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古兰经》在语言文化中的影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穆圣以“真主颁降给他的使者”的名义,在20多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口授而成的.起初,《古兰经》经文通过口头形式在穆斯林中流传,只有少数学者把一些片断经文记录在枣椰叶、皮、骨头、石块上,穆圣生前虽已规定了《古兰经》中各章节的次  相似文献   

2.
与基督教、佛教相比,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篇幅并不算多,字数仅及《圣经》的一半左右,编排既不是以时间先后为序,也没有根据内容分类,尽管全书分成114章6236节,但全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章节划分,章容量极为悬殊,长则含经文数百节,短则仅几节,而且章的标题大多不能概括本章的内容,有的与题材有关,有的只是经文中提及的某个词,无法通过章目得知其内容梗概。《古兰经》的节更为独特,往往几句甚至一句话就是一节。经文的编排原则大体上是篇幅较长的章居前,较短的殿后(第1章例外),章目次序并无体系可言。这样,就给阅读和领会《古兰经》带来一定困难,初读者往往难得要领。但是,透过《古兰经》外在结构的无序性,我们发现它还存在着一个较为周密的隐形结构体系。分析并了解其内在结构对穆斯林阅读、领悟《古兰经》的内容,对《古兰经》的深入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认为《古兰经》的内在框架大体可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安拉的论赞;第二部分是对使者的论证;第三部分是关于宗教信仰、教规、教法及宗教仪式的阐述和规定;第四部分是关于改造社会的一系列要求与主张。 (一) 论述和赞美安拉的万能和伟大是《古兰经》内在结构的基础。伊斯兰教是绝对的一神教,要想使大众  相似文献   

3.
在《古兰经》中,法老一词和法老的品质与性格被多次提及,但具体的法老名字及其确切的身分却一次都未提到。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古兰经》中的法老是不是就是拉美西斯二世呢?《古兰经》中没有明确的答案。 本世纪中叶对此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就是《古兰经》中所说的与安拉对抗、虐待以色列人,将他们逐出埃及,淹死在海中的法老。持该派见解的大多为犹太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与医师。另一派认  相似文献   

4.
逊尼派逊尼派是当今伊斯兰教中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流派,被人称为“正统派”。逊尼派不仅承认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而且完整地承认逊奈(圣训)。据说,《古兰经》是安拉降赐给穆罕默德然后由这位先知讲述出来的启示,被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权威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是研究伊斯兰教的主要和首要的必读文献。它的原文是阿拉伯语文,穆斯林们都尊称它为“安拉(真主)的语言”,即“凯俩目·安拉”。随着伊斯兰教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书法是一门技法性很强的艺术,从广义上讲,全世界每一个民族只要有文字,都会有书法这门技艺。阿拉伯书法的发展是与宗教紧密相联的。由于禁止绘画,书法艺术的内在价值受到重视。在伊斯兰初期,产生了以抄写《古兰经》为特点的书法艺术,因为在伊斯兰美术中,除书法外其他均不得接触《古兰经》的经文,这也就是书法在阿拉伯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伊斯兰教严禁崇拜偶像,这是它严格一神论的必然结果。 伊斯兰教义学家认为,表现人类和动物是真主独享的权利,侵犯则是大不敬。因此在建筑装饰中只有阿拉伯文字、植物和几何图形,这种画饰后来发展为别具一格的绘画艺术,体现在清真寺及阿拉伯手工艺品如地毯、帷幔、坐垫、天花板、墙壁和帽子的装饰上。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寺内绝无偶像供奉、动物图形之装饰。中国清真寺大殿无论华丽还是淡雅,饰以彩画还是素雕,大都以《古兰经》经文作装饰,从而形成中国伊斯兰教装饰艺术的一大特色。很多人注意到,在回族穆斯林家庭堂屋墙壁中或门楣上,都书写或悬挂着一段《古兰经》经文,它由中堂和条幅组成,或单独使用,中堂用杰利三分体书写,雍容端庄,条幅由菱形库法体书写,方整雄健。书写在门楣土的经文叫“经字都阿”,即阿拉伯文祈词,常见的有清真言、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9.
《古兰经》除了讲述众先知的典故外,尚记载了一些与先知有关的传说人物、阿拉伯民间传说,以及比喻、成语和寓言等.如“阿丹妻子(哈娃)”的典故,“尔萨之母(麦尔彦)”的典故,“穆萨寻师求知”的典故,以及“鲁格曼训子”、“双角王”、“山洞人”、“象军”等典故. “阿丹妻子”的典故,是《古兰经》中提到的传说人物之一哈娃(《圣经·旧约》中的“夏娃”),说阿丹被造后,孤独一人在天园中,安拉乘他沉睡时,取出其一条肋骨,创造了哈娃,作他的伴侣.因受到易卜  相似文献   

10.
赵克仁 《阿拉伯世界》2004,(1):44-45,43
伊斯兰教禁止各种有形表述,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天使不会进入有图画或有狗的家庭。在末日审判时,受到最严历处罚的那些人,除了谋杀先知者和诱使人们背离真知者外,就是“形象和图画作者”。《古兰经》中并没有明确禁止形象的表述,对形象的禁忌可能是从《古兰经》经文中引申出来  相似文献   

11.
谈朝觐     
朝觐为五功之一朝觐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宗教义务,即念、礼、课、斋、朝中的最后一项。这是伊斯兰教根据《古兰经》中“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这节经文,它为穆斯林定下了一项基本义务。  相似文献   

12.
沙特阿拉伯已在麦加建立了联合印刷企业.这个企业每年能印刷800万册精装《古兰经》,其中200万册是世界各种语言的《古兰经》译本.此外,这个企业还录制并发行由著名诵经师朗诵的《古兰经》经文  相似文献   

13.
一、学制:2年半。 二、开课时间:另行通知。 三、教学目的及终结要求: 1、初学者:全面掌握函授教材后,使初学者达到初步掌握阿拉伯语的基本语音、词法、句法和一定量的词汇,借助词典能看懂日常生活题材的浅易文章、信件及阿文报刊的简单新闻等;可从事一般性的生活翻译工作。通过语法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古兰经》部分经文的意思与了解《古兰经》经文的诵读基本知识。 2、有一定基础者:进一步加深、巩固对阿拉伯语语法的理解,增强阿语阅读能力,熟练翻译技巧,加深对《古兰经》部分经文的理解,了解《古兰经》经文的诵读基本知识等。 四、教材:共分5册,一学期一册。 第一册:以语音、认读、书写及简单生活用语为主。 第二册:以词法、会话为主。 第三册:以句法、会话及文章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今天,全世界有九亿多穆斯林把《古兰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和信仰上的唯一神圣经典。《古兰经》作为安拉启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大奇迹、伊斯兰教最早最根本的经典,在穆斯林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成为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品德修养和社会活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1987年,在科威特举行的一次联合书展上,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标有各种读音音符的奥斯曼体《古兰经》,当经文一章一节地显现在电脑的荧光屏时,“真主至尊至大”的欢呼声顿时响彻大厅。几年前,科威特埃米尔赠送给科威特科学俱乐部一批电脑,供他们培训与教学用。一年后,沙特阿拉伯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学校  相似文献   

16.
一、泛伊斯兰主义伊斯兰教是信仰与国家并重的宗教,《古兰经》和“圣训”中,不仅有关于基本信仰和道德的经文,而且还有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内容的经文和论述,成为指导穆斯林国家,社会与个人各种关系的最高原则。所以,伊斯兰教从创教时起,就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权力形式,国家的兴衰与宗教的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圣战”在伊斯兰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也具有很大的作用,直到今天,我们在报刊、广播、电视中还经常遇到“圣战”一词.然而,伊斯兰的圣战到底有哪些内容?本文想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圣战的思想来源于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圣战”一词译自阿拉伯语“吉哈德”,原意是为了某种既定目标而尽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而且是阿拉伯修辞的典范,其某些词语体现出阿拉伯语所特有的伸缩性和广泛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探,以求教于有关方家.一、《古兰经》中,某些正偏组合的偏次或被指示名词的省略,增加了词语的丰富内函.例如:“各在—个轨道上浮游着.”(36:40)这里被省去偏次的可以指  相似文献   

19.
“天课”一词是阿拉伯语“扎卡特”的意译,本意是“洁净”,也就是说通过交付“天课”使自己的财产更加洁净。这是表现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功课之一。“天课矽制度是在伊历2年(公元623年)规定的。在《古兰经》中谈及“扎卡特”的地方有82处,如第2章第83节说: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书法和中国汉字书法一样名驰遐迩。阿拉伯书法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汉字书法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书法艺术。经字画,就是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艺术在中国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之一,是中阿文化艺术相互交流、融会贯通的一朵奇葩。早在伊历二三世纪时,阿拉伯书法艺术就已达到极高的水平。由于《古兰经》中有一百多处提到书写的重要性,并“命人用笔写字”,“传授知识”(《古兰经》96:4),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