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两个著名的论断。而经济学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只有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容,不断地辨证理解,才能真正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论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活动的历史性综合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研究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交往异化、交往方式、交往形态等,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内涵,拓展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研究空间。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研究现状,并进行相关评论,提炼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研究成果,总结研究不足,深化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组成的一个关系大集体。所以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对于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关注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价值,既从社会关系中思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文明生态的角度进行了思考,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又从政治实践和意识实践等角度对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了阐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存在片面性,过分强调思维的作用,而陷入了理论主义的洞穴中。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诠释,表现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性的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及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瑜凡  程现昆 《现代交际》2023,(3):19-26+1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根据不同社会阶段的特点,划分出了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人的依赖关系。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与机器的关系变得愈加错综复杂而不再是简单的单向奴役关系。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来审视人机关系的发展脉络,对于摆脱人对外物的依赖,构建新时代人机共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是启蒙思想大师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有奖征文而作的一篇论文。文中,通过对人类"自然状态"的遐思和推测,卢梭系统地阐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思想,并开出了两剂医治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药方,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苟卫锋 《现代妇女》2014,(11):125-125
作为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最主要的代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萨特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时代的总结是无法超越的,但到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这种哲学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人"的问题。因此,萨特就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空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他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用"存在先于本质"来填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比较研究,真正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蒋成贵 《现代交际》2011,(8):120-120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定义。伴随着马克思思想历程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三种界定,三种界定并不互相矛盾,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为依托规划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对实现企业、员工发展的双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拟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视角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与目标,并进一步探讨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志华 《现代妇女》2014,(12):I0059-I0060
生产力飞速发展,应该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幸福的物质基础,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提升,相反很多人感到越来越不幸福。认真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针对中国当代发展实际,在不断满足物质需的同时,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提升自己的道德层次和精神境界,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人的幸福感,做一个幸福的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三个阶段,包含了对发展主体人和对全面发展的界定,以及对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个性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满足。该理论的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包括塑造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彰显教育的主体性;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彰显教育的个性化;理论与实践并重,彰显教育的全面性;创造良好的沟通和交往氛围,彰显教育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问题始终是哲学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对人的本质作出了重要论述:"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这三种规定性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完善着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恩格斯《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文本的解读,分析了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阐释与建构,剖析了恩格斯针对马克思现实主义哲学系统化的诠释与创设,最终思索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观念间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与人     
汤川秀树 《金色年华》2010,(6):M0002-M0002
自然创造了曲线,人创造了直线。我坐在车里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头脑中突然蹦出了这样一句话。远近丘陵的轮廓。草木的枝枝叶叶,都是无数条线条、无数个面交织在一起,其中没有一条笔直的线和一个平坦的面。与此相反,田园用直线划分,而散落其间的房屋的屋顶、墙壁都基本呈直线和平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宣告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崭新课题的标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诗意地栖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追寻的理想.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前所未有地将独特的生态的文化维度带到我们每个人面前.在我们面对生活,探索一切社会的、哲理的与美学的问题时都不可能绕开这一十分重要的文化维度.我们应该基于这样的文化维度来构建崭新的文化体系,建构全新的文化价值观,进而形成一种生态文明的社会范型.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讲,人们多会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继承基础上,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颠覆。笔者基于此对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讨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作用研究的同时,理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理念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现实的人"这一理论。"现实的人"是自然的、肉体的人、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能动地表现生活的人,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现实的人"的思想的建立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说,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重要理论成果。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通过智力与体力相结合,使其发挥最大化。然而人在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与社会条件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产劳动相适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通道。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实现全面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强大。  相似文献   

19.
梁绍辉 《老年人》2011,(12):43-43
现象与本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有本质与现象一致的,有现象歪曲本质的,也有现象纯属假象的。物质世界如此,社会现象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本质与现象,成了社会政治甚至日常生活中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曾经严重地困扰过我们,让我们无法及时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群体的同学关系呈现出日渐疏离的趋势,这种疏离状况具有普遍性,并不受性别、年级、年龄、生源地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同学关系疏离的普遍性状况,实质上是当前社会关系普遍断裂的一个表现。而社会关系的普遍断裂正是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大学生同学关系的普遍疏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失范的普遍性,高校存在的普遍性疏离的危机问题向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识教育可以成为化解普遍性疏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