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推销员之死》通过描述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惨一生反映了"美国梦"的虚幻性和欺骗性,是阿瑟·米勒对"美国梦"深刻的阐释。"中国合伙人"是导演陈可辛以新东方的发展史为题材所拍摄的有关创业传奇的电影,该片通过双线分别描述了两位主人公的"美国梦"的破灭和"中国梦"的实现。本文通过对两部著作的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美国梦"和"中国梦"内涵的描述,指出了"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同时揭示了"中国梦"的雄起。  相似文献   

2.
美国梦源于美国殖民时期,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只要他努力奋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马丁·伊登》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两篇文章中主人公所渴望的美国梦的异同和美国梦破灭的根本原因,从而来说明拥有平等的机会去创造财富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美国梦。只有通过实现地位平等,人格平等以及实现美国真正的民主,美国梦才不会破灭。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作者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由追求到幻灭的全过程。本文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盖茨比在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对“美国梦”的追求,以及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分析来揭示“美国梦”幻灭的原因;同时对主人公盖茨比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怀有纯真的梦想的可贵加以赞扬。  相似文献   

4.
德莱塞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美国梦"的文学主题。可以说,德莱塞的文学创作是针对十九世纪物质横流的美国进行的批判,其中《嘉莉妹妹》就是典型的文学样例。  相似文献   

5.
《嘉莉妹妹》描述了主人公嘉莉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谋生,最后成为名演员的故事。在小说中同时出现的还有几位女性,赫斯特沃太太、杰西卡和敏妮,她们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中的一些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各阶层女性在20世纪时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知识女性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实现的过程。在这追梦的过程中,她们既得到了发展,又受到了重重阻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高校知识女性职业发展梦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主席定义的"中国梦"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作为高校后勤管理者,应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并付诸于工作实践当中,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者的"后勤梦"。  相似文献   

8.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梦想。一家、一族如此,一国亦如此,失去梦想便等于失去了人之灵魂、国之精魄。18世纪,大洋东岸的“美国梦”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精神支柱,他们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智慧与决心,便定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二百年后的今天,在大洋西岸的中国,“国之梦想”在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在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中国梦”沉重,因为它在波涛汹涌的舷路上被铸入了太多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中国梦”轻盈,因为它仍在为无数不懈的造梦者们生生不息、世代托举;“中国梦”遥远,因为它承栽着十数亿人民的权利、幸福与人生价值;但“中国梦”渐近了,渐近了,我们终于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接近这一梦想,“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9.
傅洪涛  叶林 《现代妇女》2014,(12):I0001-I0001
实现中国梦需每一个中国人的实千与努力,梦想在前,路在脚下。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只有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对于美国华裔中知名从政人员的从政历程进行剖析,从中找到他们的共同经历和特征,为"美国梦"的实现,找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借此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庄周梦蝶是一个智慧而又美丽的故事,使人有很多感悟。庄周之梦,象征着人类对精神与心灵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象征着人类生命本身的诗意挥洒和恣意呈现,更象征着人类自身精神突破后向更高层面之灵魂的升华。这些与当今提出的"中国梦"的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本文认为如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归宿的"中国梦",必须先使国民个体精神在正确的指引下如庄周般实现自我认知及角色的社会化认可,由个体梦想的实现最终达到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之飞跃——"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电视剧《闯关东》入手,谈论了山东人群体对于东北地区民风和东北人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并且从民俗角度,讨论了包括山东人在内的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东北对于东北满足婚俗——早婚、收继婚等的改造,最后指出"闯关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一种"东北梦",可以仿照"美国梦",将其命名为"东北梦"(Northeast Dream)。  相似文献   

13.
刘香溪 《现代交际》2010,(7):47-47,46
德莱塞是美国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本文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出发,透析主人公嘉莉由追求物质到追求事业又到追求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解读作者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环境和本能对人的影响和人生成败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4.
《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长篇小说,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德莱塞的作品。小说描述了农村少女嘉莉从社会的底层一跃成为百老汇明星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描写了当时消费文化冲击下,个人自身欲望的不断膨胀所导致的心理变化以及观念、追求的随之转变。本文着重从嘉莉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角度解析嘉莉及女性的消费主义特点,并讨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嘉莉妹妹》和《沉香屑第一炉香》分别是美国作家德莱塞和中国作家张爱玲的经典作品。小说中塑造的嘉莉和薇龙是两个有着不同追求的女性,一个利用自身追求物质满足,一个利用自身追求精神满足,但是这两位女性在梦想实现时未来的命运却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6.
德莱赛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嘉莉妹妹》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对德莱赛的介绍和《嘉莉妹妹》里人物形象的分析,向人们展示了德莱赛本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他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发家致富的"美国梦",曾经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移民.美国普通平民的"社会上升机会(upward mobility)"确实曾经是西方世界的翘楚,一文不名的新移民通过艰苦奋斗,也有上升为亿万巨富的机会.但是近几十年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城市主义:永恒的完美人居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柏 《城市》2005,(2):44-46
一、引言:梦与现实--认识"新城市主义" "郊区的一栋房子,有草坪的院子,汽车,温柔的妻子,一子一女两个活泼的孩子,还有一条忠实的狗"--这是典型的"美国梦",浪漫而温馨的梦.但是,现实总是现实,追求自我、崇尚个体的美国梦是导致美国城市郊区恶性蔓延的重要思想根源.虽然,梦想本身没有错,但是,若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梦,其结果就不仅仅是梦想那么简单了."二战"后,城市人口膨胀、追求自我的美国梦的引导以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促使美国城市普遍郊区化,并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社区结构瓦解、社会关系网络断裂、郊区环境恶化、城市中心区衰退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多民族大国,音乐艺术源远流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中坚力量。高校辅导员对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作为高校音乐专业辅导员,需要将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与心中的"音乐梦想"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具备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担当意识,用音乐点亮"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杨益民 《职业》2014,(21):40-41
中国梦就是强国梦,也是让每位中国人创造美满人生的梦,对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就是“中职梦”。“中职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让中职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每个梦想都能实现,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职梦”才会成为现实。本文结合笔者学校实践,对如何实现“中职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