非"鉴宝节目"。  相似文献   

2.
冯佳妮 《现代交际》2014,(3):81-81,80
每个地区都有专属于当地的方言,在现代社会,在全民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方言的存在环境越来越窄,而方言所包含的地域特有文化也变得岌岌可危。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其传播效果和覆盖广度相当可观,而以方言电视节目为载体来传承本土的方言文化是当前媒体传播的又一形式。本文意义在阐述方言节目的兴起与发展的同时思考方言文化的传承,并对方言节目现状进行一个分析,探讨在普通话大环境下,方言节目如何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杨爱红  石绍军 《现代交际》2010,(11):110-111
方言说新闻是目前各地电视节目中比较独特的形式,有着其特定的受众群。方言新闻具有它生存的优点:从它出现到生存下来的原因看,方言新闻节目有着广阔的市场,方言新闻的节目有生存的条件;从内容上看,方言新闻节目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方言新闻有其优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方言新闻感染力强;方言新闻在形式上活泼自如。同时,本文提出方言新闻节目有其生存的瓶颈及对待这些发展瓶颈可以采取的一些对策。希望通过对方言新闻生存空间的全面分析,给这类节目的发展一些启示,为电视事业的繁荣增添一抹色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方言影视剧、广播栏目、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报纸、网络中的方言传播现状的调研开始,梳理受众对方言大众传媒传播的态度;整理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进而对该现象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近年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本文就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东北方言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对东北方言类节目应采取的态度等问题做简单讨论,揭示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正是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而衍生,并肯定了东北方言节目对方言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方言节目陆续出现在在各大省级卫视、地方电视台,而且形式多佯,如方言栏目剧、方言播报新闻、方言综艺类节目等。方言节目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出于对本地语言的原始感情,方言节目很快得到本地受众的青睐。不可否认方言节目“对塑造地方文化,提升当地受众的素质,构建文化和身份认周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父子》是贾平凹《太白山记》中的短篇小说。文中将太白山一带的陕西方言风格挥洒得淋漓尽致,呈现出十足的贾平凹式陕西方言的陕西传统文化内涵、陕西地域特征以及粗糙低陋的语言风格。德译本的《父子》,在陕西方言的处理方面,很难达到原文的语言效果,陕西语言文化特色也未得到完全凸显。  相似文献   

8.
于文婷 《现代交际》2012,(9):109-110
进入21世纪,各级电视台争抢新闻资源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在竞争中求生存、得发展。那么,地方电视台依靠地域文化、宣传地域文化,加入地域特有的方言,是必然选择。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方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传播做了初步的探讨,从认识方言入手,着重分析了方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五大最难懂方言之一的陕西话,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为祖国的文化独树一帜。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体会到今天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一种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和使用特点反映着该语言使用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章分别从其语义特点及形式特点两大方面分析了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词。  相似文献   

10.
战争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实力悬殊的非对称战争中,媒体策略的运用在造成"以弱胜强"或者"强者不能赢"局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色列是地处中东危机频发的国家,拥有比较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并通过战争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本文以2006年"黎以战争"和2008年至2009年之交的"加沙战争"为例,考察了以色列在两次非对称战争中的媒体政策的调整,政府新闻部门,国防军和媒体的"组合拳"是当今以色列在非对称战争中媒体策略运用的主要特点,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因此,"媒体战","信息战"在今后的非对称战争中也将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怡然 《职业》2008,(16):60-61
卖方言月赚4万 1993年,27岁的英波大学毕业后在安徽省北方淮南市一家国有银行上班,有着一份收入不菲、常人羡慕的工作.当时,168声讯台正在全国火爆流行,声讯台里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和特色服务,深深吸引着大家,争打168声讯台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2.
选秀洗牌     
最近,重庆卫视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广电总局叫停,近两年来举国选秀的泛滥局面终于面临十字路口,选秀节目将何去何从? 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引发了持续两年的中国电视选秀热潮。超女教父魏文彬对外界指控超女恶俗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超女快男是一档高质量、高水平的言情言志节目。他说:"对这样的节目,有些人连看都没看就横加指责,总把它往  相似文献   

13.
"女性向"综艺节目是多维度折射时代女性的天然镜像,具有提升女性生存空间、促进男性认知重塑与重构女性自我认同、赋权女性主体话语的价值。融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正是通过依托去势模拟打破刻板印象、多元艺术形式进行塑造,以及重构女性价值的内生逻辑推动女性发出更强的时代之音。然而,在面对诸如节目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共识缺位的种种现实冲突,今后发展中的策略选择上,既要"从上往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从下往上"形成协同力量与之呼应,从政策支持、节目革新,以及构建社会共识和营造女性友善生态等方面出发,促进新时代的女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快速生产过程中以健康为代价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于是健康、养生成为了人们在消费上的新追求,各种养生电视节目迅速抢占荧幕。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乱象丛生,媒体责任的缺失使作为消费者的受众深受其害。本文就养生节目乱象现状,探讨媒体责任的缺失及媒体应如何维护消费者利益规避养生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是时政新闻节目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在当今媒体高度竞争的时代下满足高层次的观众对新闻深度了解的需求而产生的电视节目类型。其发展在经历了模仿、探索等过程后逐渐走向成熟,但近几年来,倍受青睐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却日渐式微。当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现状既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也蕴含着摆脱窘迫、寻求突围的策略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把"字句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句型,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而在兰州方言中"把"字句也有其特殊的用法、含义和规律。所以本文便是以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兰州方言中的处置性"把"字句、非处置性"把"字句、"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以及对其疑问句的研究,从而整理归纳出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用法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7.
张九坡  王文芳 《安家》2006,(6):92-105
在房价一路高歌猛进的形势下,<安家>始终坚定地认为,一个真正有远见重品牌的地产公司,都有着对社会和行业的高度责任感,都有着对当前房价上涨和对政府可能出台的调控政策的深刻分析,<安家>有责任有义务让社会在平面媒体上聆听到地产商的声音,相信他们对于房价和政策走向的认知和预测将对整个"地产乱世"带来一股清新的观点飓风. 在谈到未来政策走向问题时,老总们的观点聚焦于以下三个大方向:  相似文献   

18.
真人秀节目的火爆引发了人们对于各种节目话题的讨论,对于人性的探讨。真人秀节目最贴近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实体验,因此对于人们现实价值导向也是最为明显。国内真人秀节目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这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密切联系的,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积极的引导是本文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影视媒体访谈节目中肖像隐私保护的常用方式以及保护部位,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视觉识别理论分析了各种保护手法的保密程度,总结了目前影视媒体访谈节目中肖像隐私保护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期各大电视台形式多样的婚恋相亲节目层出不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掀起了一股婚恋观讨论的热潮。相亲节目在大众媒介的舞台上构建了一个场域,在其中形成的“惯习”又加剧了这个场域的特征,使得大胆、直白的节目风格得以构建和巩固。这类主题的节目之所以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就是因为它将交友、恋爱这类原本极其私人化的东西搬上了公众的舞台.这种突破领域界限而形成的张力、造成的反差效果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同时又契合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亲节目在短期内的迅速火爆,也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随着恋爱低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剩女”的大量出现,使得青年人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更加理性和成熟。节目在速配的同时传达着当代年轻人对情感婚恋和家庭生活价值观.为父母提供了一个洞悉子女想法的窗口,促进了不同年龄段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