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09,(22):26-27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分别是95.6%(2006年)、96.08%(2007年)、95.77%(2008年)。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滞后。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平均就业率为70%,比同期中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低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李浩夫  刘磊 《今日南国》2009,(12):33-33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学科专业,努力实现人才供需对接。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其中。2006年就业率96.12%;2007年就业率97.64%;2008年就业率96.88%。该校连续3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今年,在严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良好。目前,毕业生签约率已达70%。据学院招生就业处的负责人估计,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不会低于去年。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09,(12):26-27
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4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近日,教育部发布消息,2008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77%,就业前景仍然看好——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任王玉君日前透露,以往的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按照这个数字,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学生,今年会有超过300万的大学生不能初次就业。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媒体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对于这个所谓的"史  相似文献   

5.
数字     
《成才与就业》2015,(4):63-63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2014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85%,同比略有提高,制造业成为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最高的行业。据统计,在今年近17万上海高校毕业生中,专科(高职)就业率最高,达96.10%,本科生就业率为95.94%,研究生为95.26%。  相似文献   

6.
4月25日,记者在2010年上海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0年上海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中职校毕业生的自身价值和对经济社会的作用逐渐为社会所认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代表上海市教委发布了"201 0年上海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2010年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态势及质量1.就业率上升1.48个百分点至2010年11月10日,上海市102所(招生时)中职校共计毕业生46674人,就业45479人,尚  相似文献   

7.
技术高师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技术高师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事关高等职业师范教育生存,而且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性、毕业生就业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从技术高师本身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如下: 就业人数和就业率2004年,上海市106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共计52188人, 就业人数为51323人,就业率高达98.34%,比去年上升2个百分点。待业86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6%,比去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3年安徽农业大学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就业率、就业去向、地区分布、专业相关度等方面。总结了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和问题,提出应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就业指导、精准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实习实践等环节来提升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累计未就业人数占23%,2007年比上年同期相比就业率又下降3.93%,作者在肯定了政府公开招考,组织人才交流会等等工作的同时,又对陕西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就业与岗位、专业与需求的矛盾,以及非公有单位管理、毕业生择业观念、国家财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提高就业工作认识,加快经济发展、建立鼓励引导机制,加强非公有制单位管理,坚持教育改革与人才开发相统筹,建立就业市场和基地,落实人才经费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近几年中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差,名牌体育院系一次性就业率在20%左右,普通体育院系一次性就业率只在10%以内,不到同期毕业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名最后。中国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资源总量增加、用人单位门槛的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完善、体育专业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偏低等,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充分而有效的需求信息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础。就如何广泛获取信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近日,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为读研所做的本科学术准备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蓝皮书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上升了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  相似文献   

14.
高校就业工作应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也会影响学校招生和办学规模,乃至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业”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不仅包含“是否”找到工作,还同时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工作满意程度等內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认真思考和解决好三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就业关系千家万户 ,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析了边疆、民族地区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率的对策。提高就业率的核心是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6.
读图     
《成才与就业》2011,(12):2-2
上海市教委:今年毕业生14万 用工需求19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日前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就“2011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政策”与网民互动交流。印杰表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于往年,直接就业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4万人,而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掌握的信息,用人需求已经达到19万人。因此,对于上海高校毕业生来说,岗位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字     
23万 2014年北京高校应届生创新高;122.3亿A股上市公司高管去年薪水122.3亿元 记者从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教委于日前联合召开的“北京市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大会”了解到,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共23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7.9万人,  相似文献   

18.
侯雨薇 《国际公关》2023,(5):137-139
《2021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1年本科毕业生高达173607人,相比于2020年增加5162人。其中艺术学本科毕业生18619人,较去年增加483人,占所有本科毕业生的10.72%;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已落实工作15142人,就业率为81.33%,较去年增加7个百分点,低于平均就业率84.32%。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高校毕业生5835人,比2020年增加1319人,占所有就业人数的3.99%。由此可见,2021年就业情况相比于2020年有所好转,但高校艺术类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总体水平不高,毕业后选择本专业作为就业方向的人数不多,就业工作依然面临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19.
专业对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毕业生因专业的不同而出现分层化现象.同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毕业生比较,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率比较低或者无法就业的学生人数,主要集中在少数几种冷门专业上,这些专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撑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我校2012届毕业生共3 511人,毕业生总数较上届增加489人,增幅16.2%。截止2012年12月30日,毕业生就业率达98.2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面向基层就业人数、预征兵人数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预征兵网络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位居省属本科院校之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