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年世界》2013,(5):42-42
主讲:珊丹(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一级艺术评论) 这一讲,为了使大家清楚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特色与艺术美感,我们从古典舞蹈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不同阶段古典舞蹈的艺术特色开始,介绍什么是中国古典舞。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整理、加工和再创造,并经过艺术实践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的舞蹈。一般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结晶,它在中国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舞种,是经过历代舞蹈工作者提炼、加工、整理、创作,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流传下来的具有古典民族风格特色的舞蹈。本文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沿革以及身韵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富含中国古典元素的设计也日益受到世界设计领域的关注和青睐。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可以营造富有中国传统意境的艺术环境,提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美感和艺术性,还可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本文试从中国古典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分析入手,进而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最后提出了如何在现代环境艺术中有效融合古典文化元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各领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丰富多彩。在舞蹈艺术文化中,民族舞是表现中国特色的标志性舞蹈。本文通过对民族舞蹈的概述,进一步探究了其艺术的具体特点与情感表现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传承,在随着民族传统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其与汉族文化不断融合变迁过程中,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也随之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生活在白山黑水地区的朝鲜族人民群众也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长鼓作为朝鲜族舞蹈中重要的打击乐器,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彰显了朝鲜族舞蹈的特色性和鲜明性,受到朝鲜族群众的喜爱。本文主要阐述了长鼓舞的历史起源及其风格特点,重点对长鼓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职业时空》2008,4(4):13-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现,而舞蹈普及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舞蹈在众多艺术种类中的地位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舞蹈文化内涵,使其表现力及创造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美育效果是舞蹈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对舞蹈普及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把握和提高,是舞蹈教师掌握和应用的关键,本文就一般性大学舞蹈普及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印章(篆刻)艺术是具有极强中华民族个性内涵的艺术语言,其连同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古典诗词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艺术。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一直以来,因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对从古至今的文化艺术有着重大影响。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物质日趋多元的背景之下,中国印章(篆刻)艺术对推动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的文字和图形,将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与现代标志设计特点巧妙的结合,塑造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在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拥有着渊源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成就,中国的文化艺术有着光辉的历史,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可以看到关于青年男女在民间歌舞活动中相互倾吐爱情的描写。而印度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体故事汇编《吠陀经》不仅为印度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也给后世研究舞蹈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和印度虽然在文化艺术的发展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更有着巨大的差别。下面笔者就所读到的关于舞蹈方面二者之间的异同做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艺术教育在高校中也愈发普及,特别是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舞蹈形体训练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然后分析了具体的教学措施,旨在促进舞蹈形体训练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其与时代发展相互依存、互相推进。近些年来,我国当代舞蹈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其多种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针对当代舞蹈发展的"现代性"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当代舞蹈艺术的现代性发展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舞蹈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交换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表演工具,具有很强的艺术表达效果。在舞蹈表演中,表演技术以及表演技巧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利用舞蹈表演技术技巧,完美融合舞蹈表演形式以及艺术精神,才可以充分体验舞蹈动作的艺术美感,演绎更加完美的舞蹈表演。本文主要介绍了舞蹈表演中技术技巧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实际运用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世纪前半叶,即蒙古灭金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它是以中国北方流行的曲调演唱的,因此也称北曲或北杂剧。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实际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元杂剧先在中国北方流行,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经过长期孕育而成熟的结晶,它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21世纪的发展,传统的舞蹈艺术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加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当舞蹈艺术意外地邂逅新媒体技术时,一朵新的艺术火花绚烂绽放,这就是新媒体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人体通过动作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从内在表达上也进行了革新,其创作理念从最初只为服务大众宣泄集体情感逐渐演变成为通过其多彩多样的艺术手段来表达一种舞蹈内在的意蕴,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意境能够让更多的人在欣赏优美绝伦的舞姿同时可以感受到舞者本身的注入的情感,并且可以让人发现舞蹈的魅力,以此影响人们心灵真善美的沿承。本文主要探讨了舞蹈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过程,在当下的一些分类,通过舞蹈内在的意境和意蕴来告诉人们其真实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贾守波 《现代交际》2010,(11):85-85
师范院校必须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实效性的学科来提高完成艺术教育,而舞蹈学科中的创编实践课就能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力、想象力、艺术表现和创编的初步能力。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舞蹈创编教学是师范生在掌握基训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儿童舞蹈、古典身韵和外国代表作之后,针对师范类院校舞蹈课的特点,我们在舞蹈创编教学中,尝试了“语汇掌握-理论提高-指导实践-成果展示”的教学模式,使舞蹈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少儿艺术教育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通过人体动作进行语言、情感的艺术表达,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还能够体现出美感。少儿舞蹈以其灵活的方法,独特的魅力,多样的形式吸引着少儿并能伴随其快乐成长。优美的舞蹈作品,不仅能够让少儿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可以发掘少儿的潜能;塑造他们健康活泼的个性,优良的品质、端庄高雅的姿态;还能够从中获得美的教育,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锤炼意志;培养少儿对生活的热爱,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舞蹈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认识和重视,它的地位及影响也在不断的提高和扩大,而对舞蹈本身产生强有力影响的则是舞台美术。它是架上绘画所不能提供的现代艺术的许多奇思异想,通过舞台美术获得了新的价值。舞蹈借助舞台美术形象的帮助,能引发观者由抽象到具象的无限艺术联想,从而能更强烈的表现人类情感中最深层,最隐秘的情绪感受。舞台美术对于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推动舞蹈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是一个少舞蹈的民族,其民间秧歌舞可算是迄今仍然活在民间的汉民族舞蹈的代表。所以,通过对汉民族秧歌舞的分析,可以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就艺术发展而言,现代审美意识,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现代追求。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表现,人是艺术的中心,人是艺术表现的目的,艺术是人类生命最璀璨的花朵。人从与自然一体的混沌中苏醒,恰如人从黑暗的专制之下觉醒,所以说,回到和重新发现人本身——这寻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通过对汉族秧歌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菁菁 《现代交际》2012,(1):107+106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与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舞蹈,作为集艺术与文化双重身份的领军者,在顺应当下市场经济的同时,更显现出其深刻的意义。多年来,我国的专业舞蹈教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舞蹈人才。然而在面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今天,我国的专业舞蹈教育体制是否应该伴随其转型呢?文章从专业类大学舞蹈教育谈起,分析当下舞蹈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建议专业舞蹈教育应如何迎接多元化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以及开幕式的民族舞蹈,折射出民族舞蹈艺术与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宗旨相一致,与绿色健康、全民参与的奥运主题相吻合,本文作者把民族舞蹈艺术之美与奥林匹克的精神之美完美融合,体现中国化的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