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梁启超对心力的理解有四个层面:一是在心理意义上的心力,指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二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心力,表现为"心本论";三是在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心力,指"意志力";四是在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心力,指向"共同业力""民族意力"。其哲学基础指向"情理之辩""心物之辩""力命之争"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2.
围绕“自心造世界”、强调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中国近代主观唯心论 ,其理论特征就是弘扬“心力” ,提倡自强其心、自尊无畏等精神意志力量 ,具有鲜明的唯意志论色彩 ;其理论目的就是希冀通过调动国人的意识能动性 ,强化和依靠国人的精神意志力量来实现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目的。他们片面夸大“心力”作用 ,把意识的能动性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 ,显示了他们的阶级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他们所留下的深刻的思维教训和历史启示仍值得后人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谭嗣同的"心力"范畴指的是主体的精神意志,他把"心力"看作自主选择的道德主体的意志力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唯意志论倾向.此说具有反天命论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早年他崇尚“心力”的作用,并把这种主观精神的放大用在战争年代的“人比武器重要”的思想中。后来他设计新社会的蓝图,着重对人的精神改造,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纯粹的人”,故而重视榜样的力量,依道德自律来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当他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后.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角度高度概括了“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即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所有制问题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曾经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另起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虽然梁启超《新民说》中的公德说在近代以来最有影响,人们甚至把《新民说》的道德思想仅仅归结为公德说;而实际上,《新民说》中后写的《论私德》,对公德说作了很大的补充和修正,更加深刻地思考了私德在整个道德结构中的基础意义和重要价值。《论私德》不仅深化了他个人在《新民说》初始的道德论,而且对由启蒙推动的道德反思的限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十年前,便作了根本性的揭示,显示出思想家的深刻洞见。同时《论私德》根本确立了梁启超作为近代新儒家的思想立场和方向,也奠定了儒家道德论在近代的调适和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经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重大变法改良和革命运动,在戊戍变法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梁氏一生著作宏富,思想驳杂,在近代中国思想界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思想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梁启超关于妇女解放思想进行探讨,是探索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轨迹的必由之路。 禁缠足议 在封建社会里,广大妇女深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压迫,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她们不仅在精神上受封建礼教和妇道的束缚,而且在身体上也倍受折磨。尤其是缠足恶  相似文献   

7.
略论梁启超的舆论思想史媛媛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宣传家和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长期从事舆论宣传活动,曾写下了三百多篇政论文章,以及大量的思想学术专著。他的论著对连续几代的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都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郭沫若说...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谭嗣同心学思想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他对落后、消极的民族心理的剖析和批判。指出:谭嗣同讲求心学,置重“心力”,提出“以心力挽劫运”的口号,把改革民族心理作为挽救民族危机的根本途径,拉开了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思潮的序幕。但他夸大“心力”的作用,主张以道德良知去克服道德沦丧,重视人心改造,忽视了社会变革对转移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是站在中国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交汇点上的特殊历史人物。他的以饮食为始基的社会政治之道、社会批判与社会变革思想、"心力"论和尚"私"的伦理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终结,又是新思想的预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正值近代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国许多思想家的思想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作为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梁启超许多观念都带上了西方观念的色彩,他的功利主义伦理观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边沁的影响,即重视“利己”,并强调在“利群”之上的“利己”。但同时,梁启超又不是全盘接受边沁思想,而是对其思想进行了扬弃,在借鉴西方另一功利主义代表穆勒和日本加藤弘之思想的基础上,梁启超提出了他自己的功利主义伦理观:以“爱他心”为基础,把利己与利群相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1.
观心思想是唐末、五代、宋初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思想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延寿几乎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宗教实践之中,以一心释观心、以一心"妙观"统摄唯心之旨,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印证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为一个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观心思想贯通《宗镜录》和《观心玄枢》,《观心玄枢》不仅是百卷《宗镜录》的理论浓缩,更是《宗镜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在延寿重构心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佛教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简是使心学真正独立的人。他超越陆九渊,迥异于程朱理学,彻底树立起“心”的本体论,主要体现在心与理、心与正、心与意的辨证上,他颠覆性地重塑易理,从而把心学贯彻到了天人学说中。《月赋》是对其心学体系进行形象和深入阐述的文学杰作,包含其心学、易学的基本要素,并给出和讨论了多个重要哲学命题。他对学术思想的文学传达能力和结合到日常事物的实践能力,为心学传播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传统哲学教科书所持的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笔者认为,其中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表述偏于笼统,在实践中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探究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意识起的作用更大。就宇宙发生论而言,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而就一般创造物来说,先有意识后有创造物;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但反映的内容可以是当下现实不存在的。正确认识意识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主体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回到三代"是朱熹毕生努力的理想追求,他建构这一理论体系是在继承二程"道心"、"人心"二分的基础上把二者有机地贯通起来的,并对"道心"、"人心"提出完整的诠释,使"道心"、"人心"合而为一.朱熹"回到三代"的理论构想是在解决"道心"与"人心"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道心"与"人心"是同一的,不是对立不可调和的,"回到三代"是符合"道心"的,但更需要人去实现它,需要"人心"的作用--发为情、发为人欲.  相似文献   

15.
陈白沙援诗学入儒学 ,通过做诗呈现其活泼自由的精神追求 ,吐露性情 ,以诗证道 ,自有风韵。他的本体之学讲究自我体悟 ,心与道俱 ,万理一心 ,鸢飞鱼跃。由于他是以诗呈心 ,以诗运思 ,因而不求言说 ,只讲情感体验和操存洒落。白沙心学讲究人生对宇宙万物的觉解 ,但不重视对规范的遵从。它是一种自我受用的精神哲学。  相似文献   

16.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以《文赋》为蓝本,集庄子、曹植、陆机和宗炳等人的文艺思想之大成,创造出一个深刻而完整的“神思”范畴。“神思”范畴阐述了艺术创作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创作主体以“虚静”的心理状态为起点,受外物感兴达到“神与物游”的思维状态并获得审美意象,最后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作品。“虚静”、“神与物游”、“杼轴献功”等与思维相关的概念依次递进并相互统一于“神思”范畴中。  相似文献   

17.
杨简通过"扇讼"之问接受了陆九渊的"本心"思想,强调了"本心"澄然清明、自然静定、自善自明、知是知非、圆融自足的特点.并通过"鉴中象"之喻,回答了"心"与万物的关系,指出"心"作为"镜"乃"虚明不动",而世间万物虽然纵横交错,变化万状,但都不过是自然而然地映现的镜中象.在此基础上,杨简进一步提出了"举天地万物万化万理皆一"的观点,说明了万物、万化、万理的同一性,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一"、"我"、"己"诸范畴与"心"之间的同质异称关系.最后作者辨明杨简之学并不是所谓的"唯我论",而是"心本论".在论述中,作者指出了杨简之学对陆九渊之学的深化与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18.
寻求真理:朱子对"道心人心"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子早年注重"十六字传心诀"的后半部分,此时他尚处于自发状态,未能自觉地发展其道心人心思想.中年时的"心说之辩"中,朱子认为"人心"是恶,道心人心之关系等值于天理人欲之关系.其道心人心思想获得独立发展的标志是<答陈同甫第八书>.该书影响极为深远,但其内部尚有一些思想冲突.朱子道心人心思想的晚年定论以<中庸章句·序>和<尚书·大禹谟注>为代表,尤其是前者.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武术实践还是从武术理论的角度看,“形神”在武术套路中所占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阐述了“以形写神”、“以形写形”、“写意传神”是武术套路“形神论”的三种美学特征和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0.
朱熹崇正、重统、尚雅、尊古的文化心态代表了近古时代正统文人的文化心理.朱熹把理一分殊的思想贯穿到文学的领域中,引申出文道一本论.同时,又将传道之文和抒情之诗加以区别,肯定诗歌的价值多重性,提倡一种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的体验诗学.而心性义理不同程度的渗透,则形成了朱熹诗歌的丰富层次和各类文本的独特性.文从道出的观念,又使朱熹的文风趋向平易自然,使其文章呈现出以立意为本而不尚词采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