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婕 《现代妇女》2014,(6):279-280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归化,和以源语言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两种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恰当处理好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掌握好分寸,不可走极端,不妨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促进不同语言的互相交融、渗透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归化法与异化法在翻译中各有优劣、互为补充,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该如何选择运用这两种方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从对归化法和异化法的简单介绍入手,在讨论了电影片名翻译原则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实例探讨了归化法和异化法在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3.
异化法与归化法是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翻译技巧,如何合理选择应用异化法与归化法对于翻译者是否呈现一个精彩的翻译作品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以下就对异化法与归化法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异化法与归化法在叙事类文学著作、诗歌散文作品以及文化交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异化法与归化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翻译方法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在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可以选择对原文异化或归化。本文主要从目的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关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选择的问题,说明目的论是如何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起作用的,以及所选的策略又是如何进一步影响译文效果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两位译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5.
中外称谓语系统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称谓语的翻译面对很大困难和挑战。本文先介绍称谓语的定义和分类,然后说明归化和异化各自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最后通过举例,探讨在归化和异化的视角下,《红楼梦》两大译本中称谓语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分析英汉新闻翻译中出现的归化和异化倾向。首先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分析了英语新闻的语言特点,最后举例说明归化和异化在英汉新闻翻译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亚瑟·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句式结构、中国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韦、许、汪分别采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与各自译本的表达效果,总结了归化异化策略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8.
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各国之间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而深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对不同形式的语篇进行实际分析,将跨文化交际和语篇交际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个别段落进行翻译及评价,分析《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和跨语篇交际是如何结合的,旨在达到有效的文化交际与传播。在翻译过程中,不要将直译与意译对立起来,要将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平衡,对于归化异化策略,要认识到翻译总是可行的,文化的差异也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弥补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节日风俗时,不同的译者针对文化缺省会采用不同的补偿策略:“异化”和“归化”。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作品中,绝大多数人名都含有一定的内在意义,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作为译者,在译前应当充分理解原文中人名的内在意义,然后努力在译文中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原文中人名的内在意义能够在译文中得到再现,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语言和文化各个方面的不同,再现人名的内在意义有一些难度。本文将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策略,并指出具体的翻译策略的运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异化与归化有互相对立的方面,但其最终应该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交流与交换,其本质是信息的传播,特色美食文化的英译是将美食中的文化信息通过解码和编码实现最优化输出。通过研究影响文化视角下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分析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异化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实现对美食文化的有效英译,从而有利于探索切实可行的美食文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效实现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3.
"异化"与"归化"这一概念来自于韦努蒂。关于翻译的策略,韦努蒂认为:"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的译法,前者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译语文化中,把原作者请到国内来;后者则离经叛道,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国外去"(Venuti1995:20)。本文以日语谚语为对象,探讨"归化"与"异化"在日语谚语汉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张新宇 《现代妇女》2014,(7):282-282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交流,而文化差异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项交流。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时,比较常见的原则有归化翻译原则和异化翻译原则。合理恰当地使用这些翻译原则有助于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实现两种语言间成功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5.
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英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之前对其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翻译为基础,分析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本中归化与异化的应用,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归化与异化之争一直是国内外翻译理论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而这种争论主要是从传统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的探讨。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翻译被置于更为广泛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之中。后殖民翻译理论可以为我们探讨归化与异化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语言在现代化过程中沉淀了一种不平等的中西话语权势关系,这与我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试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视角探讨在中西不平等的话语权势关系以及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翻译问题上应采取的道德态度。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言因其产生背景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而存在差异,导致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习语源于生活,最能反映出它产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亦关乎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这两个策略探讨跨文化中的习语翻译。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文博单位积极迎合时代趋势,努力做好文物的各语种翻译,特别是英语的介绍工作。然而,许多中小型甚至是国家级的文博单位在馆藏展品的英译时,时常出现错误。因此笔者从译界熟知的归化与异化的角度论述博物馆馆藏展品标识英译,认为归化仍是藏品标识英译的一大趋势和主要途径,归化翻译可以让目标语读者更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以小说《狼图腾》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葛浩文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归化和异化翻译都不可或缺,应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两者结合运用。这在译者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中,尤其是对待文化因素的态度上得到了充分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但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电影字幕的作用不言而喻。字幕翻译是电影文化交流主要途径。而归化与异化作为两条翻译规律,也是电影字幕翻译实践不可或缺的法宝,直接关系到翻译效果,是电影与受众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相吻合、融入异域文化的保障,有助于推动电影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