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它们在电视中哪个更重要?当人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理论界便开始了一场持久的争论,尤其是在对电视新闻语言进行研究时,这种争论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屏风画的起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高窟屏风画产生于盛唐覆斗式窟的盝顶帐形龛内,它与覆斗式窟、盝顶帐形龛组合在一起完成了对佛殿的协同模仿。从龛内的布局与表现的题材类型来看,盛唐莫高窟屏风画与初唐及盛唐前期的墓室屏风画十分相似,这不太可能是一种纯粹的巧合。莫高窟龛内屏风画的设计意匠源于佛殿的启迪,从深层次来看,则是源于皇室贵族居室的启迪。唐代墓室屏风画的题材与位置直接模仿皇室贵族居室中的屏风,将它的设计意匠与莫高窟屏风画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了解它们的联系有助于认识莫高窟屏风画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美学命题,不少学者认为这个命题是宗炳的方法论,从而得出宗炳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具有鲜明的写实倾向。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结合后人对宗炳创作的评价,认为"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这个命题属于认识论范畴,只是概括了宗炳对山水画创作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指导画家进行创作的方法论,更不能以此推断出宗炳的山水画创作具有明显的写实倾向,目前学界对这个命题的解读是一种误读,并不符合宗炳《画山水序》的原意。  相似文献   

4.
回顾历史,在如画变成美学范畴的过程中,有许多美学家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吉尔平、普利斯和奈特的贡献最大,他们关于如画的界定,刚好涉及发现、建造和想象三个不同的方面。通过对他们三人有关如画的论述的梳理,我们可以获得对如画范畴更加全面的把握。作为美学范畴的如画,所描绘的是一种存在于心灵之中的心象或者意象。这种认识十分重要,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认识,而且可以避免对自然的不恰当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法治建设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至关重要。然而单凭法律的健全和完善就能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所有弊病吗?有人对此持肯定态度,其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内在联系.对道德和法律的层次关系认识不清,或者将道德和法律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认为道德的柔性调整不如法律的刚性调整,或者以自己的感情情绪代替理性思考。正确的选择是:在社会中给道德一个适当的位置,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用法治与德治这两种基本手段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6.
全力1987年生于浙江温州2004年毕业于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SHMJ:你在创作中尝试很多,首饰、插画、铜版等等,这些不同的接触对你目前的创作来说有其它意义吗?全力: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点──制作性。它们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制作,对我来说表现作品的过程也...  相似文献   

7.
晚明文人画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 :以画为寄。它要求绘画超越其物质依赖性 ,而转向表现自我内心。这一美学理想包含“真情说”和“自适论”两个方面的具体内涵 ,它的代表者分别是徐渭和董其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文明是连续的,这一点也很好的表现在宗教上,儒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教,是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孕育而生的,所以它们之间是一以贯之的,它们之间的一以贯之性表现在方方面面,我国宗教的至上神观念也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本文以至上神为例,对儒教与宗教传统的一以贯之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人性观提升了人的地位,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成为自然的统治者;自然论人性观偏爱对自然的占有,以物质享乐为人生的终极目的;理性论人性观视理性为征服自然之利器;现代人本主义人性观既强化了人的地位又拓展了"人本自然"的理念.它们都没有真正从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系上去把握与理解人性,它们所误导的人性之所以可能引发环境的危机,是因为它们或者滋生了人类中心主义、或者使人成为欲望的奴隶、或者唆使了人对自然的掠夺、或者造成了人与自然的隔离.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学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美学范畴研究的目的与重心在于清理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思想的脉络 ,从而建构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体系。在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系统中 ,意境是代表中国艺术根本精神的重要范畴 ,“一画”是到达此境界的基本大法 ,形与神是古代艺术家对创作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虚静”是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审美态度 ,笔墨是中国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 ,它们构成了中国古典绘画美学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1.
莱蒙托夫的诗作《帆》和高尔基的《海燕之歌》虽然相隔半个多世纪,但这两部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成为同时代作品中的集大成者。本文正是通过对这两首近现代诗歌作品的对比分析,力求探寻俄罗斯诗歌艺术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包容语言。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条件 ,文化的相通性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帮助 ;文化的差异性为语言学习带来了困难。二者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笔触的力度、表层、节奏、技巧、精神论述了笔触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之画,自王右皿始。”仁’1 此后研究者基本皆以文人画始祖为唐朝王维之说以 嗣其响。王维确是一个文人画家,但早在几百年以 前,南朝宋时宗炳和王微已提出抒发情感和畅神的 文人画主张,所以称王维为文人画始祖有所不妥。 那么宗炳和王微是否如某些理论  相似文献   

15.
“格物致知”与宋代绘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社会的“格物精神”使宋代绘画艺术登峰造极。宋人尚理,绘画亦重理。其中,宋之理学“格物致知”对宋代写实绘画风格的影响尤大。本文拟从“格物致知”的内涵演变论述其对宋代写实绘画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际科是著名的工笔画家。他画工笔尤着重于对“意”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存意”风格。他“好马成癖”,创作了许多既有深厚传统又有创意的中国画骏马图。他的画风高古、雅淡、清灵,绝不让繁复精细的技法淹没大格局的情趣和意境,从传统中来,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装饰意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油画创作极速发展的时期,由于某些旧传统的负累、图像时代的迅速到来以及西方多元艺术思潮的冲击,使当前的油画创作出现了一些误区,值得关注。有必要对油画创作的逻辑思维误区重新进行梳理,并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国油画界出现更有价值、具有东方风格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油画作品。  相似文献   

18.
内画鼻烟壶是利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壶胚中,用“背画”的技法,反笔在壶胚内壁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是一门集书法、绘画、雕琢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笔者介绍了内画鼻烟壶的发展,优秀内画大师的作品及特色,并阐述了鉴赏内画鼻烟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 ,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 ,还应懂得自然之理法。在山水画教学中 ,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的途径 ,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过写生的途径。临摹和写生既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也是一位山水画家培养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元素的思考,分析了中国书画独特的审美特色和审美情趣,其思辩性特征、书画同源理论的构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对客观事物独特的认知模式,因而产生出迥异于西方的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