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郑正真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1,(7):72-73
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著名的论断。而经济学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不断地辨证理解,才能真正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2.
3.
《现代交际》2017,(20)
当今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关系大集体。所以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对于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关注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价值,既从社会关系中思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文明生态的角度进行了思考,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又从政治实践和意识实践等角度对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存在片面性,过分强调思维的作用,而陷入了理论主义的洞穴中。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诠释,表现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性的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及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根据不同社会阶段的特点,划分出了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与机器的关系变得愈加错综复杂而不再是简单的单向奴役关系。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来审视人机关系的发展脉络,对于摆脱人对外物的依赖,构建新时代人机共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启蒙思想大师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有奖征文而作的一篇论文。文中,通过对人类"自然状态"的遐思和推测,卢梭系统地阐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思想,并开出了两剂医治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药方,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最主要的代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萨特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时代的总结是无法超越的,但到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这种哲学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人"的问题。因此,萨特就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空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他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用"存在先于本质"来填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比较研究,真正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定义。伴随着马克思思想历程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三种界定,三种界定并不互相矛盾,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10.
生产力飞速发展,应该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幸福的物质基础,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提升,相反很多人感到越来越不幸福。认真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针对中国当代发展实际,在不断满足物质需的同时,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提升自己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人的幸福感,做一个幸福的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12.
13.
许馨元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14)
本文通过对恩格斯《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文本的解读,分析了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阐释与建构,剖析了恩格斯针对马克思现实主义哲学系统化的诠释与创设,最终思索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观念间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宣告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崭新课题的标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追寻的理想.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前所未有地将独特的生态的文化维度带到我们每个人面前.在我们面对生活,探索一切社会的、哲理的与美学的问题时都不可能绕开这一十分重要的文化维度.我们应该基于这样的文化维度来构建崭新的文化体系,建构全新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形成一种生态文明的社会范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大学生群体的同学关系呈现出日渐疏离的趋势,这种疏离状况具有普遍性,并不受性别、年级、年龄、生源地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同学关系疏离的普遍性状况,实质上是当前社会关系普遍断裂的一个表现。而社会关系的普遍断裂正是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大学生同学关系的普遍疏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失范的普遍性,高校存在的普遍性疏离的危机问题向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识教育可以成为化解普遍性疏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