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娟 《现代妇女》2014,(5):364-364
在我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现象突出,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不仅要在宏观上切实改变城乡二元制度结构,而且要完善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力分配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促进农村体育服务逐渐向均等化过渡。  相似文献   

2.
公共体育事业是全面事业,公共体育文化建设是深化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公共体育服务则是公共体育事业的核心,同时也是引导公共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公共体育服务以及基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体育文化,然后就如何从公共体育服务的角度出发,开展公共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以树立科学理念为先导、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石、以制度文化建设为要点、以精神文化建设为关键等。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英 《科学发展》2010,(11):52-77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必然过程,也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居民的地位一体化、机会一体化、保障一体化。必须从制度上建立一套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其中,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上海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农业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而且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四个率先",以及对于探索转型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模式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目前农村体育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主要搜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意义、概念、体制机制等做了综述,同时对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做了概述。目的是为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如何建设、农民如何脱贫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着眼于河北省贫困农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对解决贫困问题起到的作用和预期的困难,并对大学生村官怎样帮助农村脱贫、农民致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校公共服务体系平台的构建和推广进行研究。首先,对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概念进行界定,阐述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依据;其次,对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构建的维度进行研究,多方面挖掘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的构建方法;最后,探究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民生热点,为农村提供量多质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乃至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但受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各异的地方政策以及制度落实情况等影响,山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在主体、内容、结构三方面存在发展困境。本文通过对此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山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谷玉冰  张绍农 《职业时空》2010,6(8):168-169
对河北省农村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发现:河北省农村老年人体育符合标准的比例为27.1%,低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标准。场地不足、项目单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体育观念陈旧是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各地政府应给予相应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加特殊和复杂。在精确扶贫政策背景下,贫困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当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在经济生活、生活保健和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以家庭养老和多种养老方式为基础的制度,关注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实现"精准助老"。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廊坊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应以乡镇为龙头,加强廊坊农村体育组织建设,以村落为根基,积极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思想文化建设,以农村学校体育资源为切入点,有效建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使廊坊农村社区体育健康稳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新农村建设补发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尤其在我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迅速掀起了全国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热潮。本文以新型城镇背景下的农村地区体育发展为主线,以河北省为例,针对该省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探求该省农村体育发展的问题,再探求存在该种问题的根源的同时,并力求立足实际,制定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河北省处在扶贫的"攻坚拔寨"阶段,2014年底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86万,燕山、太行山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更大,"精准扶贫"是确保河北省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最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针对多维度、多视角的不同致贫原因对农村贫困家庭进行分类,因户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从而提升扶贫的工作成效,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深入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等地贫困村调研,发现农村的生产方式、生产模式落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在本次全国两会上,王海波向记者表示:"扶贫要对症下药,脱贫要脱在病根上.只有从深处寻找原因,才能解决好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了并轨招生制度、明确了高校是非义务教育,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缴费上学,这就造成高校中出现“弱势”群体现象,也就使一部分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成为贫困大学生。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为建构高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体系,制定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蒋绚 《城市观察》2016,(2):136-146
公共服务近年成为政策重点领域,而央地权力分配对公共服务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文以韩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例,探讨优化公共服务的央地权力分配模式。通过韩国整体在集权与分权制度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发展的对比,以及韩国整体与光州市个体在分权制下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对比,本文揭示,中央集权虽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迅速配给,但中央控制对公共文化服务实际起到抑制作用,而地方分权也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积极的地方条件,不涉及联动民主化的地方分权是不完全分权,只有结合了强大公民社会力量的联动民主化的地方分权才是优化公共文化发展的关键。韩国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两工”联动机制不断创新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探索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义工队伍,是对社工、义工两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方式。其中,广东省继续发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优势,进行了较多的地方试验和机构试验,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问题,既是党和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残疾人和家属的热切期盼.湖南省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专项实践的主要启示:一是照护服务能有效改善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规划部署和经费配置是解决照顾问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家庭自付+村社支持+政府补贴"的付费方式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农村地区需要优先发展保障急需的基本生活照护和寄宿照护服务,需要根据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照护能力精准提供适合的照护服务.建议将"优先重点解决城乡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问题"纳入"十四五"规划及政府实事工程任务,加快建立以家庭照护为基础、社会化照护为支持、集中照护为补充的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体系,完善以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照护能力为核心指标的优先保障对象精准识别机制,通过"两补提标"、建立家庭照护和集中照护机构统一认定制度、评价制度和支持机制,完善残疾人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农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比较,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显著缺乏。农村地区,吃井水、看病要走很远的路,购物要上到镇集市,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材等现象仍然很普遍。长期以来“城市优先发展”造成了城乡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服务差异显著。那么造成城乡建设不平等的起点在哪里?显然,50多年前确立、延续至今的户籍登记制度是造成城市和农村居民分享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服务不平等的制度壁垒。  相似文献   

20.
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首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需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这一战略转换背景,从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关系入手,围绕相对贫困内涵的争论,聚焦我国相对贫困的表现形式,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建立相对贫困治理体系的建议。在机制上,充分发挥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建立相对贫困人口发展的基础性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促进"的贫困治理的整体性机制;建立干预代际贫困传递的阻断性机制。在具体措施上,围绕低收入家庭,要建立生活负担减免制度;健全以生产帮扶和就业帮扶为主的专项援助制度;按需救助,对低收入户开展"救助会诊";建立相对贫困家庭陪伴式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