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荻 《源流》2012,(23):65-67
国共关系有了新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方针政策有一个演变的过程。1956年以前,中共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开始有了大使级的外交接触,这为中共和平解放台湾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到了1956年,中共对台方针政策又有新的发展。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根据这一精神,1月30日,周恩来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建国后中共三代领导人对台方针政策的历史分析 ,指出我们党对台方针政策 ,尽管由于时代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策调整 ,但是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基本立足点和对台工作的战略考虑上 ,是一脉相承的 ,充分展示了中共三代领导人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中共“八大”将党的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调整为和平解放有着复杂的背景:国际形势的趋于缓和;台湾岛内形势的趋向稳定;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美台军事合作关系的加深;两岸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等等。这种政策的调整,孤立和抑制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为后来党提出一系列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战略考虑和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立场,是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最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战略考虑和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中共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建国初期,中共试图以武力解放台湾,即通过战争方式谋求中国的统一.其后,中共对台政策从单一的武力解放变成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种方式并存,争取和平解放.并以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再后,中共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不再要求台湾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在谋求海峡两岸统一的方式上,立足于和平方式.除非出现台湾独立或外国势力将台湾分裂出去等事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台湾政策做一考察与分析。全文三部分:1.中共对台政策受挫及对台政策新进展。2.中共对台工作的转机。3.中共缓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在推动中共对台政策演变、寻求第三次国共合作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周恩来正确分析和解决国共关系方面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了中共对台方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的重大转变;周恩来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有效地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回顾总结周恩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与实践,对增强新时期新阶段对台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了"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9.
自从台湾问题产生以来,50多年间,随着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由“解放台湾”发展成“和平统一”。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毛泽东时期实行“解放台湾”的方针;邓小平时期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江泽民时期在邓小平制定的方针政策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原则,并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尽管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核心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不尽相同,但在对台问题上都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理论原则。他们都主张,在实现祖国统一的大前提下,必须因时顺势,具体政策和措施要考虑和尊重台湾的现实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并提出了符合实际的对台方针政策。从而,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政策的一脉相承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而且有效地维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台湾共产党从成立到瓦解,历时约4年,其成立、活动乃至失败,均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影响。早期,中共在上海大学注意吸收台湾青年学生入学,将其培养成马克思主义者;选派优秀的台籍革命者到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组织台籍青年成立各种进步社团,开展共产主义活动。台共创立时,中共给予了大量无私的帮助,主要包括:派台籍中共党员加入台共,充实其组织;认真周祥地指导台共成立大会。后期,由于恰逢共产国际"左"倾进攻路线和中共"左"倾教条主义与冒险主义盛行之时,台共也深受影响。总之,中共对台湾革命前途的关心,并为此付出的巨大心血和做出的种种努力,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美台军事关系的现状及其对中美关系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建交以来,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近两年,美台军事关系在新形势下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美台军事关系日益密切,成为当前双方关系的“重头戏”一、美台双方极力制造和散布“中国威胁论”,为双方发展军事关系寻找借口。近两年,台湾当局有意识地加大散布大陆“武力犯台”论的力度,李登辉、萧万长等当局头面人物多次利用公开场合宣扬所谓“中共不放弃武力犯台的意图”、“中共对台湾一直怀有高度的敌意,并在军事上不断打压台湾”、“(中共)不断向俄罗斯采购新式武器装备,造成两岸军力上严重不平衡”。〔1〕台“…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为了维护主权与领土的完整,于1954年9月开始炮击金门,揭开了第一大“台海危机”的序幕。之后,美国的对台政策逐渐定型,即一方面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为此与会湾签定了《共同防御条约》,出台了“台湾问题决议案”,正式向台湾撑起了保护伞,台湾长期偏安之局自此确立;但另一方面美国尽力避免与中共的直接冲突,并为一劳永逸地分离大陆和台湾,不愿协防沿海岛屿,逼蒋弃守大陈成功后,进而逼蒋弃守金门、马祖,但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美台分歧严重。在第一大台海危机期间,美国的对台政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目前是我国统一大业的关键问题,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之下,加强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联系,以发展促统一;加强两岸人民的血肉联系,以民意促统一;加强同台湾各政党的政治沟通,以在野党牵制民进党台独势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完成,是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巨大贡献.1995年1月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两岸关系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本文考察了"两岸和平发展"新方针的提出过程,分析了"两岸和平发展"新方针的依据,总结了"两岸和平发展"新方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史学界普遍将日据时期中共与台共之关系界定为中共"指导"台共;台共领导人苏新则认为,台共虽然与中共没有组织关系,但是,思想上、政治上比较多地得到中共中央很大的领导。文章以苏新观点作为重新解读日据时期中共与台共关系的切入点,梳理中共与台共的筹建、台共一大、台共二大的特殊关系,反映中共对台共抗日斗争给予的重要帮助。台共的政治方向没有超出中共的指令范围,台共的抗日斗争是在中共的控制下开展的,中共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对台共的重要影响毋庸置疑。从这个层面看,中共对台共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这种关系形态并非偶然,而是台湾原本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共视台湾同胞为嫡亲兄弟,台共渴望台湾回归祖国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图片报道     
2012年6月12日至21日,应台湾高雄市中华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邀请,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董延军(右)率广州市访问团一行10人赴台参访交流。图为宾主互赠礼物。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2012年6月12日至21日.应台湾高雄市中华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邀请,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董延军(右)率广州市访问团一行10人赴台参访交流。图为宾主互赠礼物。  相似文献   

19.
朝鲜战争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共适时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中共的和平倡议没有得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回应,1958年夏天,毛泽东利用中东事件挑起第二次台湾危机,意在打破和平解放台湾问题上的僵局。面对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和蒋介石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同,中共对和平解放台湾政策做出现实调整,和平解放台湾的近期目标逐步为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长远目标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台海问题目前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并对祖国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加强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联系,以发展促统一,坚强两岸人民的亲情联系,以民意促统一,是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