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湘乡方言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的形式与用法进行了具体说明与分析。同时将湘乡方言中的代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代词用法进行了比较,突显了湘乡方言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疑问代词"什么"同其他疑问代词一样,除了疑问用法外,还有多种非疑问用法。在"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中,否定用法在母语使用者中所占的使用比重较高。"什么"否定用法的高使用率依赖于"什么"否定用法的结构化,即将"什么"嵌入到各种结构中。"什么"否定用法的高使用率也归因于其语用功能的丰富性。对"什么"否定用法结构和语用功能的归纳总结可以进一步说明"什么"否定用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能提高"什么"否定用法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新干方言人称代词从形式上看比较丰富,从语法上看,它们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本文从新干方言人称代词这一语言事实出发,运用描写分析法,突出新干方言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4.
梁晓蕾 《职业》2014,(17):174-175
在英语语法中,不定代词是个难点。其中,no one和none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不定代词。本文主要从词性、词义及基本用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正确区分两者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5.
“好”字作为一个同音多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十五种用法,本文选取“好久”着重讨论“好”在成都方言中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得出“好”字作为程度副词在成都方言中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人称代词"俺、咱"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来描写,探讨永城方言人称代词"俺、咱"的特点,试图揭示这种特殊现象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丁媛 《现代交际》2011,(11):54-56
“倒”在湖北京山方言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它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根据“倒”在京山方言不同句式中的用法,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动词、介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并结合例子作了详细论证,从中总结出京山方言“倒”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句型,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都是热点。而在兰州方言中"把"字句也有其特殊的用法、含义和规律。所以本文便是以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兰州方言中的处置性"把"字句、非处置性"把"字句、"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以及对其疑问句的研究,从而整理归纳出兰州方言中"把"字句的特点、用法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9.
陈娜 《现代交际》2012,(1):36+35
日语疑问代词「何」有着双重语义功能,一是疑问功能,要求具体的说明、解释;二是指代功能,起到指示、代替作用。在接续副助词「か」后,其基本的疑问功能发生变化至消失,指示功能出现并增强。「何+か」的意义功能相较「何」的意义功能发生了两极性的改变,即随着疑问功能的弱化,指示功能逐渐增强,最后「何+か」的疑问功能弱化至消失,只保留指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指示词在日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关于日语指示代词用法的研究大都围绕[コ·ソ·ア]的现场区别使用进行的。日语指示词[この/その]的文脉指示用法可以分为指定指示和代行指示两种。本文将分别讨论两者的文脉指示用法。  相似文献   

11.
代词回指无论在俄语中,还是其他语种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俄语主从复合句中进行此类研究,对语篇的回指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对三类俄语主从复合句中的代词回指问题、复合句中代词回指的翻译、及其在命题过程中用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将有助于增强俄语学习者对语篇的理解,对教材的编写和试卷的命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语篇翻译过程中代词回指的俄汉互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说“白”     
近代汉语副词"白",从17世纪初到今天词义和用法有的改变了,有的还是没有改变。本文用几部明清小说里的例证来说明这个语言事实。1.《金瓶梅》里"白"修饰否定词语的用法,到了《红楼梦》里就起了变化,别的副词代替了"白"。2.《红楼梦》里"白"的用法,并不是从《红楼梦》才出现的,而是早在17世纪初《水浒传》里就有了。3."白"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意义和用法被别的一些词分担了去;保留下来的意义和用法就是比较单纯的,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化的。"白"修饰否定词语,形式虽然没有变,但意义和用法现在却变了。  相似文献   

13.
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近年来成为外语习得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英法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对比,讨论二外法语习得过程中的英语人称代词的迁移影响,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例如: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字为例,它的用法则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扩大规律,通常我们所认为"老"字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学习助词"了",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不了解语气助词"了_2"的用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语气助词"了_2"的功能和用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比较语气助词"了_2"和动态助词"了_1"的用法,帮助学习者区分不同词性的"了",从而让他们更加准确地运用语气助词"了_2"。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谈论研究了指示语非常规用法,通过定量分析实际交际的言语实例,得出结论:言语交际者在实际言语运用中出于顺应语境和重构自己期望的语境的两个因素的考虑,选择违背指示语的常规用法来达到顺畅和期待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语及物动词"basmaq"一词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频率十分高,使用相当活跃,词义很多,本文对维吾尔语及物动词"basmaq"在维吾尔语中的意义及其用法作一总结,有条理地罗列出及物动词"basmaq"一词的各种意义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18.
法语是一种很优美的语言,是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二外语,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法语时经常会出于对英语的惯性思维来理解法语中的一些句型和语法知识。其中法语的条件式用法就经常会和英语中的虚拟语气用法相混淆,法语的条件式用法非常灵活,按照时态划分,可分为条件现在和条件过去时,这是法语语态中的重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本文主要分析法语条件式过去时和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从而具体谈论法语条件式的时态作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法语条件式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整理。  相似文献   

19.
"亲属称谓词"是具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之间相互称呼的用语,具有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属关系的功能。文章对肥东方言特殊亲属称谓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调查,并且将肥东方言特殊亲属称谓词用法进行历时的对比,并进一步研究肥东方言特殊亲属称谓词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呢”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功能也比较复杂,对于“呢”的意义及用法分析从来都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众学者的说法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归纳总结出“呢”的基本语气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