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风·女日鸡鸣》是《诗经》中的杰出篇章,也是中国较早的一首对话体诗。历代注家多对这首诗作了句读分析,但在对话主体的理解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拟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家进行评述,通过对全诗的情感走向及“明星”、“杂佩”等词语含义的考辨,最终认为余冠英先生《诗经选》的阐释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仁不让地在文学史上占有首席之位,里面所收集的305篇诗歌,跨越西周初年到笔者仅仅摘取了《召南·小星》和《召南·殷其雷》来做粗浅的分析,从情感、语言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从诗经中的几首小诗研究古代官吏的社会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3.
贺新 《现代妇女》2013,(12):309-309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以怪诞、幽默的艺术表达方式传达了严肃、庄重的革命故事。这部电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创造了良好的票房,更多的是拓展了革命战争题材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该电影以陌生化的复杂故事结构、丰富性的画面、喜剧性的电影对白为革命战争题材电影提供了艺术表达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后宫·甄娠传》毫无疑问地成为2012年电视荧屏最大的亮点,它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前期的剧集制作还是后期的营销推广,《后宫·甄嬛传》都为其他电视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力求从人性的角度剖析《后宫·甄嬛传》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中的虚与实,探讨电视剧在拟态环境中使观众产生共鸣的过程,进一步解释观众钟情于宫斗剧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5.
翻译出版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中文版意义重大,被中国译界公认为是拓荒之举,对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研究知识体系,提供了一部重要的经典参考。这部译作对中国的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界人士,也一定会有所裨益。加强加深对伊斯兰文明的了解和理解,是各国特别是大国不容忽视的任务。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也始终是我国"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内涵之一。翻译出版《历史绪论》,符合国家对外交往的需要。这部《历史绪论》译作,是李振中教授历十年辛劳磨砺而成的宝剑,也是他对中国学术界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哈义·本·叶格赞》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伊本·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引起人们对中世纪阿拉伯哲学的关注,这对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与勘察现代阿拉伯政治哲学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伊本·图斐利的《哈义·本·叶格赞》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伊本·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引起人们对中世纪阿拉伯哲学的关注,这对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与勘察现代阿拉伯政治哲学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典论·论文》是曹丕一篇重要的政治、学术论文,近年来多是对其理论意义进行研究颇多,但很少结合当时的语境、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也很少有人注意到《论文》在曹丕的政治游戏中所起到的作用,当然这也成为有别于建安文坛主调的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麦琪的礼物》作为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本文主要从《麦琪的礼物》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出发,对其现实主义表现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宋史·司马光传》以近七千个字记录了司马光一生的概况,涉及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朝代的事情,凸显了司马光的性格特征。本文欲从司马光谏仁宗立嗣一事,同时以《东都事略·司马光传》为参照,来分析《宋史·司马光传》在语言表达﹑史料运用﹑史学思想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徐丽婷 《现代妇女》2014,(9):269-270
20世纪以来,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跻身于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杰作。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文坛极具新意和独创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固有模式和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粗浅地分析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叙事方法的特点和人物话语特色,将艾米莉·勃朗特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出来,进一步深刻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2.
自从《乌鸦喝水》的故事流传开了以后,那只喝水的乌鸦知名度大大提高,不仅诸如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名誉理事、名誉市民等头衔纷至沓来,而且许多动物群体及机构纷纷邀请乌鸦教授前去讲学。对于讲学这件事,乌鸦教授是从来不敢马虎的,他深知讲学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播给广大的学员,以提高学员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沁园春·长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充满豪气与盎然斗志的诗歌,作为一篇著名的诗词,它在课堂教学中遭遇怎样的背离呢?本文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15个课例,就《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哪些内容”做一个相对全面的综述,并就本文相关的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欧也妮·葛朗台》两个译本:傅雷和李恒基译本为研究对象,试从词汇层面评介和分析,再现翻译困难,欣赏译者妙译,希望为将来《欧也妮·葛朗台》中译本提供少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一反她小说创作中一贯采取的上流社会背景,被认为是华顿写的最好的悲剧故事.本文旨在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作者巧妙的构思与风格,以深入探讨这部具有独特魅力的小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宋媛媛 《现代妇女》2014,(8):301-301
本文通过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最著名的颂歌--《希腊古瓮颂》的分析与赏读,发现济慈用心灵与想象的眼睛从一件肃穆的雕刻艺术品中看到了艺术的永恒美,并对探讨其提出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一唯美论断。  相似文献   

17.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一部伟大的爱情小说。主人公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被认为是"心灵的爱情"。本文将从恋母情结入手,分析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探索于连在真爱的召唤下,形成自我毁灭后所达到精神和爱情真诚复归的历程,以及对这种恋母式爱情所显现出来的真爱进行歌颂。  相似文献   

18.
宋铖铖 《现代交际》2013,(10):65-65
“扁平人物”是作家按照一个单纯的意念或特征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具有单一性、固定性、夸张化和漫画化的特点。自E·M·福斯特在其理论著作《小说面面观》中首次提出以来,其在不同文学类型中都有独特表现。系统分析“扁平人物”在不同文学类型中的叙事表现,发掘其在作品中的文本价值及结构功能意义,是对经典理论的重新审视,亦是对现实创作的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董丽丽 《现代交际》2010,(12):36-37
在日语学习中,随着接触到的句型和表现形式的增多,我们会碰到很多解释成"应该"的惯用法,这对于学习者来讲是一个比较难于突破的障碍。在这里,笔者将就日语中的被解释成"应该"的"ことだ·べきだ·ものだ"三者的用法通过举例说明,进行比较、分析。这不仅对于学生在日语学习中有所帮助,而且对那些有兴趣研究日语语言的人做一定的参考。因为任何一门语言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日语的特点就是在改变的过程中最难于改变的是它的音韵,其次就是语法。想要深入学习一门语言,研究其语系、语源,就要抓住这门语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李霞 《老年世界》2011,(12):42-42
古代的车马 在古书上我们常见“车马”并举,如《诗经·唐风》中云:“子有车马,弗驰弗驱。”《论语·公冶长》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在战国之前,车马是相连的。通常来讲,没有无车的马,也没有无马的车。所谓御车即御马,乘马也就是乘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