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合鸣题为《略论〈诗经〉'有…其…'式》一文曾载《中国语文》82年第1期上.为叙述方便,姑且将这种句式写作"有A其B"式.本文的主要论点是:1.凡属"有A其B"式,其"A"当为形容词,其"B"当为名词,似无例外;2."有A其B"式即等于"AA其B"和"其BAA"式.这三种句式有一共同特点,即句中之"A"和"AA"均为形容词,"B"均为名词,似亦无例外;3."有A其B"式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它相当于现代汉语"它的"”之意,用作"B"的定语;4."有A其B"、"AA其B"式中的"有A"、"AA"为倒置谓语.以上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载……载……”式,共二十二例(除去相同者)。在《诗经》一书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的句式并不多见,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这种句式姑且称之为“载A载B”式。这种句式,就内部结构而言,“A”、“B”词性相同,均为动词或形容词;词义也是相互联系的。“载A”、“载B”为并列关系,一般可以逆置而语义不变。尽管如此,“载A载B”式亦可根据语法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甲类:近义式。这种类型“A”和“B”词义相近,浑言则同,析言有别,合起来表示同一动作持续不断或强调这一动作行为不同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动.之.名”句式中存在争议较多的称谓类句式、名词为对象或处所、“夺.之.名”三种语法结构,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动.之.名”中称谓类句式与一般的兼语类和双宾式归为一类。同时由于双宾式中的施事、受事1、受事2必须是异指关系,即三者中两两之间不能指代同一对象,所以应分别对待“夺.之.名”句式。当“之”指代施事或“之”和名词之间有领属关系时,将之理解为述单宾句式似更为合理;当施事、“之”和名词代表不同的人或事物时,则可以理解为双宾句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表比较的"有"字句,其典型句式是"A (没)有 B C".A、B为比较项,C可以由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名词充当,其中形容词的使用占绝对优势.根据句子表达的口气,可以把表比较的"有"字句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肯定式中,充当C的多为量度重的单音节形容词;否定式中,位于C的是量度形容词和性状形容词,且后者出现频率略高,在表性状时,C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  相似文献   

5.
新化方言形容词构形法与汉语普通话一样,有附加法和重叠法两种,但是,它又有其独特之处:单音节形容词的前加成分非常丰富,其后加式有Ab哩(li)和Abb哩(li)两类;单音节形容词没有AA式重叠,其重叠形式有A闹A屎、A更A脑、A山A里等,附加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为bbAA式、bAbA式和bA巴 A式等.  相似文献   

6.
§0 解题 0.1 所谓“附着”变换,是指朱德熙先生《“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中的“在+Np+V+N(以下简称A式)→把+N+V+在+Np(以下简称B式)”。这一变换,以下表示为A→B,不能有此变换则表示为A,×B。  相似文献   

7.
对《世说新语》重言词的性质、构成和类型进行定量、定性研究,是汉语史上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重言词内部有“叠音”和“叠词”两类,根据现代词汇学理论,分属单纯词和合成词。《世说新语》有63个重言词,其中叠音式有12个,叠词式有51个,其基本式皆为AA式。但叠音和叠词本质上不同,要根据A与AA的意义关系加以区分。《世说新语》中也有AABB式,可以视为重言词基本式AA的加合形式,AA与BB在意义上独立,不同于现代汉语双音节形容词AB式的重叠形式AABB。重言词在句法上多做谓语,其次做定语。  相似文献   

8.
重叠是普通话和方言中较普遍的现象。但重庆话单音词(或语素)的AA式重叠的分布,正好和普通话呈相反的格局:从总体上说,普通话动词、形容词、量词能够重叠,名词不能重叠;而重庆话名词能够重叠,动词、形容词、量词不能重叠。这一点,前辈学者,特别是范继淹先生《重庆方言名词的重叠和儿化》一文曾作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前人多把重庆话名词重叠看作一种表示小称意义的修辞性的构词手段。有鉴于此,笔者作有《重庆话名词的重叠构词法》,对前人成说有所补正。文章的结论是:AA式重叠是重庆话名词复音  相似文献   

9.
英国概念语法学家伦道夫·夸克(Randolph Quirk)爵士,在其《英语语法大全》(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和《现代英语语法》(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对什么是名词短语谈得比较详细。即名词短语是以名词为主导词的短语,前面冠以其他词,如冠词、形容词或另外一个名词,或者后面接介词短语组成的名词短语,当然,主导词可以冠以形容词或者名(代)词的所有格。  下面就名词短语结构中主导词与修饰语的关系的理解和名词短语的译法分五点阐述如下:  一、动宾关系  1.The sight of the orphan a…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越A,越B”句式的语义内容,变式情况及“越”后置词语的类型和功能.本文所讨论的句式,一般是前后两项之间有明显停顿,书面上用了逗号的,有时也用紧缩句的例子.一.“越A,越B”句式包含的语义内容副词“越”可以前后连用,形成“越A,越B”句式,表示一事物的行为状态性质是随着另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即B项变化是依附于A项变化的.  相似文献   

11.
论双价形容词对句法结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价形容词,为原则上能够进入“N1+对N2+A”、“对N2+A+的+N1”和“N1+A+的+N2”三种框架的形容调.带两个必有补足语的形容词对句法结构的选择限制,“a1+a2+A”是此类形容调的基本替换框架,而“a1+A+a2”则是其变式替换框架;在句式上,“a主+a对+A”是其常用句式,“a对+a主+A”以及“a主+A+a于”则是其非常用句式.带一个必有和一个可有补足语的形容调对句法结构的选择限制,此类形容词有“a1+a2+A”、“a1+A”两种替换框架;依据其对非主体成分的选择限制,给出该类形容词的两个次类.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对《诗经》的研究上,历代都有著述,但大都侧重于词义的训释上,对其句法还缺乏研究。本文试对《诗经》“名+是+动”这一句式作一粗浅的探讨。 “名词+是+动词”这一句式,在《诗经》中较多,据统计有七十多个。对这一句式,前人大多未有论及;有的虽已论及,但多认为是宾语前置式,这无疑是片面的。因它不完全是宾语前置式,具体来说有三种用法: 一、“主语+是+谓语”式 在“名+是+动”句式中,名词作句子  相似文献   

13.
“胜兵”作为一历史性的概念,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当有不同的内涵。本文试图对在《汉书·西域传》及《后汉书·西域传》中经常遇到的这一概念做一考证,以明确“胜兵”的确切含义,这无疑将有助于对汉西域诸国兵制的认识。 对于“胜兵”历来即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胜兵”中的“兵”即兵士,“胜”为形容词,是名词“兵”的修饰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前言§2.事物范畴与名词性§3.词类的共性与个性§4.对立与分类§5.已实现的语法性质与未实现的语法性质§6.名物化理论、句子成分定类论与汉语无词类论§7.结束语§1.前言1.1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跟作别种成分的时候性质不一样,这是自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许多语法书的共同主张。有人说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是“当名词用的”①,有人说这种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已“转成”名词②,有人说这是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③,或“名词化”④,有人说,单个的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干脆说,就是名词”⑤。具体的说法不尽相同,但基本论点是一致的,即认为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为近年来“名物化”的说法影响比较大,以下就用“名物化”来概括这种种大同小异的说法⑥。1.2 归纳起来,主张名物化的理由不外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0.说明。 0.1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 0.2 宁德方言很多单音节名词都可以重叠为AA式,说成:杯杯、箱箱、耳耳、刷刷等,数量较多。而在普通话中,重叠式名词数量较少,主要是表示亲属称谓的,如:爸爸、妈妈、哥哥等及少数表物的,如:星星、蛐蛐儿、蝈蝈儿等。很多在普通话中不能重叠的名词在宁德方言中都能重叠。本文主要探讨宁德方言AA式重叠名词(即:重叠后为名词的)的特点。重叠后为动词,形容词的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1.0 宁德方言AA式重叠名词基本上都有与之并存的原式A存在,A是独立的名词或动词,原式与重叠式在表义上的区别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宁德方言有一部分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为AA式,原式与重叠式并存,表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说话人习惯而异,单音节名词重叠为AA式,相当于普通话中加“子”尾或“儿”尾。例如(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箱——箱箱(箱子) 条——条条(条子) 罐——罐罐 本——本本(本子) 盒——盒盒 桶——桶桶 杯——杯杯 带——带带(带子) 锤——锤锤(锤子) 壳——壳壳(壳儿) 箬——箬箬(叶子) 索——索索(绳子) 袋——袋袋(袋子) 棍——棍棍 空——空空(窟窿) 底——底底(底儿) 原式与重叠式在表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构  相似文献   

16.
“Too…To…“结构语法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语法学家对“Too…To…”结构做了大量研究。他们根据各自的理解对此结构进行了不同的语法解释。本文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将形容词分为四种:程度形容词、情感形容词、品质形容词和动态形容词,同时认为“Too”有两个意义:1.in a higher degree than is allowable,required,etc.2.very or extremely.第一意义的“too”只与程度形容词搭配使用,使这一结构中的不定式的意义变成否定。第二意义的“too”可与情感形容词、品质形容词或动态形容词搭配使用,这一结构中的不定式的意义为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谈的ABB式形容词是指单音节形容词A(少数是名词、动词)加叠音后缀BB构成的形容词,如“绿油油”、“怒冲冲”、“白茫茫"、“文绉绉”等。这类词“远在先秦时代已经萌芽”,宋元以后的戏曲和小说里用得很多,今天的口语和文艺作品里用得更普遍。《子夜》这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里,就有着丰富多采的ABB式形容词。据粗略统计,全书用ABB式形容词有183处。这类词的运用更是五色斑烂,绰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形容词的词类地位、下位分类和配价研究的理论,我们把《庄子》730个形容词从意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分为四个大类七个小类。《庄子》形容词一价形容词的基本句式是“S+PA”;二价形容词的基本句式有三种:(1)N1+A+於(乎、若、如)+N2;(2)N1+A+N2;(3)N1+A+Q。  相似文献   

19.
从构成、意义、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对宁远平话中的重叠式形容词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宁远平话重叠式形容词的若干特点,例如“AA”式不可以带“的”直接修饰名词,“BBA”式不能单独做谓语,“ABA古”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等等。  相似文献   

20.
《诗经》里有一种由“叠音形容词+者+单音节名词”构成的四字格(本文称为“BB者A”式)句型。这种句型,《诗经》里不多见,仅出现在“风”诗的《豳风》和“雅”诗的《小雅》里,据初步统计,除重复出现的外,共有七例,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