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洋 《职业》2020,(9):19-20
校园文化氛围是对师生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营造与技工院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技工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德育课程是技工院校对技校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技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运用于技工院校德育教学的意义及方法,以期提高技工院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胡兆娟 《职业》2016,(5):53-54
技工院校因为生源质量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技工院校推广导师制,对学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导师制的推广需要学生、家长、导师、学院多方面的配合,注重学生情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学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老总常对技工院校的负责人说:你们的学生技术差点不要紧,到单位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培养,但他们的人品一定要好.这对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了新的要求,即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曲家民 《职业》2017,(2):36-37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开展好科研工作.技工院校科研工作是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展好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以来,教师积极参与技工院校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的研究,解决了很多技工院校教学、学生管理、学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许多生产工艺中的问题,为社会、学院发展培育一批教学、科研人才.但是,在科研工作激励中,技工院校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锐 《职业》2015,(2):36-37
随着技工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攀升、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技工院校在强调学生重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徐玉荣 《职业》2015,(3):51-5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教育观念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体系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而在新形势下,学生入学和生源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技工院校对学生的管理面临很多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学生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白金福 《职业》2013,(27):24-25
技工院校牢固付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紧燎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不放松,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综合职业素养这个宗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教职员工德育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本文阐述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真 《职业》2017,(13):67-68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关爱和教育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技工院校教书育人之法.  相似文献   

10.
翟睿姣 《职业》2011,(18):93-94
近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学生入学的方式和生源结构的重大变化,使技工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极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马庆妮 《职业》2012,(15):163
近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入学的方式和生源结构的重大变化,技工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极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邱兆海  王立新 《职业》2017,(21):18-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培训也受到国家和很多单位的重视.技工院校既有开展社会培训的物质条件,又有教学师资等重要保障.开展社会培训是技工院校的使命所在,也是技工院校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本文就技工院校如何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培训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德育课程是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从技工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探讨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以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14.
施琦 《职业》2023,(10):24-26
当前,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技工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类型之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往,技工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技工院校亟需积极转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通过立德树人、思政育人,将思政课程引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专业课与思政课相辅相成,构建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新格局。以思政教育为依托,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良好思想品德和过硬专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刘晓霞 《职业》2017,(2):103-104
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技工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文化.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失利生,学习基础较薄弱,自信心不足,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大多是所谓的"问题青年".其问题行为一直是技工院校的一大困扰,给技工院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从职业文化角度探索技工院校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解决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逢年 《职业》2016,(35):105-106
技工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技工院校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技工院校作为自己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首选途径.而技工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同时,完善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提升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技工院校一直以高技能、高就业率而为社会所肯定,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仅满足能就业显然形式单一,技工院校要在学生就业上走的更远,就必须提升内涵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增加就业筹码,以创业促就业.本文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教学改革中如何进行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帮扶,力争为技工院校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韩德敏 《职业》2016,(31):47-49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今天,企业渴求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工人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门为企业培养技工的技工院校就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阐述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钟丽君 《职业》2011,(Z1):175-175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各行各业对求职者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开设专门的英语口语课,抓好口语教学,已成为技工院校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技工院校与时代和世界接轨的重要入口。技工院校的不断发展使其教学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社会及国家关注的焦点,加之目前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有所依托,更要抓好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