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状况极为复杂,这导致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存在着大量少数族群,如何处理与少数族群的关系,是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以埃及科普特人为例,阐明少数族群与主体民族间关系的演变及他们如何在中东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被边缘化。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中东国家对待少数族群的政策性失误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本文认为政策及执行的公平性是确保中东国家各族群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凝聚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学业失败和社会排斥更多地发生在少数民族群体身上,个体矛盾很容易变成民族问题的萌芽。在绝大多数民族国家,形成国家意志、公民人格和民族认同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教育。在借鉴世界诸多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之路,发挥了促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国家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小红 《职业时空》2008,4(3):I0001-I0001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整个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心价值体系进而涉及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正冲击着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淡化或消失,必将带来民族生存、国家安全方面的危机。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育。因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对学生渗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一个重要参与,“文化民族主义”并非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中国而言,它是一部分国人因国家的生存困境而在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层面上所产生的文化焦虑。具体说,尊重和卫护中华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审慎吸收现代西方先进文化,以重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期望由民族文化的复兴而至民族国家的复兴,是20世纪尤其五四后中国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此无意对这一复杂的进程作全面考察,而仅对现代新儒家在其重建儒家精神背后所具有的民族国家关怀作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和谐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民族认同在和谐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族认同是打造国家认同和国家凝聚力的基石,如何理解民族认同内涵,把握民族认同发展趋势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和文化综合国力建设所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民族认同的概念界定,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民族国家是近代西方的基本政治形式,在民族国家中,封建时代的臣民转变为民族国家的公民,国家权力取代社会权力成为控制社会的主体,国家通过“权利”渗入公民生活的所有方面,权力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变为手段和目的,“公民权利—国  相似文献   

7.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又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单以离婚为例,各个国家或民族就表现出了千奇百怪的习俗和方式,同时也预示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思想取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金政策是政府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偿资助保证其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一项促进教育公平和保障每个公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的重要举措。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G民族大学的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探究,总结其在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具体做法,揭示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民族院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诚信机制、加强对民族院校国家助学金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等方面完善民族院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民族形成以后,民族问题便相伴而产生。国家产生后民族问题便与国家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也有了新的发展,列宁面对当时俄国的国情适时的论述了"民族自决权"的问题,为当时解决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变迁,民族自决也有了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认同性阶段,是民族国家建构的首个阶段。通过梳理这一阶段的构成要素,可以全息地发现信息传播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即不断地在民族国家的内外部,传递信息、凝结共识,并及时地调整现有的文化资源、话语体系、价值规范,最终奠定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石。  相似文献   

11.
李超 《现代妇女》2014,(5):178-179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不取决于国民对其他国家语言的掌握程度,而是取决于国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现在有很多国家都在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却对自己民族的灵魂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去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通过形而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削弱当代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降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整合力,并进而影响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安定。因此,必须从意识形态安全、国家软实力等方面考虑,重视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方面的影响,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抵御消费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国家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与变化,这场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变革,其中更深刻地触及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精神内核的变迁。早期国家新体制为国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中期的改革失利则重创民族信心,到了后期包括政府和整个民族也逐渐开始了回顾历史和自我反思。最终俄罗斯在国家历史和社会现实中逐渐形成了独有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势必涉及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的问题。首先对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的研究背景做了简单介绍,了解到法治化须是"良法善治"。通过分析现阶段推进民族地区治理法治化面临的困境,提出完善民族地区法制体系、对民间法和国家法进行有效整合、严格执法和强化民族地区法治监督体系等一系列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民族政策的实施,关系着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和国家稳定,因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和造成就业难的原因,并试图从学校、社会、国家等多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以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单位进行的。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同民族国家为实现现代化所做的各不相同的努力,是一些国家已经相对地实现了现代化,而另一些国家甚至还没有走上现代化道路。本文更倾向于将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囊括了所有国家与民族的全球性变革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8.
民俗节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美好愿景,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亘古灿烂的光辉。作为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繁多。新年作为两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充分反映了两个国家不同民族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19.
美利坚合众国的最大特征是,人种和民族的不统一性。人种分白、黑、黄三种肤色;如果从民族角度来观察的话,那里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民族。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白人把他称之为是“超民族的国家”。因为美国  相似文献   

20.
在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要应对新的挑战,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将弘扬民族精神与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有助于强化国族意识,增强民族国家认同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息息相关。在多元文化的竞存环境中,民族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健康的文化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