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建立面向工业化中后期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从国际创业路径寻求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基于五点理由,一是全球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为转型升级的国际创业路径提供了理想环境;二是国际创业路径使企业更容易发现成长机会;三是国际创业路径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海外市场的知识与经验;四是国际创业路径使企业更容易发挥网络资源效用;五是国际创业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
庾爱银 《探求》2000,(Z1):37
当前,我国的企业能否抓住世界经济的调整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大好契机,适时地、快速地推进企业的转型,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紧迫任务。企业要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从传统工业企业向知识型企业的转型,必须正确认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正当中国社会忙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社会不可能再按部就班地发展工业经济,而是必须正视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双重任务。因此,中国社会必将是浓缩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种社会形态的转型社会。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细胞,其结构与功能的变迁不可避免地打上转型社会的烙印,呈现转型家庭的复合特征。在农业社会,与其说是家庭结构决定家庭功能,不如说家庭功能制约家庭结构的发展。因为,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罗浩轩 《创新》2016,(3):29-38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范围内以西方转型经济学为指导的经济转型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同时,西方转型经济学还完全忽视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并"误读"了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目标、方式和绩效。相较于西方转型经济学狭窄的历史视野和单一的研究对象,马克思经济转型思想视野宽广、结构清晰、条件明确。马克思经济转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其理论内核、基本类型和转型条件三个部分。马克思经济转型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依据,当代中国经济转型的各个层面在最终收敛于以工业化为发展目标的阶段,同时又保留了公有制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讨论的美国“新经济”的实质就是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美国已率先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当代美国的经济转型是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交互作用下实现的。本...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全国惟一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赋予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和政策支持,战略意义重大:有利于总体解决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性矛盾,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有利于促进中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拓展全国对外开放新空间;有利于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边志新 《学术交流》2007,(3):108-111
国家开展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有着重要根据。在现实依据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四大矛盾”突显期。二是优势树种和珍贵树种面临消亡。三是育林资金面临困难。四是接续替代产业支撑力不强。五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产业还少。日前,伊春林区被国务院批准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具有重要的基础条件。实施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往哪转,怎么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体制转型。第二,结构转型。第三,思想转型。  相似文献   

8.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中,一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变化呈现一种"倒U"趋势.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里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并没有达到"倒U曲线"的拐点,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是"倒U曲线"不符合中国的实际,还是中国的"倒U曲线"具有特殊性.借助于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所以没有实现收入分配的转型主要决定于体制转型和转型方式这两个因素;而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促进收入分配转型必须改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地位,以及转变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为此还要有相应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大障碍。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作者认为,找到一条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启动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经济转化的途径,是我国在基本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后能否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考察了乡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指出乡镇工业发展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开始形成一个合理的技术梯度结构。这一技术梯度结构为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化提供了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启动了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经济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要打造新经济版图,应从工业经济主导转变为服务经济主导,实现经济转型,而打造公共平台则是经济转型的根本;国家、城市、行业、企业应做好动态持续规划,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