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京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在中国逐渐成为潮流.据统计,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有8000多万,到本世纪末将达到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0 8.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式的流动向家庭型迁移转变.上海市流动人口中28.3%是举家迁移,在上海居住时间达数年之久;武汉市150万流动人口中,家庭式流动超过50万,占武汉流动人口总数的33.3%;北京329.5万流动人口中,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9.9%,约20多万,据有关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学龄儿童、少年若按2~3%推算,估计全国有200万左右,北京约有8万多9.流动人口的发展态势决定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效应,这就是农村流动人口产生中的地缘连锁效应和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中的地缘聚集效应。由于我国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中地缘联系较强的历史原因,这两种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最主要的地缘效应将长期存在并支配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地缘连锁效应是指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产生中普遍存在的以地缘为突出标识的连锁产生现象。其表现为地缘中某一户或几户流动并获利,会牵动地缘中流动行为连锁产生。如象“多米诺骨牌”的推倒一样。地缘聚集效应是指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动中  相似文献   

3.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有效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本文拟在分析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利弊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流动人口现状及其问题 目前,我国共有流动人口8000多万,相当于德国的总人口,其中由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为6000多万。如果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超高速流动得不到控制,到2000年由农村流往城市的人口将突破一亿人。城市流动人口,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单位用工,这类人组织化程度高,易于管理:第二类是建筑用工,组织化程度也较高;第三类是社会用工,如外地来的保姆、装修工等;第四类是游动人口,如拾破烂的、无业人员等,这类人的组织化程度低,最难管理。 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正效应。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形成了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产业大军。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城市面貌的改观,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没有一项能离开流动的民工。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工填补了城市某些职业的空缺,流动的农民工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重活、脏活、累活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人口流动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头。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中国的人口流动提供了客观必然性。这种流动的趋向,总是沿着从乡村向城市、从内地向沿海、从贫困向富庶的方向发展。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特别是随着开放浦东、开发浦东进程的加快,必将有更多的流动人口,带着各种五彩的梦幻,涌入上海城。 70年代,上海外来流动人口一般在20万人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已开始注意到流动人口与城市社区犯罪的关系。流动人口一般是指呈流动状态的非当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成份极为复杂,开会学习、旅游探亲、采购经商、乞讨卖艺,流窜作案者等都属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中总会出现停滞,总会有一部分人在流入城市后呈相对不动的状态,沉积在城市的弱控带落脚谋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1991,(9)
1988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沈阳、西安、重庆八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日均规模合计近600万人,相当于1987年武汉市常住人口总量。由于流动人口的增长,使这些城市实际容纳的人口超出常住人口总和的10%左右,达到7400万人。上海是目前八个城市中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1988年140.8万人,以下依次是广州(117万人)、北京(111.9万人)、天津(110万人)、成都(53万人)、西安(50万人)、沈阳(50万人)、武汉(30万人)。在1981~1988年7年间,这八个城市的流动人口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自1984年以后,各城市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1984年至1988年以下五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增长幅度分别为:北京48%、天津2.7倍、上海1倍、广州1.3倍、沈阳2.5倍。五城市流动人口总量合计由250万人上升到536万人,增长幅度达114%。流动人口在短短几年形成了庞大的群体,成为大城市人口变动中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按人口学理论的说法,流动人口是指人口的一种无目的迁移。民间也经常称之为“盲流”。在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度,“盲流”这个“特定术语”也许最能涵括战争年代背井离乡的逃难民众的辛酸与血泪。但是当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城市盲流”这个词已经失却了它的本义。从最为确切的意义上讲,“盲流”已经不再“盲目”流动,准确地说,应称其为“涌动”,其势头之猛也应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中国人所能领悟的。为此,人口学家或许会对流动人口的内涵重新阐释。面对这股汹涌而来的流动浪潮。城市毫无准备。然而城市也并没有惊慌失措。闯荡都市的外省人据最新统计,浦东新区目前总人口约120万,其中登记注册的外来流动人口8万,  相似文献   

8.
浦东新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 1.总量及性别结构 根据1998年6月浦东新区第一次流动人口普查(以下简称普查)的结果表明,浦东新区现有流动人037.92万人。其中,男性23.58万人,占 62. 18%;女性 14.34万人,占 37.82%;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是女性的164.44倍。 2.文化构成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的占56.81%,超过一半;其次为小学文化程度者,占26.91%;第三是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30%。以上三者合计共占92.0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文盲、半文盲占6.17…  相似文献   

9.
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人口由乡村集中到城市 ,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在北京的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收入和流动儿童的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所面临的困难 ,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部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流动民工社会角色变迁与违法犯罪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犯罪中,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案件增多,比重增大,危害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出矛盾,并且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流动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自然会引起社会角色的变迁。在这个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流动人口空间流动和职业流动速度趋缓,居所和职业的稳定性在提高。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通过产业调整和布局引导人口流动,重构人口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2.
据《韩国经济新闻》1989年6月16日报道,南朝鲜经济企划院对人口所作的调查表明,1988年汉城净增人口18.8万,破10年来最高纪录。10年前的1978年,汉城净增人口高达27.85万人,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自此以后,每年均见减少,1986年甚至出现净减5823人的纪录。汉城流动人口问题严重,在1988年汉城的总流动人口中,男性占50.8%,女性占49.2%。南朝鲜的农民离农现象也十分严重。1988年从郡流动到市区的人数占总流动人口的13.7%;从城市流向郡的人数1987年占10.5%,1988年占9.8%。1987年郡之间流动的人数占总流动人口的6.5%,1988年占5.4%。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情况也十分严重,1987年占68.9%,1988年为71.1%。在汉城人口加速集中的过程中,汉城的人口密度居开罗之后为世界第二。开罗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已达8259人,汉城为17030人,东京和雅加达分别为14051人和11057人。南朝鲜经济企划院统计局指出,为了阻止人口盲目流入城市,应当加强对地方城市和农渔林的支援和帮助。要在扩大地方城市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的同时,把偏重在汉城的产业、行政、服务等功能分散到地方,使农村增加农业以外的收入,并制定出适应老龄化社会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起浙江省已连续九年居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第二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流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全面了解流动人口现状,正确掌握流动人口的特征,以便更好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以农民市民化为内涵的新型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流动人口的总量变动、结构变动和流动形态变动三个方面对浙江省的流动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出流动人口的一些总体特征,并从中引发出作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马金龙 《学术交流》2006,(2):103-106
人口流动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正是通过持续的人口流动,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在新时期,研究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减少管理的失控面,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将农村流动人口划分为两个群体,即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和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然后重点考察和讨论了他们在社会认同上的差别及对其社会位置和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社会认同上已经不同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趋于不确定化、模糊化,从社会认同上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可能返回到农村社会,同时他们也没有被城市社会所认可和吸纳,这将不利于我国城乡之间走向融合、一体化以及社会顺利转型。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已经构成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困难的思考--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晔琴 《社会》2002,(9):17-18
“他们踟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衣服俗艳廉价 ,眼神狂躁迷茫。城市如此的近 ,却又如此的远。他们是流动人口第二代 ,一个在城市化过程与城乡分割体制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日益扩大的城市边缘特殊人群。”———摘自《关注流动人口第二代》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是伴随着大规模跨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而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 ,是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背景下 ,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也是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体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家庭化流动模式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人口的有序流动及其城市融入,成为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具有其特有的驱动机制,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和微观决策的双重影响。同时,我国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也受到从社会区、经济、文化、相关制度的制约。目前,应从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探寻促进家庭化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为流动家庭更好地融入城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探讨郭显举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过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在这一系列的变迁中,人口流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何正确认识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怎样采取有效对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娟 《社会》2003,(9):17-19
“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中 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上 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后,拖家带口地迁移。据公安部门统计,江苏省目前流动人口已超过900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南京市流动人口约70万,其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约3.4万人(郁建文等,2002)。然而,这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非制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的住房研究以往大多集中于制度性因素的研究,但是近来对收入、教育程度、流动时间等非制度因素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住房条件受到收入和在京居住时间这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收入越高、居住时间越长,居住状况就越好。居留的稳定性对住房状况影响显著,但是工作稳定性没有对流动人口住房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对流动人口应实行体现资产建设型的社会政策,普遍推行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