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许宁 《人文杂志》2023,(3):89-96
张申府是近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其生平出入于政治与学术之间,屡遭踬踣,学术成就遂为政治风云所掩,虽无暇著述,未成大书,然张申府首倡中西马三流合一,“我所思兮,一切皆实”,在哲学界自成一家。本文试寻绎其旨趣,恢弘其规模,发越其深心,揭橥张申府“万法唯实”的哲学精神。张申府明确将英国的罗素哲学命名为“唯实宗”,比拟为隋唐时期的佛教开宗立派之学。所谓的“三流合一”,在张申府看来,应当是以“实”为基础的中西马的会通和融合,同时也代表了世界哲学发展趋势。张申府的哲学体系可以命名为“新实学”,与其弟张岱年的哲学体系(“新气学”)蔚然成为近现代哲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继印度佛教的无著、世亲,北宋理学的明道、伊川之后,并为哲学史上各成体系、难得一见的兄弟哲学家。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文化、社会、民族之间发生强烈冲突的时代,张岱年形成了他独有的兼和哲学。兼和思想是他在传统的和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发展而来的。张岱年早年受到其兄张申府"三流合一"的哲学观的影响,形成"综三合一"的哲学体系,并最终形成了"工"字型的"三极哲学体系"。兼和哲学中,"兼体"概念是"兼和"价值体系中的一种本体范畴,而兼和则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统一性。兼和理论能够普遍适用于处理社会中复杂的阶层之间以及各种宗教与哲学派别之间的矛盾。张岱年认为传统的中庸思想使人们缺乏创新的精神,必须转换为兼和的"永恒两一"对立统一的精神和价值标准。兼和理论在内涵上具有自强的进取性和厚德的包容性,而包容性是兼和价值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3.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P121)。的确,任何一种哲学思潮、哲学体系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自己时代精神的体现,没有脱离自己时代的空洞抽象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创立至今大约160年的时间,时至今日一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决定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彻底的批判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即使是马克思生前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自己的思想,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初,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已时代精神的精华”①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一句非常深刻的名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思想影响,学术界对这句名言几乎都作了片面的理解,认为这是马克思针对自己所创立的哲学讲的,即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称得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且是不受时代历史条件局限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哲学”.显然,这是对这句名言的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化的理解.另一种则认为,既然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现时代来说,产生于上个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是“过时”了,因此它不能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尤其不能作为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科学方法论.显然,这种理解也是违背这句名言的精神实质的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认识.因此,对这句名言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作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全面地挖掘,赋予它应有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和生命力,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任何真正的哲学,它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并非仅仅是“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集中地体现了哲学的批判性和理……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哲学。富于独创造性的哲学思想,反映它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哲学家的成长并不象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页)在我们的时代,毛泽东哲学思想可以称得起是一种“真正的哲学”、“人民的产物”。这种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在中国新哲学建构方法上所提出的“综合”之说,本质上是“创造的综合”。张岱年关于建构中国新哲学的“综合”之说受张申府的“三流合一”说所影响,是对张申府“三流合一”说的深化和发展。张岱年关于建构中国新哲学的“综合”之说有一个发展、深化过程:从以新唯物论为基础“综合”新唯物论和分析哲学以建构新哲学,到以中国哲学的精华为根基“综合”中国哲学、新唯物论和分析哲学以建构中国新哲学,再到以中国哲学的精华为根基“综合”中西哲学之优长之处,吸收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熔铸理想主义精神的“创造”的“综合”,最后归结到建构新哲学的方法和建构中国新哲学的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当今哲学界颇为时髦的命题。然而,我以为这是一个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的不确切用语。首先,在理论上,它不是一个具有严格科学规定的精神命题。其理由是: 第一,从反映对象看,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理论都这样或那样地反映着自己的时代内容,形成时代精神。其区别只在于所反映的对象内容的横广和纵深、侧面和角度的不同,但没有“精华”和“非精华”的区分。应指出的是,这里及全文所用的“非精华”,并非笔者强词,而是上述命题所必然内含的东西。因为对哲学是时代精神之精华的肯定,就是对具体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12):51-56
张岱年的哲学启蒙始于阅读罗素的著作,他高度肯定罗素哲学所提倡的逻辑分析代表了哲学的基本方法。张岱年对罗素哲学的诠释和运用是多方面的,从研究方法到哲学命题都有深刻的影响,并且在张申府"三流合一"命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哲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在方法上将现代唯物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结合起来,在内容上将现代唯物论哲学和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最后,比较了金岳霖和张岱年对于罗素哲学的诠释会通,揭示其在20世纪哲学史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晓红 《晋阳学刊》2007,1(6):56-59
哲学始终与时代紧密相关,时代的脉搏就是哲学的脉搏,哲学的命运就是时代的命运。关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就是说,真正把握时代精神而达至其精华的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体现出哲学的价值,即它能够正确地解释时代现实、理性地分析和批判时代现实、勇敢地洞察时代的未来趋势而合乎逻辑地超越现实和创造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因而也必然会有不同形态的哲学,这就是哲学的时代化,而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现时代来说,哲学的时代化也就是哲学的现代化。 “哲学的现代化”是时代的呼唤。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都将导致哲学理论体系的更新,这是一种作为必然性发生的过程。当哲学家们走出传统哲学的书斋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全变化了的世界。这个世界用自己特有的头脑进行思维,它  相似文献   

12.
《张申府文集》于2005年1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的出版对我们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以及学术文化诸多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正如张岱年先生在该文集的《序》中所说:“张申府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1993年中国文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学说,其永恒主题是人、世界和超越存在。但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生活的哲学,其主题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不断演变的。本文从时代精神境况人手,着重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各个时期哲学主题的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哲学的“世界”主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80多年奋斗历程基本经验的结晶,更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时代挑战,坚持与时俱进,实践上努力开拓,理论上不断创新的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通过批判德国哲学的宁静孤寂和不切实际,宣称作为历史产儿的哲学应该面向世界,成为世界的哲学和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把这种对哲学的新理解和新要求概括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个命题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表达了马克思形成了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这种新理解和新要求,而且彰显了马克思对哲学精髓的把握,即哲学“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与时代现实相结合,解答时代的迫切问题,为人类解放“盗取天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清华学派在哲学方法论上不仅具有注重逻辑分析法的学派总体倾向、更以不同的理论建树在两方面突破了逻辑分析法的局限:一、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张岱年这四位大师都注重寻求形式逻辑的本体论根据(金归之为“式”、冯归之为“永恒的理”、张岱年归之为“事实结构的基本形式”);二、金岳霖、冯友兰都肯定并论证了理性直觉在把握形上智慧过程中的作用,都强调逻辑分析法和直觉方法的结合;张氏兄弟则注重逻辑分析法和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古代各大哲学派别,几乎都运用“道”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道家更是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建立哲学体系的。从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间,“道”驰骋于中国哲学的广阔领域,演变于中国哲学史的漫长历程。“道”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三个基本阶段,试概论之。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及其模式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模式需要相应地改变,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模式是本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来的,它基本上是斯大林的哲学模式。当今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就难以在精神上代表现时代。张国祺同志所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一书充分表达了这一要求,它是我所看到的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这个问题的专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功能及其着眼点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本质上是一种反思的科学。然而,反思的科学也要反思自身,哲学对自身的反思使其以真正认识到时代赋予的重任。黑格尔说,哲学是集中表现的时代。马克思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与时代精神在变化,作为它的思想精华的哲学怎么能不变化、不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岱年是20世纪30、40年代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哲学体系、自成一家之言的少数几位中国哲学大师之一。张岱年试图在中国传统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土壤中生长、发展出现代新唯物论哲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独辟蹊径的探索。张岱年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现代西方哲学和其他人类智慧成果,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他所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和主导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虽然未能充分实现,但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