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巍  徐今 《现代交际》2014,(8):83-84
《檀香刑》的创作是莫言对中国传统小说复归与西方现代文学元素融合尝试的典范作品。有别于莫言一系列作品,《檀香刑》摒弃纯粹的西方元素和现代色彩,旨在复归中国古典小说。传奇式的故事建构、中国戏曲元素的引入与中国式的隐喻构成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作品中所呈现的中国式悲天悯人与隐含的对国民性思考也使《檀香刑》较莫言其他作品更为厚重。本文拟从《檀香刑》的文本隐喻、小说对中国传奇手法与西方技巧的融合以及莫言式小说写作的特征入手,解析《檀香刑》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及莫言式的文学审美。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具有超前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一作品的诞生对整个英国文学的创作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第一位诺奖得主,莫言在2012年站在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巅峰。而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莫言的作品中细致深沉的描绘了一个叫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以及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莫言的作品中尝尝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所以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个性鲜明、色彩浓厚,带有极致的夸张。在其代表作《红高粱》一书中,就创作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余占鳌、戴凤莲以及罗汉大叔。本文就和大家一起赏析一下这些人物。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欧美文学作品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的救赎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主题。本文主要以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为例,对其中所包含的救赎主题进行分析。在分析中探讨作品中救赎主题的主要表现手法以及在救赎主题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相似文献   

6.
《幽灵公主》是宫崎骏非常成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带有奇幻色彩的故事来表现了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和矛盾。影片成功塑造了幽灵公主珊、幻姬大人、飞鸟及自然诸神等形象,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人与自然两难的现实。作品中音乐、画面、色彩的高效运用也使得作品更加打动人心、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如虎妞、小福子、曹先生、刘四爷、夏太太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骆驼祥子》中的故事发生于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北平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加上老舍本人独特的人文思想和乡土情节等,共同催化了一部时代巨作的产生。作品中的祥子是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通过祥子的三起三落来综合分析祥子这个人物,以对其形象有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19世界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主要以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而被世人喜爱。本文将主要探讨字母"A"、两个主要人物以及几个主要场景这三个部分的象征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巨著。  相似文献   

9.
"红色经典"自产生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巨大轰动,为文艺界添上了华丽的一笔,而这一笔中颇具亮点的便是梁斌的《红旗谱》。相比于其他同时期著名的"红色经典"作品来说,《红旗谱》在题材内容、人物形象的塑造乃至作品语言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大拓展了红色经典的表现范围,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程海东 《现代交际》2012,(11):43-44
本文以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利金的短篇小说《家》为研究对象,从修辞学角度,选取词汇、语法、辞格以及语层等多个修辞层面,探讨利金独特语言风格的表现手段,从而体会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和作品中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利金的短篇小说《家》为研究对象,从修辞学角度,选取词汇、语法、辞格以及语层等多个修辞层面,探讨利金独特语言风格的表现手段,从而体会作者精湛的语言艺术和作品中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在欧美文学史上,《哈姆雷特》与《基督山伯爵》是两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都阐释了仇恨对人生发展中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这两部作品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倡导理性、呼唤理性是很多文学作品表达的一个主题。本文主要从英国著名小说《蝇王》的主题出发,探讨作品中所蕴合的理性的呼唤与回归以及《蝇王》作品中理性的呼唤所具有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14.
《瓦尔登湖》与《辋川集》同是宁静、充满智慧的作品,本文通过典型片断解读作品中山水之景中带有的禅宗思想的独特之处,探寻作者的人生态度,来把握作品的艺术和思想价值,以期对现代生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弟兄们》作为王安忆文学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过渡至20世纪90年代的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三个互称"兄弟"的女性自我解放的故事。作家借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女性精神同盟,以探讨女性之间的纯粹精神能否在社会坚守的问题。通过梳理小说中的女性精神同盟从建构到崩溃的过程,可以加深对作品深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探析女性精神同盟能否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女性自我解放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高爱英 《现代交际》2011,(11):75-76
《菅家文草》是日本平安时代以才学著称的诗臣菅原道真的作品,收录了468首诗歌。《菅家文草》诗文中大量吸收中国的口语词汇,通俗易懂,并且保留了唐代口语的色彩,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马致远的《汉宫秋》和曹禺的《王昭君》是两部同样以“昭君出塞”为题材的历史剧.两部作品虽然题材相同,但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主要综合戏剧情境的要素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全面地了解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逃离》是加拿大短篇小说家艾丽斯门罗的代表作之一,门罗以其精准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主人公压抑的家庭生活,以及她矛盾的情感状态。本文以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为研究路径,在功能文体学的视角下对《逃离》进行分析解读,分析其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进一步了解门罗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意义,从而为文学语篇的解读提供了功能文体学角度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代表作《祝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对这部作品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审美再现的过程。本文试从形象刻画、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四个方面讨论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如何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明丽 《现代交际》2014,(5):73-7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其中运用颜色词语来塑造人物性格,颜色词语在小说中无处不在,色彩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描写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愿望和梦想追求及最终梦想的破灭。作者对这些颜色词语的巧妙运用,凸显了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和主题,对理解这部作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