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2,(20):20-21
近日某地的一场招聘会上,悬挂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横幅。原来主办方想传递出这么一个信息,呼唤求职者能像雷锋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然而不少求职者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一行干一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在择业时应尽量选择自己愿意去倾注热情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工作才好。"干一行爱一行"与"爱一行干一行"其实涉及到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一般来说,职业的选择包括自己喜  相似文献   

2.
叶启橡 《老友》2014,(3):1-1
正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雷锋身上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乐于帮助他人,并一生以此为乐。我想,帮助人,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真善美的高贵品格。我的邻居老李,年过六旬,每天负责接送自家的小孙女上幼儿园。他楼下的小刘夫妇有个4岁的儿子,刚好也在同一个幼儿园,但小刘夫妇都在上班,正为接送儿子发愁。老李知道后,主动找到小刘夫妇说:"你把钥匙交给我吧,我帮助你们接送小孩。"这一帮就是3年。老李的行  相似文献   

3.
思炳 《山西老年》2009,(3):15-15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46周年的纪念日。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首先发表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三天后,也  相似文献   

4.
四十一年前的3月5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的光辉名字走进千家万户,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千千万万青少年从雷锋身上汲取了生命的力量,在建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从诞生到传唱,有着奇特的故事。它最先与雷锋有密切的联系。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日记》也随即出版发行全国。当时,上海音乐学院有位音乐教  相似文献   

6.
读雷锋故事,透过其言行,折射其精神:甘当"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也是我们职场上讲的职业素养。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时代仍然需要,组织仍然需要像雷锋那样敬业精业、从岗位做起的人。敬业、精业,从文字上来解释,"敬业"是对待自己职业的态度,"精业"是精通自己从事的职业。自古敬业就是一种美德。宋朝朱  相似文献   

7.
打倒“四人帮”,雷锋精神大发扬。我院各族师生遵照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教导,积极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号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深入广泛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运动。广大师生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团结战斗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闻学良 《中华魂》2012,(13):56-57
5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50年来,雷锋精神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我们还要不要再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对此,有人觉得困惑,提出"现在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还学什么雷锋"的疑问。在有些人看来,雷锋精神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再提雷锋精神就不合时宜了。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9.
十四年前,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敬爱的周总理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是对毛主席伟大号召的深刻阐述和对雷锋精神的精辟概括,为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指明了方向。敬爱的朱德委员长也为雷锋题了词,要求我们“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和周总理、朱委员长的题词,极大地教育和鼓舞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一个学习雷锋的伟大群众运动迅速掀起。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到处传颂。学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成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共同誓言。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千万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茁壮成长。这一运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48周年纪念日。近半个世纪过去,“雷锋”这个名字仍然如同灿烂朝阳,  相似文献   

11.
余玮 《中华魂》2013,(6):11-12
在那火红的年代里,我背诵过雷锋经典的名言、学习过((雷锋日记》、翻阅过《雷锋的故事》、看过黑白故事片《雷锋》、唱过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收藏过连环画《雷锋》,也积极响应号召争当过“小雷锋”,作文里写过“心目中的雷锋叔叔”。雷锋在共和国的精神地平线上是个标志性的人物,穿军装、戴军帽的剪影是陪伴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少年成长的永恒偶像,  相似文献   

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雷锋生前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那么,刘思乐到底是什么人呢?原来,刘思乐就是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不生锈的螺丝钉",现在是河南省孟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5月20日,笔者在孟州市会昌办事处家属院里,采访了这位老模范。  相似文献   

13.
汉文 《北京纪事》2016,(6):106-111
一个人,只活了22岁,做了一点平凡的事,却获得了全国高度关注,出版发行了数以万计的宣传出版物品、纪念品、影视音像作品和艺术品等,形成了一种文化. 他就是雷锋.雷锋获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题词达17次,以"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最多的士兵",获得大世界吉尼斯认证.此外,从1963年起至今,共发行了105种有关雷锋的邮票,出版过400余种关于雷锋的书籍."对个人的宣传,雷锋的出镜率仅次于毛泽东."全国雷锋专题藏友联谊会会长董兴喜说.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华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光辉题词。极大的鼓舞了全院师生员工,大家决心响应毛主席、华主席的伟大号召,学好文件抓住纲,深入揭批“四人帮”。为革命而教有功,为革命而学光荣的风气正在形成。 院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院师生员工响应毛主席和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毛主席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十四周年的时候,英明领袖华主席亲笔题词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要坚决响应毛主席、华主席的号召,学习雷锋,抓纲治校,深入揭批“四人帮”,认真搞好教育革命和其他各项工作,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6.
每逢3月学雷锋纪念日,总有一些感动社会的人和事见诸各家媒体,让人为之动容和温暖,这与社会上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但是,这句话也不得不让人深深地思考:难道学习雷锋精神,真的是一阵风和走过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尤其是与雷锋同志同龄的广大退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作为那个时代的符号标志和践行者,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始终未曾改  相似文献   

17.
周年丰 《中华魂》2012,(19):59-59
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个人精神层面而言,只突出讲了"学习雷锋精神"。雷锋是我们党、军队、人民,是毛泽东思想培养的优秀战士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同志不仅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而且说"他有点哲学思想"恩格斯说,哲学是云中的意识形态,根在地上雷锋的哲学思想,在哪里?在《雷锋日记》里。如:1961年10月20日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相似文献   

18.
《山西老年》2015,(3):17-18
"雷锋"的名字一直温暖着人心,但近年来也出现这样一些声音:雷锋是艰苦朴素的典型,为什么拥有当时的"奢侈品"皮夹克?雷锋说"做好事不留名",为什么却留下那么多照片?雷锋过年不休息去捡粪,一天能捡300来斤粪?雷锋为何会有皮夹克?——"这件皮夹克是他淘买的旧货"在辽宁抚顺,记者见到了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1959年时,乔安山与雷锋同在鞍钢工作,雷锋时年19岁。"那时候,工人礼拜天流行去跳交际舞,雷锋是个很积极的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代初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为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又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一个更为深刻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热潮又席卷全国.是什么力量使雷锋在中华大地产生如此久远的影响,受到亿万人民这样真挚的厚爱和崇敬?这就是雷锋精神,雷锋的高尚价值观,紧紧扣住了人们的心弦.因此,研究雷锋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长城内外,一首动人的歌曲唱遍大河上下,这个名字叫“雷锋”,这首歌曲叫《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在入伍两年零八个月的短暂岁月中,10个月就入了党,先后担任了副班长、班长等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被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出席了沈阳军区团代会,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1962年8月,雷锋因公牺牲后,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伟大领袖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接着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相继题了词,给予雷锋同志高度评价。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