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借助加权TOPSIS法、联立方程法、互动协同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与旅游业互动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增长态势,但系统间差距处于扩大趋势,同时该区域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分层特征,但不同层次省市的俱乐部趋同存在明显差异;(2)长江经济带两大系统具有内生性,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互动效应,同时该区域绿色城镇化对旅游业的驱动效应强于后者对前者的作用;(3)长江经济带两大系统互动协同关系处于不协同阶段,同时该区域11省市两大系统互动协同度可分为稳定型与跃升型,此外该区域两大系统互动协同水平形成“东强西弱+局部塌陷”的总体格局;(4)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业系统对两大系统互动协同水平的作用具有差异性,整体上,绿色城镇化建设水平与其关系呈拉长的倒“U”型,存在门槛效应,而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其具有较强的正向驱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产业布局、生态安全保障、区域联动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要素。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发展速度和行动步调不一。建设长江经济带,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性文件;注重错位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切实加强长江经济带区域间的联动。  相似文献   

3.
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长江经济带以其横贯东中西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常态下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三大两小”的城市群布局,有利于聚集长江沿岸产业和人口。结合各自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各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重点。为更好地推动城市群发展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在规划、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文 《天府新论》2001,(1):30-33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需要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把长江上游建设成中国水能发电基地完全具备条件;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重视市场手段;长江流域经济带应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7.
该文基于2016—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两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空间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差异格局;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趋向协同发展,三大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长江经济带协调度水平整体向好发展。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单元,在这一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下分析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而从协同治理的政策科学视角,判断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五个维度,将为构建沿线11省市协调机制奠定坚实基础。进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与协调机制的七种方略,将助推这一区域重大战略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68-72
作为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昌九一体化能否支撑起江西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基于双核结构理论,提出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应分为三种类型:内源式协同发展、外源式协同发展及混合式协同发展。通过分析赣、鄂、湘、皖、浙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布局情况,在推进昌九一体化和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格局上,提出了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打造五基地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0.
王悦 《东岳论丛》2019,40(2):63-72
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入手,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2000-2015年的人均GDP指标,采用空间差异测度系数、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自相关LISA分布图,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与分散特征、各城市与邻近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采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两两区域VAR模型,进行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研究发现,从绝对差异上来看长江经济带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而从相对差异上来看,2006年以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稳定。其次,长江经济带人均GDP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特征是逐年增强的,但是各城市间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总体偏低,在经济协作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6):68-72
本文运用区位商指标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30个行业的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各省市已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形成了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市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产业集聚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正战略分野在情理之中,但政策变量作用于经济发展,往往要经历一个阶段甚至较长的一个时期李总理重庆之行,再度引致时政和财经新闻爆棚。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沿长江11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其核心议题即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与传统意义上长江经济带包含的2个直辖市(上海、重庆)、7个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略有差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长江为地域纽带和集聚轴线,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然而,囿于"自扫门前雪"的传统城市本位思想,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呈现出"各自为战""竞争大于合作"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节点城市间的网络连通性仍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强化区域合作所形成的潜在增长空间尚未被有效挖掘。2021年正值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五周年,建议应当进一步强化区域板块合作,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强化成都与重庆的双中心协作引领,唱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记";二是从成渝"双城合作"走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双圈合作",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板块协同;三是要主动谋划成都与上海联动"沪成河",打造新型城市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5.
16.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经济直接驱动、金融支撑、技术投入驱动和要素禀赋驱动等.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促进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上游地区影响较为显著,中下游次之.要强化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需要协调区域发展共同推进产业数字化、鼓励科研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要素禀赋增强产业升级活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皖江示范区发展现状分析,围绕着皖江示范区融入与竞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理论基础、优势分析及风险性分析,提出了规划先行,准确定位、产业转型,错位发展、打破行政藩篱,加强沟通合作和内外联动,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创建自贸区,完善开放型经济和城市组团,构建区域增长极等角度的路径研究,使作为长江“黄金水道”中下游经济腹地的皖江示范区能真正成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基于2015—2018年沿线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在微观层面上直接以上市公司企业作为样本估计了其生产率关联效应。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存在显著为正的生产率空间溢出,在2011—2014年这种效应并不明显。2014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的推动及相关规划的出台,长江经济带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上市公司间的关联和互动也得以增强,从而形成生产效率互为溢出的外部性。不同行业企业间的生产率空间正向溢出效应要强于同行业间,而规模较大企业与较小企业间的关联和互补相比大企业和小企业各自间要更加有效,另外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以及成渝、长江中游、长三角三大城市群各自内部企业间的空间外溢要比相互区域之间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8):54-62
基于2000—2012年相关数据,综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LMDI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及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可得出结论:一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量增速趋缓,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经历了脱钩到挂钩再到脱钩的过程,对能源的依赖由弱到强再到弱,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集约到粗放再到集约。三是劳动生产率主要是驱动工业碳排放增加,其次是劳动力总数因素;能源强度是抑制工业碳排放增长主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驱动作用大于能源强度下降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劳动力地域结构对工业碳排放先抑制后促进,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