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正的背后     
老言  陆奇 《决策探索》2004,(9):61-62
司法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司法腐败将导致人们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础。纵观近几年来出现的司法腐败案件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貌似公正的背后搞腐败。给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倘若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立法可以视为社会正义的第一堤坝,是法治长城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3.
法院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队伍存在严重腐败,司法缺乏公正,已严重威胁我国的法制建设,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法院制度改革的第一目标,就是要从制度设置上根除腐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廉洁的司法队伍,使司法机关成为真正维护社会正义的使者。司法腐败也暴露出旧体制下设置的法院制度严...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它与政治权力的制约性、动态发展性和工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腐败实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异化。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世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遏制腐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消除腐败提供了新的思路遵循。本文认为,通过制约权力、设立体制防线,建设道德、设立思想防线和大力惩处、设立机会防线,不失为反腐的三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其他法实施的“保障法”、“后盾法”,是保障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代社会,随着立法文明的不断发展,司法文明的不断进步,刑法谦抑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引发了学者们的积极探讨。刑罚并非越重越好,在注重人权保障的今天,刑法的谦抑性无疑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晓英 《决策探索》2008,(21):71-73
近年来农村最突出的腐败问题就是"村官将黑手伸向集体土地"村墙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村官腐败成为破坏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根源治"村官腐败病"立法司法要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张辛  柳新 《决策探索》2013,(7):71-72
所谓司法公信力,是指民众对司法机关及其司法行为的信任程度。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社会整体信任度下降。人民法院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是其生命之源、立院之本。由于客观环境、主观意识等诸多因素,司法公信力遭遇空前挑战,不仅损害了人民法院公平正义的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履行  相似文献   

8.
焦蕾 《决策与信息》2011,(10):25-26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打击腐败犯罪已经逐步上升为国际间刑事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正面临来自腐败犯罪的严峻挑战。这类犯罪分子通常采用犯罪后逃往外国的方式以期逃避制裁,而且在我国司法实践申,由于死刑的存在和各国在死刑认识上的差异,死刑不引渡原则成为签订引渡条约的障碍,阻碍了对腐败犯罪的制裁。为了有效制裁腐败犯罪,谋求长远解决方式是一种务实和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旧制,博众家之长,提出了包括尽可能与外国签订双边引渡条约、扩大引渡法律依据的范围、建立承诺和保证系统以及某种监督机制等对策,力求解决死刑犯不原则与反腐败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廉洁自律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一个战胜腐败心理的过程。大量腐败案件的研究表明,腐败者的腐败心理呈渐进式演变。构筑反腐败的心理防线,是从源头上建设反腐败体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是引导筑牢思想防线。从本质上看,"微权力"产生"微腐败"的土壤是思想根源,是思想认识出了问题。防止"微权力"产生"微腐败",要在思想上采取对策,即通过廉政教育,引导社区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从根源上解决"微腐败"问题。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防止"微权力"扩张、"微腐败"发生的制度保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应当从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相似文献   

11.
能否有效防范腐败问题的发生,取决于环境,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因此要加强教育引导,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约束,加大责任追究,全方位构筑防范腐败的防线,实施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2.
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被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人民法院是保障司法系统有序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解决纠纷的终结点。法院错案追究制的设立就是为了确保审判质量,克服司法不公。"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主席给司法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司法机关工作的目标。杜绝冤假错案不符合事物客观规律,因为没有人能还  相似文献   

13.
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担当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被喻为“正义的象征”、“公正的化身”。从某种程度上讲,公众对公正司法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对法官廉洁自律、良好操守的判断。为此,渝北区法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教育、监督、查处、激励四个方面着力,狠抓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司法特点的“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愿为”的司法廉政机制,倾力打造廉洁型法院,确保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失控和滥用。法国大思想家盂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权力不受约束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防止权力失控或滥用,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在现代社会,往往设计出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并以法律作为运行规则,即把权力制衡融于法治之中。权力的制衡有丽种形式,其一是政治系统内的制衡,其二是政治系统外的制衡。前者是指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体系之间的相互制衡,在我国还包括党政系统的纪检和监察等;后者是一种广义的权力制衡,诸如社会监督、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还有社会教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道德自律等等,也属于权力制衡的范畴,其目的都在于规范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15.
司法被认为是社会公平的“最后防线”,司法腐败将导致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直接威胁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础,因此,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预防和打击司法腐败行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以受贿为例,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种状况:任何人都不去向他人行贿,那么又何来受贿呢?  相似文献   

16.
强化管理监督,防范于未然,对于做好农村基层权力反腐倡廉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本文提出要强化教育培训,筑牢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强化制度建设,构筑基层党员干部的约束体;强化监督考核,编织不易腐败的监督网。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做到“不想腐败、不敢腐败”,确保廉洁从业。  相似文献   

18.
翻开领导干部腐败堕落的案例,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腐败分子不是倒在政治上,而是倒在生活作风上,问题不是出在八小时以内,而是出在“八小时以外”。他们的堕落,往往是从放松自己的道德底线和生活防线开……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是向政府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其内核价值中的契约精神和民主法治具备反腐败的可能性,在认识到公民社会对腐败腐败治理的意义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引导公民反腐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不仅铺开了腐败的治理网络,对整个社会的腐败治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四种权力”的威力 新闻媒体在西方被认为是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为了防止和打击腐败,各国大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廉政法规.限制对公共权力的滥用。监督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在众多的监督手段当中,舆论监督是各国通用的重要监督手段之一。社会政治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家,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