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母亲来电话说:她的儿子上高中,学习方面说不上是好是坏,成绩平平。最近要高考了,可她的儿子就跟平时一样,吊儿郎当,游游逛逛,对复习一点不上心。这位母亲心里着急,可又不敢催儿子复习,怕他发脾气,实在忍不住就对儿子说:快考试了你怎么还不复习呀?儿子对她说的话使她感到不安。儿子说:考上考不上大学有什么用,学习又有什么用。辛辛苦苦的,一宇一句的背书本,让自己累的够戗,等有一天,战争爆发,一颗原子弹大家一块儿完。所以,你也别管我,实在不行,我就到深山里当和尚去。反正我就是不想学。听了儿子的话,看到儿子的样子。这位母亲不安的同时也很彷徨,她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让儿子这么悲观,这么恢心。她说我要是有文化就好了,可以给他讲道理,我这水平,一讲话还不让儿子笑话我。可我心里急啊!他如果这样下去,考大学我就不指望了。他以后会是怎样?走什么路?怎么生活?表面我很平静,可我心里都快急死了。我不知道在我养育和教育他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这样一个我     
我生长在一个有九个子女的大家庭,这九个子女分别是我的大伯、姑妈、叔叔们。打小我就受到众人的宠爱。我一直被他们视作心肝宝贝,爷爷奶奶对我更是宠爱有加,生怕我有什么不测。这种宠爱持续了仅4年,大伯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我便被晾到了一边,这时我也有了一个弟弟。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于1979年,可以说是名符其实随国策而诞生、而成长的人。其实,父亲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儿子,在当时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里人都特别希望父母能够再生一个男孩儿。但是,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父母没有再要第二个,而是把他们全部的爱和心血都倾注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我能深深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大义和坚韧。他们一生兢兢业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拼搏奉献;  相似文献   

4.
老张一早起来,收拾停当就要上班去了。当他打开家门时,门前躺的人吓了他一跳。再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子小强。老张发疯似地摇动着儿子,“小强,你怎么了?”小强母亲冲出来一看竞楞那儿了。“快!快打1201”这时小强母亲才冲回屋打电话。父亲抱着小强瘫软的身体回到屋里。120急救车呼啸而来。小强被拾到急救室。不一会儿,医生从急救室走出,小强父母急忙奔上前问:“大夫,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你们是这孩子家长吧?这孩子吃了大量安眠药,我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你们送来的太晚了。”小强的父母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失去了小强。小强父亲打着自己头说:都怨我,是我杀了他!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大学二年级的男孩打来电话。他说他与人交往困难,可是他又特想和别人交朋友,看到周边同学们一堆一伙地出出进进,自己就更觉得自卑。他说:我烦的是为什么别人那样容易与人相处,人家一定有与人相处的技巧,人家为什么有技巧,那是人家聪明。聪明来自自信,自信来自他的家庭。来自他家庭中的环境和他们父母教育的语言方式,来自他有得体的外貌。而自己是从农村来的,  相似文献   

6.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声音,他说他是同性恋。我没有接他的话题。但表达了希望他谈谈自己生活的愿望。于是就有了下边这段谈话……  相似文献   

7.
和爱人结婚半年有余.我们夫妻俩商量要一个孩子.记得当时我一再追问爱人.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丈夫都是一口回答喜欢女孩。我不相信.总认为丈夫是在取悦我、顺从我.因为丈夫知道我从骨子里喜欢女孩。问急了,他就回答男孩女孩都一样.我为有如此通情达理的丈夫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8.
青春的到来     
徐路自从十几年前与前妻离婚后,就一个人带着儿子过。其中的苦和累自不必说,儿子的相伴是他唯一的安慰。也想过再娶,可对方一听有孩子就掉头走了。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的时候,身边围了一圈人。其中,有和他的年龄相仿的,有一个比他大的,还有两三个比他还小的。奇怪的是他们个个蓬头垢面,都在龇着嘴笑。你们是谁?你们为什么笑?是在笑我吗?  相似文献   

10.
我是广宁县坑口镇狮村管理区的农民,今年40岁。1976年,认识了女青年伍瑞英,自愿到女家结婚落户。次年我们生了一个儿子。1979年6月,又自愿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按政策规定,我们完全可以生第二个子女,但我坚持不要了,这是真心实意的。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山区。由于没有文化,山里人总是把发家致富寄托在多生几个孩子上,结果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我父母生下我不久,父亲就得重病,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小强的时候,他已经长成了一个十分英俊的小伙子。那年,他25岁。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每当与同伴有了矛盾.他们总是向我嚷:“你不是你妈亲生的,你是你妈抱养的。”每次我都哭着跑回家.脸上挂满泪水.委屈地问妈妈,妈妈总是笑着安慰我说:“每一个娃都是他妈妈的亲娃。”妈妈的话虽是那么说.但我心中的那份疑惑却一直无法释怀,可是又找不出任何理由来证实自己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  相似文献   

13.
我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第一批出生的,于是我们被别人习惯性地称为独生女、独生子。我虽然是个女孩,但我的出生给我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欢乐,在我的身上倾注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所有的关爱,真有些集众人宠爱于一身的感觉。我出生的那个年代,与父母那代人的生活比起来虽然改善了许多,但并不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期,好多东西也要凭票购买,父母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他们很早就买了电视机、录音机等在当时来说很贵重的电器,让我很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新鲜的事物。  相似文献   

14.
我有着花季的年龄,但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不幸的,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是残疾人,不能陪我玩耍与我嬉戏,可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疼我、爱我,对我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人们在80后的称呼中,充满了对独生子女能否健康成长的忧虑;充满了对这一代人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担心。今天,作为80后的我站在这里,郑重向世人大声宣布,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是新中国80后的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6.
我叫王可非,是河北省河间市行别营乡前修罗村的一个普通女孩,爸妈都是农民,从小家里的生活条件就很差,上学的学费都是借来的。当时,村里人都认为,没有男孩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家庭,是不能传宗接代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父母也时常流露出遗憾的情绪和无奈的叹息,使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忧郁的阴影。  相似文献   

17.
一位母亲来信说:他儿子上五年级了,原来的乖乖孩子现在变得一点也不听话,她说什么他都跟没听见一样。  相似文献   

18.
作为女孩子,我是幸福的。我的幸福来自父母的爱护,来自家庭的温暖,来自领导的关怀,来自工作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我是17岁的高中生,很喜欢打篮球。放暑假前,我在外校打篮球时,被那个学校的两个女生推荐到该校做模特。我对那个专业不了解。正好又赶上放暑假,本来我也想借暑期出去打工挣点钱,也算锻炼自己。这个机会正合我意。那天我去了那个学校,有三个老师在那里,其中一个还是女老师。他们让我脱掉衣服,这是我没想到的,还犹豫的时候,老师对我说:你的身高和身体比例很协调,发育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20.
我叫李合莲,是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范堡村第三育龄妇女小组长。我从1994年开始干这项工作的,如今已有7年了。7年来,我的工作得益于镇村计生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也得益于全组52名育龄姐妹们的理解和帮助。由于受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我村一些群众头脑中仍存在着“养儿防老”和“没有男孩过得没劲”的错误认识。通过自己到镇参加计生学习班学习,使我懂得了计生工作“三为主”,必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让群众转变旧的婚育观念。于是我就先自己学计生知识,然后再利用一切时机向群众讲解。我经常把在县、镇致富技术培训班学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