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理扣押征用口罩事件"涉及的是应急征用的法律规制问题。应急征用系行政主体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性使用私有财产并给予补偿的行政应急行为。应急征用的主体应当限定为政府、专门从事应急管理的政府部门和突发事件发生后临时设立的应急指挥部。作为应急征用客体的私有财产宜做扩大解释,包含口罩等一次性用品,但应限于应急征用主体所管辖行政区域内的财产。应急征用应当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以确保其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网络空间,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准度量其价值的物.虽然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不同于传统类型财产的特点,但它仍然是一种特殊的物,接受物权法对它的规制.作为一种新兴的财产,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对这种财产做出具体规定,为了建立和完善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我国应当在相关的法律中规定网络虚拟财产为物权的客体,具有物的属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则.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宗教问题与行政法律何玲,张志忠我国政府历来对民族宗教问题,主要靠政策和行政法律来调整,但是凡涉及民族问题的法律关系和涉及宗教问题的法律关系,不论其主体的法制化,还是客体的法制化,抑或行为和主观诸方面的法制化问题,在我国行政实体法和行政诉讼法中...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对数字化成果的法律保护是保障此工程有序进行、良好发展的制度基础.非物质文化数字化成果在权利主体、保护客体、保护方式等方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都不相同,而目前对数字化成果的法律研究严重不足.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的版权法律问题,根据其特殊性进行特殊保护,为数字化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自由理念是政治伦理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们审视政治生活、评价政治行为、建构政治制度的尺度.自由的实质既不是个人的自主选择,也不是人的行为的无阻碍状态,而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人类生活状态,是人追求其价值并能够被顺利地实现的生活状态.自由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具有价值本性,这为人们选择不同的自由提供了根据.同一政治生活中同时存在着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它们要实现必定会受制于一定的条件.限制或者实现自由的条件主要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法律等制度、道德与自由本身.  相似文献   

6.
五、《老子》存在论,政治思想的辩证法。 《老子》里所表现的客体“万物”、“百姓”的“自然”和主体“道”“圣人”的“无为”等思想,否定排除了主体对于客体的有意识的“人为”“作为”等作用。因此或许可以认为这一点和其以前的道家思想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老子》的“自然”和以前道家思想的路线大不相同,它是包含了最新思想的概念。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前的道家思想是以存在论(ontology)为基础框架的。存在论哲  相似文献   

7.
绘画作为一门具有多元风格的艺术,其具有本身独特的属性,就是以创作者的主体精神为导向,创作者的审美和思想内涵都会影响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对于客观物象进行主观形式的加工,最终在艺术上进行升华,并在意、象、法三个方面进行结合,就会达到主体与物象的高度统一。也正是因为主体的不同、大众审美趣味的不同,最终形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多元风格。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应包括法院和行政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行政诉讼权利义务关系及行政诉讼参与人相互之间的行政诉讼权利义务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在主体、内容、客体等要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行政审判权力与行政诉讼权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成为整个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中心和枢纽.研究行政诉讼法律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行政诉讼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有助于人民法院正确行使行政审判权,有助于引导行政诉讼参与人正确地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学对于物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人类学不同理论学派对于人(subject)与物(object)关系的认知/理解有差异。早期物作为人类社会的附属物/生产物,作为一种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是一种分离的物;马林诺夫斯基时期的库拉圈研究,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的贝壳在库拉圈中的流动构建出人的整体社会特征,此时的物即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识论的人文转变,象征主义兴起,在借助物的符号意义来阐释人类深层结构的人类学研究时期,物"消失"在主体的意义构建之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物的主体性凸显,传统的物进入现代世俗世界,对物的认知转向物与主体相融的阶段,而后愈走愈远,进入到消费之物与物化之人的异化阶段和多元主体的本体论探讨阶段,尝试对自然和文化范畴本身进行理解,而避开主客体之间存在的认识中介。本文从认识论的视角梳理西方人类学对物的研究的历程后,认为这一研究的根本是人对于本体/客体、人类社会/自然世界等知识的重构以及认知途径的不断探索与反思,所呈现出来的碎片化的知识地图恰是后现代西方社会理论认知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0.
论原始宗教形态的逻辑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始宗教诸形态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整体 ,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结构中 ,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至上神崇拜的形式得以展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主体通过物质活动占有活动的对象 ,把自身的本质投射到客体之中 ,并借助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表现出来 ;祖先崇拜、至上神崇拜 ,主体的观念取向由外在客体走向内在主体 ,主体将自身的力量、社会存在方式通过人化的客体表现出来。原始宗教形态的逻辑发生 ,不仅体现了主体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现实关系 ,而且也体现了自然人化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科学角度去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问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主体包括管理组织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客体是形成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知识体系;载体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刑罚因不同的关系会侧重体现出其不同的属性,同时具有不同的系统性定位.刑罚基于其自身存在的广阔空间,以及我们进行观察视角的转换,构成了认识刑罚的不同方式.对刑罚的多重意蕴应从法律规范维度、权力维度、社会生活维度等进行多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从发生学角度对人类科学理性的产生作详细的考察,指出主体从客体中分化,个体从总体中分化,个体在观念中的自我对象化是科学理性因素产生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方面.而劳动实践既是科学理性产生的起点,又是其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学"应该回归它原初的"研究人类的科学"的学术使命,重视其"人的研究"的内涵,故而,民族志也就应该执行"志人"的任务,从而成为"人志""人类志"。提出"主体民族志"的概念既是基于对科学民族志与后现代民族志表述困境的思考。主体民族志是研究作为主体的"人"本身的一种志书,"主体"是指具有目的性与创造性的人,对于民族志的研究与写作而言,是指创造了民族志文本的人,而创造文本则是由三种不同的主体共同创造的。因此,主体民族志是由三重主体共同叙事的民族志文本。  相似文献   

15.
民族乡自主权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权利"概念,由于社会关系中主体地位的不同,表现出权利和权力两种属性。作为权利而言,自主权指民族乡少数民族和民族乡地方获得国家特殊帮助的权利。作为权力而言,自主权指民族乡国家机关(民族乡人民代表大会和民族乡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这类概念,在我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涉及如何看待民族属性的问题。 作为斯大林和作为苏联人使用这些概念其科学性如何,还可以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使用这些概念是同他们所建立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概念体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民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对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都不充分,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为此,我国应根据民族传统知识的特征,制定和完善保护民族传统知识的国内法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在保护目的、权利主体和客体、内容、期限、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进而有力地保护与促进民族传统知识的正常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自从“主体性”这样的概念被发明以来,人的主体意识就一直隐含于人们对于物、对于世界的讨论之中。在这样的思维语境之下,似乎那些关于“客体”或“物”的研究所隐含的主题也依然是通过主客、心物之间关系的探讨,来说明人的“主体性”问题。也就是说,在物质文化的研究中,物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主角,物总是从属于人而出现于我们的面前。在这种臆想般的推测下,法国学者布西亚的《物体系》①作为一本探讨物品和客体的作品②,似乎是一本没有悬念的书,我们通过书名好像能够猜到,他在借“物”来说“人”和“主体性”的事。这种猜想也似乎很快就能…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如下特征:主体的多样性、客体的多层次性,其核心在于寻求差距,其结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分析方法具有多样性。加强培训需求分析的科学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舞蹈鉴赏中人类的审美心理是以人类的情感为中心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其中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且这些心理因素不是单一的直接相加。笔者根据以上受到启发,想要进而深入挖掘有关在舞蹈鉴赏活动中人的审美心理是扮演着一个怎样的重要角色。在艺术审美活动过程之中或结束之时甚至是之后的某段时间中,审美主体的内心产生与舞蹈作品的情感共鸣是用语言无法准确描述出来的,进而这个产生过程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条件以及产生之后的影响或意义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审美中介、审美客体三个方向从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来进行论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中介三者是舞蹈鉴赏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必要条件,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互相支撑,是艺术审美活动者提升自身审美品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