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口述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这些珍贵的资源及其载体正在快速流失和消亡,急需进行数字化保护。 该文首先阐述了构建彝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资源体系的意义,然后研究了彝族口述历史资料资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资源体系 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最后得出了彝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的资源目录体系和元数据信息表。彝族地区的图书馆、档案馆、文化 馆等机构在进行彝族口述历史资料采集和数据库建设时,可以依据这一框架和目标,开展彝族口述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库 建设工作,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主体诠释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与传承的根本。在花瑶社会,挑花服饰的色彩、图案和布局与族群他称的源起以及审美心性息息相关。论文以主位视角阐述花瑶挑花服饰的缘起、文化图示及其谱系,试图为花瑶挑花服饰的本真性保护与传承提供整体性视野。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服饰是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蕴含着厚重的生态文化意涵,成为几千年游牧文明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积累的文化遗产。重复审美意识是分析游牧文明的独特视角,文章通过蒙古族服饰的图案、色彩、形制的重复表现形式,探寻蒙古族服饰背后所隐含的生态文化内涵和逻辑结构,认为重复审美意识是蒙古族服饰传承发展、经久不息的源泉动力。当今时代,深入发掘游牧文明的生态内涵和游牧民族的审美心理,构建生态保护与生态文化共生反哺的理念,才能推进草原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民族历史发展见证的活化石,它承载着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信息。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制,长期保存民族语言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而作为实地真实录制的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就是目前保存民族语言语料最有效的科学方法,它不仅对记录和研究该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语料保障,更是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水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价值内涵丰富。依据有关水文化、水文化遗产的基本界定,厘清黄河水文化遗产的法律定义,界定其法律保护范围,是相关研究开展的必要前提。结合目前我国黄河水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总结其所存在的概念界定不统一、认定标准缺失、法律保护规定不健全等问题,深度思考我国亟需加强黄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立法、修订和完善现行地方立法、推动有关调查开展和遗产数据库建设等多方面举措,构建并完善我国黄河水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深入挖掘地域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资源价值,有利于重庆文化数字工程建设,有利于推动重庆文化传播,有利于改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现状,有利于文化复兴战略,也是落实国家部署、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对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强对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力度,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保证市场经济浪潮之下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得到更好保护、发展与传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海西服饰文化数据库是突出闽江学院学科特色的自建数据库,其内容涵盖客家女服饰、畲族服饰、惠安女服饰、蟳埔女服饰与湄洲女服饰。该数据库的建设对于服务海西建设、促进福州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教学与科研有着重要意义。今后该数据库还将从继续完善数据库建设、与相关部门长期合作交流、与公共网合作、实现馆际共享、加强维护与更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独具特色的服饰图案不但具有一定的叙述性、记录性,而且其浓郁的装饰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也深受人们喜爱,并不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重现与发展。通过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归纳与梳理,从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表现形式出发,结合现代针织男装设计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为我国针织男装设计的发展注入新元素,以寻求新的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自然环境、气候特征、文化传统、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研究和总结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日本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特点和优势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提出应该从完善法律体系、协调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公众参与体系等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搜集、整理,利用图案处理软件及符号学方法对图案进行修复、单元提取、预编辑等处理。运用Access软件在windows系统下构建了蒙古族图案数据库,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现,这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建立起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工作机制,举办了一系列文化遗产相关培训等,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仍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处于未保护和未利用的状态,特别是区县层面的全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建适宜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区县级的文化遗产数量一般可达到500~1000,且涵盖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各类遗产区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对于人力财力资源相对缺乏的区县文物管理部门而言,如何管理如此大体量的文化遗产一直是个难题。笔者以南京江北新区为样本区,基于全域视角,从遗产本体、周边环境和发展利用三个方面,针对影响区域文化遗产综合价值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其分为评价项目层和因子层,运用德尔菲法计算各项因子的综合权重,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全域文化遗产综合价值评估体系。依托评估体系,全面掌握全域文化遗产的价值现状,以期指导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传播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以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赡的区域——浙江为例,提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平台要素包括海洋非遗资源的采集、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展示;同时应发挥政府为主导、建立融资管理和加强传播宣传等策略,管理与运营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3.
昌宁苗族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地处西南边陲,原始保留相对比较完整。在当前,如何借鉴、利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并探索新的更为持久有效的保护、开发、传承方式与方法,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浙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新专业,编写特色教材,开展免费远程教育,构建立体教育体系,可促使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跃上新台阶,培养一支从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分类标准对其进行汇总和梳理,并运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从资源价值、保护现状、旅游开发条件及潜力三个方面,筛选出16个指标,构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旅游开发所需条件的前提下,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目标的诉求,选取系列指标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以河南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进行试评价,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评估验证。在把一项非遗作为旅游资源来考量时,利用该价值评价体系可以科学地评价其价值的大小以及当前是否适合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7.
工业文化指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个体和集体不断积累下来的物质生产、制度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国内关于工业文化研究主要围绕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业文化教育和工业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三个方面。工业文化未来的研究可能包括八个方面:基于城市整理规划布局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研究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评估体系,研究工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多元化融资途径,研究工业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校企工业文化教育结合的途径,拓展工业文化的研究领域,研究基于工业文化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彝族服饰图案类型及内涵的探索总结,讨论了提炼其中主要设计元素的意义和可尝试的方法,并对彝族服饰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有待更多基于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基于不同视角的理论创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文化生态依然脆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可概括为初级层次的意识觉醒自救、中级层次的发展能力自强、高级层次的利用方式自主3个阶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转化难度、文化生态保护深度、产业价值融合程度3个角度系统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模式体系。该过程须明确政府、传承人、研究机构、学校、企业、市场六大核心主体在产业链构建中的关系以及协同流程,并重视参与主体联动运行、产业要素保障供给、发展效果监督评价三方面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天津大学的参与协助下,年画正在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毋庸置疑,年画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建设“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年画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该数据库正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立开发。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来自于历时10年的“中国木版年画普查保护工程”。包括该工程的全部资料以及不断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图文资料。通过数字化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存、梳理、归类并展示,在保证这些珍贵资料安全的同时也为研究年画的各国学者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信息,弥补了年画数字化保护领域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