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多属于临时或短期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入及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人、志愿服务和学校层面因素对大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产生着不同影响,通过社会工作视角分析发现,健全志愿者选拔与培训体系、导入社工价值理念、建立监督评估激励机制、创建社工义工联动机制等是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目前高校探索培养实践型人才的一种有效尝试,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一方面回馈了社会,一方面获得了自我成长,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阳光教室",就是学院在探索适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之路时所作的有效尝试,并已成为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13所高校的实证调查,了解了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志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特征、服务领域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探寻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八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思  魏珊珊 《职业》2015,(8):73-74
志愿服务对于倡导积极的社会风气、增加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主体,志愿服务拓宽了青年参与社会进步的渠道,为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但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机制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想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出困境,必须构建一个常态化长效机制,确保其继续为社会发展、公民道德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动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创举。对沪上18所高校66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较高,但每学期平均参与时长较低、持续性参与不够或中途流失的问题普遍存在。研究发现,认知程度、参与动机等内在因素对广泛参与度影响显著,而高校和政府支持、组织管理满意度、岗位分配满意度等外在因素对深入参与度影响显著。内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是否会成为志愿者的主要因素,外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持续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推动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行为要依靠完善外在管理和保障,从而有效防止志愿者中途大量流失,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一种特色模式。本文阐释了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意义,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如何构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开展,为高校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印德超 《职业》2014,(36):21-22
日前,珠海澳门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一试两证”合作项目首期20名澳门学员在珠海市技师学院参加了技能鉴定考试。 2014年6月,在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支持下,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劳工事务局签订了《合作框架备忘录》,明确了珠澳两地合作开展“一试两证”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工作,学员通过一次考试即可获得珠澳两地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实现珠澳两地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能力评估的互认互通和技能人才的有效流通,有利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通用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摸清JZ学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认知度、激励因素以及各系开展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认知度较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较为理性且体现了较高的价值追求,但志愿服务的开展也存在服务对象单一、服务范围单一、服务形式单一,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形式主义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从志愿者招募-培训-评估机制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项目化与基地化建设、学校相关配套机制建设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员志愿服务对党员自身、党群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党员志愿服务的构想及制约因素基础上,总结出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志愿服务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志愿服务的推动作用。基于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面临的诸如资金短缺、活动项目内容单一、志愿服务持续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探索以创新创业思维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成为重要选择,包括价值引领中明确志愿服务理念、环境开放中营造志愿服务氛围、思维交流互动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构建志愿服务平台四条主要路径,从而使志愿服务内化为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觉自愿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失灵问题难以避免。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的类型为志愿服务错位、缺位、形式化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功利化倾向显著且流失率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背后所隐藏的原因是:志愿服务提供者及需求者误解了"志愿"的本质、志愿组织自主性不足、宏观管理机制不完善、志愿管理制度无效、志愿者流转机制不通畅等。因此,要对高校党委、各级团组织、NGO志愿中介组织、大学生志愿组织等志愿服务的关联主体进行明确定位、合理分工,在志愿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志愿者人才流通管理系统,完善志愿管理体系,保证充足的经费供给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构建起矫正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向世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一个契机,世博会中广大志愿者的辛劳与付出为这样的展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小白菜"、"蓝精灵"为代表的大学生志愿者更是广泛分布于园区内外为游客排忧解难,他们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志愿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类型,从而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以期为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问卷对L大学2—4年级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高校在校生对志愿精神理解不到位,参与度不高,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问题严重影响地方高校在校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为壮大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队伍,必须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并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加强宣传,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大学生志愿组织提供充足的资金援助;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准确把握和深刻体认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所面临的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志愿服务没有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模式趋于行政化,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足。因此,深刻理解并广泛推广志愿精神的现代涵义、尊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一般规律、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专业化管理以及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大学生已经成为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定完善的工作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能有通过规范、激励、保障等手段有效避免大学生志愿服工作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并全面有效的推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文章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向世人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现时代,高校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弘扬、传承志愿精神是要关注的课题。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调研.有助于了解当前高校志愿精神培育和弘扬情况。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就要重视发挥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志愿服务组织和管理机制,创新培养和弘扬志愿精神的载体和形式,提升志愿服务组织者的专业水平,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秋  王玉文 《公关世界》2023,(8):133-135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引导功能和探索其提升路径,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思想教育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展,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弊端。比如,政治导向过于明显,价值观念的偏差,持续动力的不足,服务深度的不够,管理的粗放等,这些都成为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阻碍因素。为进一步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服务体系,高校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思考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当前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总体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对志愿服务的水平、方向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北京市青年志愿者调查发现,在当前的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着志愿服务的精神理解不深刻、志愿服务的实践缺少规范化和持久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志愿精神宣传、增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强化对服务过程的管理、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探讨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青年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城市青年志愿服务理当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生力军。本文通过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对城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内容、作用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城市青年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