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扶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李忠斌落后与贫困,说到底是因为生产力的落后,特别是科技生产力的落后。因而,发展民族地区的科技生产力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科技扶贫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  相似文献   

2.
民委系统财政扶贫资金(以下简称民族扶贫资金)是党和国家为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增强民族团结而设立的一种专项资金,它充分体现了我党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体现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关心与照顾。管好用活、合理使用民族扶贫资金,始终是各级民族工作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民族扶贫资金的投放使用,对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开发,加快文教卫体事业发展,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和积极作用。一、民族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主要成就1998———2002年,5年时间,湖南省民委共争取到中央财政和国家…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派了不少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为帮助民族地区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有这样一些扶贫人员,他们很少想过为民族地区建设做点什么,而是想借“扶贫”之美名作一次边陲旅行。他们以民族地区“倾其所有”的热情款待和填满行囊的土特产  相似文献   

4.
扶贫瞄准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文章基于3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数据,通过构建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对象瞄准缺口指标、扶贫项目贫困人口瞄准精度指标和扶贫资金瞄准时序指标,对西部A省农村扶贫瞄准精准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省民族和非民族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识别存在一定程度的漏出和渗入;扶贫项目贫困农户瞄准精度逐年降低,贫困人口瞄准精度较低且漏出比例高;扶贫资金投放时序存在错位,但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投放时序优于非民族地区.缺乏有效的扶贫瞄准机制是县级扶贫瞄准效率低下的关键.基于此,文章构建了扶贫主体与贫困对象有效互动的参与式县级扶贫瞄准机制,以期能够厘清扶贫瞄准规律,提高扶贫瞄准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扶贫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民族地区贫困有范围扩大的趋势,而且民族地区贫困原因也存在多重性.本文以经济学视角来解读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存在的多维贫困和多重性特征,指出了利用地理资本和生产资本投入的同时,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从而提高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而达到民族地区减贫目的.更进一步地,本文提出了民族地区减贫模式创新,在尊重民族贫困地区贫困人群意愿基础上,通过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利用银保互动实现民族地区减贫.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民族地区农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民族地区农业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与销售、农产品国内大市场开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等的作用及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内蒙古实际出发,把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作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在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同时,我们通过积极开展对口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生态扶贫,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投入,逐村逐户解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广角镜     
广东提出用两年时间解决民族地区温饱近年来,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全省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仍不相适应.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在今明两年内把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解决温饱问  相似文献   

9.
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从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性贫困现状出发,根据汉森理论,对渝东南民族地区贫困原因作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治理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已开发和未被开发的独特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许多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旅游扶贫路径下是否实现了"精准扶贫",效果如何?如何提高"精准",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对湘西州近15年来在旅游资源开发下扶贫效果分析和对夯沙乡旅游发展中的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认为发展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抓手,政府必须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瞄准贫困,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党和政府为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把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几年过去了,民族地区扶贫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吸取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把扶贫工作搞得更好,使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带着这些问题,1988年11月,我们到都安瑶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通过与瑶、壮、汉族干部群众交谈,我们了解到解放以来特别是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瑶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刘茂松 《民族论坛》2012,(16):67-68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一书契合了当下民族地区扶贫的需求,是民族地区扶贫研究的一大突破。该书理论研究较深入,梳理清晰;研究方法科学,论证严密;旁征博引,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分析独到,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曾起到重大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扶贫模式难以为继,必须按经济规律探索双赢的扶贫制度。本文在总结成功的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移地开发,体外造血,体内循环”这一扶贫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要在民族地区搞好扶贫工作应在机制上实现从计划机制到市场机制的转变,实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公路修到民族乡村,线路架进畲乡瑶寨,少数民族群众骑上摩托去赶集,从电视电话里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特色农业使他们告别拮据的生活,科技扶贫把他们送上了致富路……这一切,都是缘由 1997年以来江西开展的省直部门对口支援民族乡村工作,都是社会各界与少数民族共同共同谱写下的繁荣篇章。   江西省计委把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列入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在安排老区建设投资和以工代赈等扶贫资金的年度计划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给予优先, 1996年至 1999年累计安排投资 424万元;把对口支援铅山县篁碧畲族乡工作摆上议事…  相似文献   

15.
精神扶贫是党和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理念和举措.2020年后,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乡村振兴的全民推进,扶贫工作的重心从摆脱绝对贫困转向帮扶相对贫困.精神扶贫对于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意蕴.要继续把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放在首位,引导群众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基础上追求美好生活;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激活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积极回应民族地区群众对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技能的更高诉求,加强教育扶贫力度,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应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百色地区的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率领农工民主党中央考察咨询组奔赴广西进行扶贫考察。卢嘉锡同志在国内外担任着多种领导职务,平时工作紧张,学术活动繁忙,但他对扶贫工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非常关心。他常讲,扶贫工作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做为民主党派,我们要以极大的热忱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扶贫,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力优势,做兄弟民族脱贫致富的“催化剂”。在这次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中,考察组到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党派扶贫成效显著本刊记者刘增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开展了对民族地区的智力支边和科技扶贫工作。从1983年起,北京、天津、辽宁、河北等地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织,分别对内蒙古赤峰市的酿酒、食品...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摘     
●新时期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在哪里根据目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点,国家扶贫的重点将放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一些特困地区。根据集中连片的原则.在中西部的上述四类地区中.确定一批扶贫任务大的县,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予以支持。中央扶贫开发资金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9日,国家民委、国家开发银行在长沙市召开支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开发性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深刻阐述了开发性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对下一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联系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了相关要求。王正伟指出,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我国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开创者和实践者,长期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编制了武陵山片区系统性融资规划,出台了专门针对武陵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笔者以甘南藏区贫困农村为例,通过访谈和查阅相关文件收集资料,描述了甘南藏区精准扶贫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民族地区贫困与发展的关系。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一定要结合实际,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注重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坚持尊重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社会内在潜力,动员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扶贫,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