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式英语、外国人学习汉语使用偏误和欧式汉语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语言迁移"是双向的,要想有效地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双向干扰,就应重视不同语言的对比研究。语言的差异越大,对比分析的意义就越大,只有将自己的母语和所学的外语相比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掌握两种语言表达的特点,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自由转换。  相似文献   

2.
WORD和字分别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自然单位。汉语中的字等于或小于词,是汉语的构词单位,相当于英语中的词素。在形态结构上,汉语中的字和英语中的词大都可以分析成更小的音义单位。而分出的这些单位都相当于英语中的Morpheme。Morpheme可译成词素或字素,相当于汉语的偏旁部首。英语中的构词和汉语中的构字部件都不变,但洐生能力极强,掌握这些基本的构件,对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力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是"和英语的"be"均为这两种语言中的高频词。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是"和"be"在语法功能以及意义方面有相近之处,这表明两者有共性,且这种共性存在于它们所蕴涵的思想内容之中,体现了不同民族对认识世界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种语系国家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价值观、思维模式等对各自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于结构整个保留下来或只稍加改变,但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如果囿于原文,把每一个英语句子都译成一个汉语句子,一个萝卜一个坑,就会出现译文的句子臃肿或层次不清。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造句方法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有时需要把一个英语复句译成一个或一个以上汉语单句,有时又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英语单句译成一个汉语句子。我们把前一种方法称为分译,把后一种方法称为合译。分译和合译是改变原文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分译与合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合乎汉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从英汉语言语态上的差异看英语被动句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由于属于不同的语系和语言形态,因此在句型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在分析英语和汉语在使用被动语态上的差别的基础上,探讨了将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四种方法译成汉语主动句、译成汉语无主句、译成汉语判断句和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6.
对James Legge译《论语》中若干译文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英或英译汉,都务必考虑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两种语言的特殊规律。如汉语中无冠词,英语中却大量使用冠词。一个汉语句子可使用若干个动词,将其译成英语,只需一个动词,其余动词则用非谓语动词词组或介词词组表达,等等。由于两种语言的特殊规律、民族习惯、原著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等因素所产生的理解上的隔膜,致使在翻译中很难确切表达原文的真实含义,而逐字直译,有时会弄得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在此情况下,人们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意译手段。  相似文献   

7.
日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将日语译成汉语时,需要明确两种语言的句子成分,然后按照汉语习惯正确地表达出来.本文就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句子成分作了对比分析,并对怎样将日语译成汉语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省略在英、汉语中都普遍存在。然而由于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英汉语中的省略用法有明显差别。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使用省略的时候,英语中有时必须使用其他衔接手段;相似的,当英语中使用省略时,在汉语中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把一种语言中的省略在另一语言中的表达方法或衔接手段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对外语教学、翻译、语篇分析等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广泛地使用了重复。重复能使文章获得“强调、明确、生动”的效果。本文拟将英汉两种语言中及英译汉时常见重复法的几种修辞手法略作归纳和比较: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示“强调”而运用重复时,采用的修辞手法基本相同。英语中重复的词在译成汉语时,译文对那个词也加以重复。试看它们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植根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折射出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两种语言中"黑"的隐喻意义的由来及异同,探讨隐喻是如何植根于语言、思维和中英文化中的.  相似文献   

11.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表示颜色的词语,它们不仅表示色彩,在不同的语境下还具有多种寓意,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汉语中的寓意不一定能被英语中相应的颜色词所表现,本文对含有几种主要颜色汉语词汉译英进行探讨,说明在将颜色词汉译英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颜色词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才能正确地译成英语,使3其在汉语中所具有的文化色彩的英语中得以准确再现。  相似文献   

12.
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为基础性和普遍性的差异为:英语句子重形和、汉语句子重意和,英语是静态型语言、汉语是动态型语言,英语句法结构象树状、汉语句法结构象竹状。翻译时,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掌握两种语言形式之间各自的转换规律,用符合译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通顺、流畅、自然。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的异形诗,大部分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有些英语异形诗可以译成汉语,不少人在这方面做过成功的尝试。但有些英语异形诗很难译成汉语,主要原因在于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些异形诗只能通过其自身的语言文化去欣赏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主题结构在表现方式、出现频率、生成规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语言特征是英语主语显著、汉语主题显著。把握两种语言主题结构的作用和特征,坚持不同的语法本体观,尊重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现实,排除相互之间语法概念和语法规范的干扰,可以进一步识别、确立和完备汉语自身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汉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翻译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也是思维活动,既需要遵循语言规律也受思维规律的制约与影响.汉英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如汉语民族注重悟性而英语民族注重理性、汉语民族注重主体意识而英语民族注重客体意识、汉语民族注重整体思维而英语民族注重个体思维、汉语民族注重形象思维而英语民族注重抽象思维、汉语民族注重综合思维而英语民族注重分析思维等,都在翻译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译者,迫使译者寻求两种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同一与契合.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产生于不同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也不相同,所以两种语言存在着差异。减译是翻译的一种正常现象,为了把原文信息译成译文信息,语言形式上的删减必不可少。减译不是减“义”,是翻译的一种变通手段。以英汉语言的规律性差异为切入点,以翻译理论为依据,阐释了减译的定义、本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详尽分析十种不同的汉语句式将英语中的被动句顺译成汉语的被动句,探讨了将英语被动句顺译成汉语被动句的技巧,这些技巧有助于英语被动句的翻译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达到较完美的对等。  相似文献   

18.
汉语“打”字的英译法探索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的不同语族,但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常常会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去翻译英语。汉语中一个由“打”字组成的词组,在翻译时则需用数十个英语动词来表达,才能基本译出其含义。这就要求我们英语学习者不但要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在翻译时更要确切地理解原文,做到准确无误地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英语词汇构句特点及表述方式同汉语词汇构句特点及专述方式进行了比较探讨,指出,由于两种语言表述功能上的差异,有些英语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是缺项,即没有对应项;而汉语中的词形缺少变化,因此动词用得比较多,这些动调很多则对应于英语中的介词。研究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各自的特点及表述方式,对于高质量地从事中英文对译,确切而地道地表达思想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种语言必须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基本要素,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词汇方面的差异很大,单从数量来讲,英语词汇总量大大超过汉语.据统计当代英语词汇已超过一百万个,而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中的汉语字才4万多,因而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一个汉语字或同时表达汉语同一个意思.本文从一个最常见的汉语词“会议”入手,看看这一词汇如何用众多不同的英语词汇来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