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庄严宣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谱写新篇章的神圣使命。构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全球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重大哲学主题。“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必然带来一系列深刻变革。一是中国化主旨议程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主旨将从原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应用化”转向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研究使命的变革,从当年转向当代,聚焦和把握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全球大变局的伟大时代实践;三是研究主体的变革,从“学徒状态”转向“当代作者”状态;四是理论溯源与中国传统哲学“结合”方式的变革,中国传统哲学与原初马克思主义一道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从碎片化、抽象继承法转向整体性、历史性梳理范式;五是研究范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从单一视域、单一范式、单一路径转向多元范式和复合创新体系,在推进理论创新中努力形成以构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旨的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 樊瑞平、要兴磊等几位同志写的《中国当代哲学》,是一部系统研究新中国四十余年哲学发展的开拓、创新之作,第一次为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理出了一个中心线索,勾画出了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大致轮廓。他们把中国当代哲学放在中国当代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把中国当代哲学划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并进一步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条主线,把中国当代哲学区分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的确立到初步繁荣、曲折发展、被歪曲颠倒、恢复本来面目和新的发展六个环节。这种对中国当代哲学发展之四个时期五个阶段六个环节的概括,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既体现了哲学与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叶启绩 《文史哲》2001,3(2):22-26
2 0世纪的哲学发展 ,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就西方哲学发展的进程来看 ,经历了从“上帝死了”到“人死了”的变革 ;就中国哲学发展的进程来看 ,经历了从“哲学的断裂”到“哲学无用”的变迁 ;就世界范围哲学发展的情况来看 ,社会生活的变化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展望 2 1世纪 ,哲学发展将呈现如下特征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将从交锋到交汇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开设“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专栏,在国内期刊界率先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观念创新,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气质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经历二十年的栏目坚守与学界同仁的努力,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已经构成了中国哲学学者共同的思考背景和自觉追求。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也应随之进入新的理论境界,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世界历史,我们必须不断审视当代中国哲学的内涵、定位及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必须重新界定当代中国哲学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开启中西方哲学比较的全新视野;必须不断追问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范式转换。基于此,本期拟呼应开栏首期的笔谈文章,以“比较与转换”为题,邀请学界专家从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中西哲学基本建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等角度,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再谈“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回顾新中国哲学60年的发展历程,其显著变化在于:哲学功能从失落到回归;哲学生态从相对萧条到繁荣;哲学视域从狭窄到开阔;研究范式从固守一体到全面转型.发展当代中国新哲学的途径,是深化中、西、马哲学的沟通与整合.三者沟通与整合的必要性在于:它符合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趋势,是推动当代中国新哲学发展的动力,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三者沟通与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三者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面临共同的时代问题,体现着共同的哲学本性;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精神互补性;处于前所未有"天时、地利、人和"时期.  相似文献   

9.
○吴老师 ,近几年来 ,您在学术研究上一直致力于阐发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我的这一判断是否准确 ?●是的 ,大致如此。我近期的学术致思主要集中在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上 :在当代的历史和哲学语境下理解马克思的哲学 ;依据马克思的哲学去领悟当代世界 ,以求切中当代社会问题的核心 ,从思考这两个问题出发 ,试图在存在论根基处揭示和阐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的探讨现在似乎逐渐热了起来。不过我觉得 ,您很早就提出这个问题 ,而且在论著或讲课中对此都有自己的阐述思路 ,令人耳目一新。学界对您的研究成果的重视也颇能…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哲学变革开始的。探讨当代中国的哲学走向 ,对于理解这一历史时期及其发生的各种社会思潮 ,具有关键的意义。上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更多地讨论并发展了主体性的哲学理论。它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方面的发展史程 ;第二个方面是人类主体的内在主观进展。“主体性”的提出及其被广泛注意 ,是哲学主流转变的一个信号 ,集中表达了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追求。主体性讨论最初主要是在认识论视域内 ,很快进入存在论、价值论、历史观广泛领域 ,涉及历史主体性、伦理主体性等形而上学。中国哲学正在经历着现代性追求到现代性反省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11.
高清海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以自由独立的思想人格、巨大的理论勇气、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和深刻的学术思考,有力地变革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哲学观念,为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学子。高清海先生晚年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创造性解读与对时代精神的深入反思,形成了系统的“类哲学”思想体系,为理解当代人类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贡献了一个当代中国哲学家的独创性的哲学理念。理解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高清海先生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他的哲学遗产,已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弥足珍贵的重要财富。2014年10月13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长春召开“高清海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韩国和英国的六十多位学者会聚一堂,对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会议共收到四十多篇论文,本刊从中选取了三篇,以向这位曾经深刻重绘当代中国思想图景并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先哲表达我们真切的追思与敬意。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当代中国哲学的六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有什么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哲学的前沿问题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摆在哲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再论当代哲学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当代哲学走向,应注意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当代发展是否会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新的转型。这一问题的研究需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代世界历史仍处于《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发展趋势中,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发展的道路仍然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文章接着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困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曲折作了具体分析:对前者是通过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实际所是及其成败得失来进行的;对后者则主要是通过试图重新从哲学上认识中国的十年“文革”和苏东剧变的根源来进行的。本文最后论证:当代哲学的正确走向,是由邓小平理论所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4.
"哲学观念变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时代、问题与哲学的理论自觉"等问题是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为集中交流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成果,2011年10月,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第八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与创新"为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本期刊发的几篇文章作为这次会议的部分研讨成果,出自参会的1970年以后出生的哲学研究者之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青年学者视阈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视野与发展态势,希望能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78年6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当时的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其后不断发展和成长,到1988年6月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了。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是中国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拨乱反正,在经济和其他各个领域逐步深化改革的十年;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经历根本转折,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十年;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明确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龙泉明教授谈现代文学研究王毅王:龙教授,您从80年代中期开始读硕士研究生,十年之后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年轻的博士导师,一定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您在学术上是如何走过来的?龙:在别人眼里,十年也许是短暂的,但我清楚其艰苦和漫长。在当今社会里,我对自己走过...  相似文献   

17.
以任平教授的三部著作为标志 ,当代中国交往哲学研究 ,已经走过三个阶段。第一 ,2 0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初 ,为提出、建构阶段 ,代表作是《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这部著作的特点是 ,从认识论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进行反思 ,它开创了中国马克思哲学交往实践研究方向。第二 ,90年代后期 ,为哲学、文化对话阶段 ,代表作是《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这部著作的特点是 ,它实现了交往实践观与当代西方哲学及中国哲学的全面对话 ,意义在于提出、建构了“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第三 ,《当代…  相似文献   

18.
教科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在场的主要方式.教科书改革范式的出场,旨在打破前苏联和中国几十年来用僵化和教条化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以解放思想和改革精神重写教科书.教科书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因素:一是重写新的时代精神;二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体系;三是重建学科体系.经过包括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一书在内的诸多学者的努力,实现了学术史范式图谱的格式塔转换,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发展.概括地讲,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四大轴心范式,并对应生成四个坐标和四个理论学术图景.轴心—坐标—图景转换形成构变,变化整体构成范式图谱,这些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史创新的谱系.  相似文献   

19.
涉及形而上、认识论和道德领域的精神哲学(又译:心的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曾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哲学的核心课题,现在再次成为哲学的核心。当代对精神哲学(又称哲学心理学)的兴趣的激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个人:L.维特根斯坦和G.赖尔(Ryle)。他们发展了哲学的新方法和关于哲学的新概念,引发了一次“哲学革命”。 近20年来,“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在英美哲学的变革中起了主导作用,而精神哲学正是这种变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哲学变革开始的.探讨当代中国的哲学走向,对于理解这一历史时期及其发生的各种社会思潮,具有关键的意义.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更多地讨论并发展了主体性的哲学理论.它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质方面的发展史程;第二个方面是人类主体的内在主观进展."主体性"的提出及其被广泛注意,是哲学主流转变的一个信号,集中表达了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追求.主体性讨论最初主要是在认识论视域内,很快进入存在论、价值论、历史观广泛领域,涉及历史主体性、伦理主体性等形而上学.中国哲学正在经历着现代性追求到现代性反省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