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丁宁 《新天地》2012,(2):53
丁老师:您好!我真不明白,我和女儿之间究竟怎么了,她越长大,我越不会和她相处了。很想听听您的意见。本来我满心欢喜,因为快三十的女儿终于要做妈妈了。我这个准外婆一听见喜讯,飞也似地赶到她身边。我愿意帮助她料理家务,照应她,让她好好度过孕期。可是我兴致勃勃地赶去,不到两个月便沮丧地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01《我在美国做妈妈》(《虎妈战歌》中文版)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华裔妈妈,和两个女儿、两条狗的故事。她身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以华人家长对子女的高度期待与严格的教养方式来教育两个女儿。在这本书里,蔡美儿坦露了自己抚养两个孩子的心路历程,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牵挂     
女儿才在姥姥家住了几天,就忍不住想去看她。下班后,手提着她最爱吃的烤鸭,骑车一路猛蹬往娘家赶。想像着母女相见时,女儿红肿着眼,一头扑到自己的怀里,闹着要回家的情景,便不由得脚下生风,直冲进娘家的小院:“玲儿——妈妈来了!” 4岁的女儿正坐在摊了一地的玩具中间,慢慢地拼着彩图,并没在意我的到来。 “玲儿,妈妈来了。想妈妈了吧!”我一把将女儿揽进怀里,扳着她的身子歪着头问她。 “刚来几天,就叫人家想你。”女儿一脸的不高兴,扭动着身子,从我的怀里挣脱,又去拼她的图。 我呆呆地望着女儿玩耍的背影,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涌上心头,眼睛不由地湿润了。 “嗨!你小时候,说的话还不如她中听呢。那年你好像都十来岁了,我和你爸回老家走了一个多月,回来碰见你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6,(4)
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幸福快乐的家庭,恩爱的夫妻、一对聪明伶俐的儿女。间隔了十年后,她忽然怀孕了,不过上天送来的礼物有点不大一样……吕欣宜,这个家庭最钟爱的小女儿,可爱的她,一出生就掳走了全家人的心,但九个月后医生在新生儿例行检查时发现她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几个月后的心导管检查,却导致她脑部缺氧窒息,被宣判成为植物人,估计活不过周岁。如今,她十三岁了,她的妈妈张瑛娟将她从死神的手中抢了过来,欣宜现在会唱会跳、最爱跟妈妈撒娇说:妈妈,我最最爱你了!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4日,成都伊顿国际学校校长Carol Hutchinson在学校中接受笔者专访。 “我有两个硕士学位,我大女儿也有两个,除此外她还即将拿到一个博士学位。”来自英国的“天才妈妈”Carol Hutchl RSOD,2012年8月刚到成都工作,担任成都伊顿国际学校校长。说她是“天才妈妈”,是因为她的大女儿Simone在9岁的时候,智商就达到了145。在教育自己女儿的同时,Carol还从事了教育工作数十年,现在她来到中国,希望把她的经验带给成都的年轻父母们。  相似文献   

6.
那年圣诞前夕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做完早礼拜之后,一位有两个十几岁女儿的妈妈问我晚上是否可以开车带她的女儿去教堂参加聚会。她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需要帮助,我当即答应了下来。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开车去教堂,两个女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当我的  相似文献   

7.
朱厚铭 《老友》2015,(3):40
星星是我再婚老伴的女儿。在我和她相处的14年中,她始终对我和老伴关爱有加,她的心愿是要让她妈妈有个好归宿,过得幸福。星星对待妈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从小到大,唯一享受到的就是深沉的母爱。她第一次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的时候,她妈妈刚下岗。在家庭经济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星星放弃了这次上大学的机会。为了圆女儿上大学的梦,年近五旬的老妈只身一  相似文献   

8.
正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至少有50万吧。"我摇摇头,说:"没有。"女儿脸上忍不住地失望,两眼盯着我,有些不相信似的问:"为什么?""因为……"我抬手指了指房子,屋里的家具、电器,  相似文献   

9.
半个布熊     
因为学习任务紧,女儿住校已经几个星期天都没回家了。昨天是周末,晚上9点多,女儿急匆匆地回来了,她是上完课后直奔家中的。她进门就掏出一只做了一半的布熊,讨好地对我说:“妈妈,给我们帮帮忙吧。珊珊明天就要回校了,我们宿舍想送她这个布熊,我们做得太慢,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10)
我清楚地记得,43年前的一天傍晚,大娘走进我屋里,以期待的目光看着我说:"你人好,俺喜欢你家这个小闺女儿,让俺来照顾她吧。"她迟疑一下又补充说:"光管饭就中,俺不要钱。"我说:"我怎么能剥削您呢?只要您对我的女儿好,人家给多少咱给多少。"从此,我把1岁零1个月的小女儿咪咪交给大娘——我家的第七任保姆。告诉她:"大娘,每月的细粮是贴补孩子的,饭多做了或剩下了,您就吃,别给我们留着。您年  相似文献   

11.
午休时间,有的孩子早早就来训练了.一个女孩的妈妈趁午休来"探班",看着女儿训练.和煦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在正在训练的女孩身上.阳光代替了妈妈的心和手,爱抚着女儿.这是团里多少孩子梦寐以求却从不曾得到的啊!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有了孩子,屈颖妍就辞掉香港《壹周刊》副总编的职务。当了全职妈妈。她没想到,对付3个孩子,比办好一本杂志要难得多。"妈妈,为什么你老不笑?"在大女儿上幼儿园阶段,屈颖妍一直很快乐。结果,大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问:"谁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只有她女儿和一个男孩儿举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在幼儿园或者课外补习班学过了。在香港,补习班非常普遍,连幼儿园的3岁娃娃都上。香港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催谷",催着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可乐》2006,(9)
她和老公结婚两年,生了一个女儿,在女儿生下来六个月后,她的丈夫就被单位安排去南非搞石油勘探,这一去就要一年。在临行前的那个下午,男人一直抱着自己六个月的女儿玩耍,脸上写满了不舍。直到司机走过来召唤他,他才松开自己的怀抱,此时,泪已经流了下来。她从丈夫的怀抱里接过女儿,女儿"哇"地一声哭开了。男人笑着说,这姑娘一定不舍得我了,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说,我把她的哭声给录下来。就这样,男人离开了妻子,离开了祖国,到  相似文献   

14.
中秋月更圆     
家成 《新少年》2011,(10):8-9
至少从开学起,这一个多月以来,妈妈发现女儿月月总是神神秘秘的,晚饭时还总悄悄地带些食物出去。这不,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女儿又缠着妈妈,非要做炸鱼片不可。拗不过女儿,妈妈只好动手炸好了鱼片,女儿赶紧端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相似文献   

15.
在台湾,有位六十多岁的妈妈,每天都给女儿打电话。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轻俏活泼的声音,让妈妈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不在电话那头,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  相似文献   

16.
孩子放在远方奶奶家,周末去探望一次。每次回去,那个小生命都会以她对生命的领悟和接受能力,带给我小小的惊喜。有一次周末回去,三岁多的女儿妞妞,神神秘秘地贴过来,说要给妈妈念一封她写的信。我那个激动啊:女儿给我写信了!第一  相似文献   

17.
女儿在澳大利亚留学已3年多了,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移民绿卡也已办好,再住满2年就可加入该国国籍。女儿在电话中总是说“,人家的父母已经来了两三次了,我的父母一次也没来。”其中略带责备之意,于是我们下决心去了一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女儿及她的同学带我们游历了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18.
女儿闹独立     
<正>过马路时,我习惯性地将手伸给女儿,对她说:“宝贝,把手给妈妈。”女儿走过来,却将手伸到我的腰间,另一只手则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肩上,然后说:“妈妈,我们像不像哥们儿。”我为女儿可爱的举动哑然失笑,但心里却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失落。似乎是不经意间,女儿便长大了,每当我以母亲的口吻命令她做什么时,她总是有意识地用她得言行弱化我的权威。可在我的眼里,她一直还是昨天那个蹒跚学步、向我伸出小手嚷“妈妈抱”的小不点儿。我不甘心。于是,母女之间的矛盾便时不是暴发。  相似文献   

19.
(一)在路上开车,希望一路绿灯,这是大家普遍的心理。而我家女儿却不同,她喜欢红灯。每天我接送女儿上下学,只要一上车,她的小嘴就讲个不停。内容大多是学校里、同学间的事:班里哪个淘小子又做什么嘎事儿了,M iss程给他们讲了什么笑话,大课间跳绳比赛谁都跳了多少多少,她发现哪儿有一只老鼠,踢踏舞老师因为她动作好让她站到第一排最中间了……她每每讲得都十分投入,伴随着手势、动作不说,还有夸张的表情和声音。只要她在车上,顿时车内哇啦哇一条声,什么好听的CD、生动的评书,统统被女儿的“演讲”淹没。十几分钟的路上时间,女儿总觉得不够…  相似文献   

20.
女儿打小就讨厌我唠叨.我说她的话一多,她就显得很不耐烦.小时候她放学贪玩不回家,因此每天女儿上学走的时候,我总是再三地嘱咐她,放学早点回来啊!别总在外面疯玩,妈妈很不放心.不等我说完,她就说知道了知道了,别说了. 女儿上中学后,爱上网,耽误学习.我也总说她,学习要紧,都中学生了,还管不住自己.她还是那样,不等我说完,她就说知道了知道了,别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