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海虹 《职业时空》2012,(4):132-133
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道德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自强意识淡化等问题。而《论语》做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蕴涵的人格思想,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道德水准较低,等等.加强大学生信息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能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对策有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建立高素质的教育与管理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的流行使得网络诚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重点,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之一。文中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诚信问题的现状、成因进行探讨,为如何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现代社会当中每个人所必备的素质。而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诚信素质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文明程度,更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正确树立不仅关系到其个人人格的塑造,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与传承。但目前个别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诚信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德信仰是对善的终极追求,当代青年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的主力军,其对道德的信奉程度关系到自身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当前青年教师在道德信仰方面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基于其道德信仰意识弱化的表现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非诚信现象的辐射下,大学校园受到了信用危机的冲击.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转变中,传统诚信观念在逐渐缺失;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诱发了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缺乏合理的量化标准;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通过建立高校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  相似文献   

8.
陈鸿雁  魏艳 《职业时空》2012,(11):168-169,173
慈善意识是公民现代文明社会高尚道德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慈善事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慈善意识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探讨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可以从国家的政策导向、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个体价值观、政治觉悟等客观和主观因素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使之出现分化重组。大学生道德人格形象失落、行为失范、个体化的价值选择等现象丛生。因此,理清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热点,分析其问题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找出培养对策,对于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建华 《职业时空》2012,(8):179-180
当前大学生群体主流道德是好的,大学生的总体诚信状况良好。然而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现象确实存在,在诚信意识及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令人担忧。作为教育主体的高等学校对此不能忽视,必须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探索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和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  相似文献   

11.
道德应该是植根于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法律",但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很容易产生各种网络道德问题。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还不够完善,很多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缺乏认知,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寻找对策,对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2.
西方功利主义思潮一定程度的历史合理性和丰富深刻的内容对增强大学生自主意识、务实性,提升大学生竞争意识存在积极意义,但其阶级局限性,也使大学生在道德选择、学习目的、职业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发挥合力,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和氛围抵制功利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朝良 《职业时空》2010,6(5):182-184
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建立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促进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大学生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将理论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地实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里特有的虚拟性,时空分离性,行为活动的隐匿性等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形成,独立自主人格的养成,开阔视野的形成,养成开放的思想及对多元文化因素的宽容度外,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中多种角色的扮演给大学生带来了双重人格。现实适应问题和人格的退化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除了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外,还要求进行网络道德建设,用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传统道德内涵与精髓、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梳理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存在的误区,分析了传统道德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升华中的价值,通过传统价值的学习、教育、弘扬,提高大学生道德价值的认知水平,升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促成大学生高尚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郑丽萍 《现代交际》2012,(5):225-226
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负面影响,开放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心智发展的尚不成熟等,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较为突出。为此,高校应该结合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现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教育的缺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感.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最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家们纷纷执笔,写下了发人深省的生态主题经典作品。其中,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瓦连京·拉斯普京通过《告别马焦拉》这部作品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人性的本质,并希望借此唤醒人类热爱故土、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20.
网络已成为人们交流的新平台,大学生更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而学生本身阅历不足加之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很难抵抗网络诱惑,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势在必行。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不仅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用力,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安全知识教育,而且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养成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