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郊绿色基础设施兼具城乡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孤立或对立审视此二功能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机械被动保护,有机融合则会促进城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保护与利用。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详细阐释了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一、目标定位,融合资源保护、生态服务、游憩休闲等复合目标;二、现状分析,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要素与空间格局;三、功能设置环节,因地植入维护要素系统自然生态过程的游憩功能;四、用地组织层面,带动游憩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其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四大生态功能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按照"生态优先、民生为重"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修复,严格环保准入,布局绿色产业,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科学规划建设各级各类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包括: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园区、低碳工业实践区、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进一步探索发挥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对不同发展区域实行有差异的发展目标考核,鼓励、褒奖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作为"、"低碳作为".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用地布局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空间整体性,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并让自然做功,获得自然的生态服务回报。结合案例详细阐释了水文过程保护下簇群空间环境布局的相关理念与技术方法应用,通过流域生态过程梳理、地形地貌保护利用、低碳建设维护措施构建,在土地利用布局、场地设计、建筑空间布局三大重点环节,梳理出水环境保护设计回应:深化水文生态过程和基址环境禀赋分析,促进自然水文环境效能与设计管理各环节的有机协作;保护高价值自然植被群落、土壤环境与基址地表排水模式;土地功用与水文过程及资源特征相匹配;微地形设计响应和绿色基础设施植入。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现有生态本底评价方法仅针对现状、无法定量分析建设行为与建成后生态状况关联度的事实,构建密集建设区生态状况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对规划建设方案实施后的生态本底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逻辑如下:通过对既定空间形态下的典型建成空间进行生态功能评价,获得相应建设模式的生态状况代表性数据,将之赋予同类型规划用地,获得密集建设区的生态本底模拟图。该方法操作的关键有三:一、理清建设管控指标与建成环境空间形态的关系,提炼典型空间形态;二、确立密集建设环境的生态本底评价指标体系;三、构建生态本底评分操作规则。研究以成都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实地情况,归纳了基于建设分区管控体系的10类典型空间形态;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层典型抽样调查,评定不同空间形态的生态本底质量状况阈值,并将之赋予各个地块,生成中心城区生态本底状况模拟图。实证表明:该方法能从整体层面判断密集建设区的生态本底状况;也可依托控规模拟规划建设方案的未来生态本底状况发现生态空间构建和建设控制的生态关键,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5.
黄光宇先生是我国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研究的开拓者,在山地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有着极深造诣,其学术思想对现实山地城乡规划具有极高的借鉴与指导价值。山地城市生态系统较平原城市具有更高的环境多样性、系统敏感性与功能复合性。文章从回顾黄光宇先生对山地城市环境问题及生态特征的基础认知与研究入手,尝试从自然资源综合评定与生态环境保护、山地城乡整体空间结构塑造,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管治三个方面,解读黄先生针对山地生态特征的城乡适应性规划思路与技术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案例,文章进一步阐释了相关规划规划思想的落地应用:地方营建与适应性规划、整体格局导引局域规划、建设与非建设空间共轭规划控制。通过黄先生相关学术思想回顾,希冀同行展开更多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既是对传统"圈地式"、"造城运动"、"掠夺式"旧有城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城乡生态建设重要发展思路与途径。旧有城镇化建设进程后的国土"千疮百孔",城乡空间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下降,需要适应于以城乡生态宜居为首要目标,走集约、绿色、城乡特色分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线的城乡生态建设规划框架与理论,同时需要起到缝合弥补、整合改良、提纲挈领作用的规划方法来修补、缝合、改良、统筹现有城乡环境物质空间。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本质上要求城乡规划更好地应对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综合性,绿色基础设施正是在这种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人们对土地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新认识。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服务于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综合效益发展的生态学框架,立足于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统筹城乡自然、人文生态生活支持系统。可以说,绿色基础设施正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重要规划理论与方法,但二者尚未实现真正实质意义上的系统衔接。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城乡规划专业角度如何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体系构建与城乡绿色空间系统用地布局落实等实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美好的理想家园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物质空间环境目标。论文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建设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基于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网络体系建设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从技术手段层面以绿色基础设施线性要素系统、面状要素系统、点状要素系统以及绿色生态技术工程系统为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具体落实层面,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城乡绿色空间不同层级的各要素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与用地布局落实技术框架,同时提出能够应用于不同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具体策略,以对城乡绿色空间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并针对新型城镇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长效管理与维护提出针对性方法与策略。论文共分为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及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哲学思想基础、概念缘起、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实践与先进经验借鉴等进行详细阐述,同时回顾我国古代"绿色基础设施"相关思想与实践,并归纳总结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现行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章通过论述新型城镇化概念、特征、核心目标以及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城乡规划角度涉及层面,同时对应论述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内涵、特征、与重要作用等方面,立足新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之间的同构关系进行辨析,即核心价值、目标体系、空间尺度、作用载体等同构关系,并分析了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相互影响,揭示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第四章重点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构成、规划类型以及层级体系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体系,提出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与相关操作性的技术框架。第五章则在第四章中所建立的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下绿色基础设施不同层级的线性要素系统(GI廊道系统)、面状要素系统(GI基质系统)、点状要素系统(GI斑块系统)、生态技术工程要素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四个重点要素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具体技术层面的规划设计分析,针对不同尺度层面(宏观城乡层面、中观城市、镇、乡村层面、微观生态社区层面)对各要素系统规划进行用地布局落实。第六章主要对适合不同尺度层面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出建策,包括城乡绿木、林、森策略;绿色农场策略、绿色屋顶、绿墙策略、绿色街道策略等,并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优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的规划重点,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禁限建要素等分析了如何对规划区空间管制用地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制定空间管制用地分区和管制导引,并依托ArcGIS9.3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山地城市空间管制研究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之下,寻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由高碳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低碳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现有乡村"高碳排"与"低碳汇"的现实问题基础上,认为保护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协调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价值平衡是构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模式的关键所在。随后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核心技术,构建了适宜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同时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评价体系中,并对所研究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增汇减排"的低碳目标,进一步提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和重组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探索适合生态敏感区乡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与开放空间系统相互割裂,土地利用布局错位的问题,提出城市规划层面,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所承载的自然、社会与经济过程多纬度整合的规划思路。立足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核心环节,致力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系统和开放空间土地资源系统的生态整合,趋利避害。文章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城市土地利用、公共空间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梳理了其中存在问题,并尝试结合案例实践探索生态整合目标导向下的规划路径:通过可相容性分析将环境区分配给可以创造社会与经济增殖效益的建设土地用途,并以此获取环境保护的经济与社会支持;运用环境区与建设区的整体空间布局方法,最大化环境区外部增殖效益;保护地域环境资源并融入建设土地利用,塑造地域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环境退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城市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我们需要思考应对新型环境议题的创新技术和方法。探讨较多的几类问题包括:如何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灾害管理的技术和政策工具?如何平衡单一环境目标与生态规划多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创新绿色空间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倡导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讨中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在控规层面上的落定。以新型城镇化下推崇的绿色低碳理念为宏观视角,从生态指标、能源利用、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绿色建筑设计等中微观层面指引中小城镇在控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并以盐边县红格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2.
太湖生态岛是太湖健康生态系统维护的关键节点和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地。《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将太湖生态岛建设成为低碳、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示范岛。其中,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是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该研究以国内外生态岛规划建设先进经验为借鉴,从入岛通道供需分析、公交走廊建构、配套交通网络设施建设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情景研判、公交引领、多点转换、需求管控”策略建议,为生态岛打造绿色交通发展新范式“苏州样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绿色交通规划是生态城市的基础。1990年代中期,德国展开了一系列生态新城项目,以探索绿色、生态与人性化的未来城市模式。本文在对中德两国城市交通安全、交通规划用地与法规框架比较的基础上,以德国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为案例,通过对该生态住区的公交系统、非机动交通规划和机动车交通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总结德国生态住区的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推进我国建设人性化的生态开放住区,促进城市居民的绿色出行与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世博会的看点不是建筑,而是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在上海世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城市的低碳生活设计、建筑的生态绿色设计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形态的改变让你惊叹:没有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哪来的和谐与美好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GIS构建用于空间叠置分析的规划数据库,通过空间叠置分析,探讨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冲突面积及区域差异,为合理用地与保护空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空间叠置法。研究结果: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冲突较为严重,现状建设用地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布局上的差异是冲突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环保生态理念的大力普及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周围生存环境的绿色化、环保化。但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各个行业都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低碳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对绿化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空间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低碳理念、低碳理念应用到城市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低碳理念应用到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冯天甲 《城市》2016,(11):34-38
文章深入地反思了国内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重规划理念、 轻空间品质的普遍问题,通过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引入,尝试对"低碳生态"的概念内涵进行更综合全面的诠释和解读.通过天津滨海新区中加生态示范区城市设计的实践,尝试创新思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索将"低碳生态"的概念落实到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和途径,并提出设计思路、 现行规范、 管理模式等的相关思考,力求提供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创造一个和谐、 活力、 高效、 宜人的城市时代的优美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8.
周亚金 《城市》2022,(12):29-37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解决兰州市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当前,兰州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面临生态保护和治理任重而道远、产业结构仍需优化、现代流通体系存在短板、消费领域绿色亟待转型、绿色技术创新面临障碍的现实困境,因此,可以通过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和实现兰州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复合开发利用可依托市场机制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未来土地复合利用需要加强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底线管控职能,加强原土地权利人、企业的多方参与,围绕涵盖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土地“大复合”利用方向,并朝着品质优越的城市环境、丰富活力的公共空间、绿色低碳的生态系统三者“相生相长”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全民参与,让可持续、回收循环、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城市管理者需要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规章制度制定、城市生活秩序维护、城市环境平衡多个维度实行生态策略,并且引导居民意识到生态首先是一种理念,然后才是正确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