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新动向:责任主体『集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泉涌 《领导科学》2004,(12):50-51
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查处一个腐败分子,带出一个“腐败群体”。许多腐败分子不再是独来独往,团伙性违法乱纪的“集体腐败”现象正悄然蔓延。腐败行为的责任主体“集体化”发展趋势表明,遏制“集体腐败”是当前反腐斗争的重要课题之一。“集体腐败”的典  相似文献   

2.
反腐败,年年是“两会” 热门话题。政府反腐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每年都曝光一些大案要案,人物的级别越来越高,涉及金额越来越大。党和政府对于反腐败的意义,认识不可谓不深,邓小平和陈云早就说是“亡党亡国”的问题;人民群众对腐败不可谓不痛恨,各级党政机关动用大批人力物力进行反腐败的调查和审理,不可谓不辛苦。1999年严厉打击走私,为政府增加了700亿人民币的关税收入,反腐败的成果不可谓不大。但腐败却实实在在地在恶性膨胀。狭义的腐败指利用公共权力非法获取个人利益,而在中国必须谈论“广义的腐败”,长期的腐败泛滥,严…  相似文献   

3.
反腐败,意即预防、打击、根治腐败,它既是一种制止、防止腐败行为的行为,也是一种反对、抨击腐败现象的态度、思想。腐败不是无源之水,无花之果,其存在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土壤。它侵蚀人们的思想,破坏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更一步步吞噬党和政府的健康肌体。胡锦涛主席2006年1月6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要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按照党的先进性的标准,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重要讲话,为我们贯彻先进性标准开展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事业的健康卫士,要率先贯彻先进性要求,根除孕育腐败的思想与社会土壤,从而有效预防腐败、打击腐败、根治腐败,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权力导致腐败而非无监督的权力导致腐败的逻辑,提出从源头上抑制腐败不能仅仅着眼于权力监督或者把好用人关,而应界定公权力行为的合理边界。界定权力边界的最可靠方式是控制政府的预算,因为政府的一切活动都依靠向社会提取的税收来维持,社会可以根据其对政府行为的需求来批准政府预算,也可以通过否决预算来控制那些有悖民意、法理的政府活动。我国现行的反腐败思维及其模式基本上是围绕"治人"这个中心展开的,反腐成效不确定,如何将"治人"和"治财"结合起来是完善我国反腐败模式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深入开展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地整治"四风"、反对腐败,成效明显。但腐败问题依然严峻,任重而道远,我们如何去认识腐败,如何与腐败斗争,做人民满意的党和政府,都需要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用好这个思想武器,并有效指导反腐败斗争,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关系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圈子之中,并通过圈子里的互助、关爱,编织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构建坚实稳定而又温情脉脉的社会交往结构。圈子文化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文化一旦进入官场,与权力勾连在一起,便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官场"圈子文化"根源只有找到病根,才能开出药方。治理"圈子腐败"首先要认识"圈子文化"嫁接并生长在"权力场"上的三个根本原因:一是权力过分集中的组织机构体制。我们的国家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而且在党的组织、行政系统、军队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集团性腐败。集团性腐败或集体腐败,是指掌握…  相似文献   

8.
剧变社会期的中国腐败为什么反腐败呈现“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态势?为什么我们的几任国家领导人都发出了不反腐败要亡党亡国的警告?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探索中国在社会转型期腐败发展、泛滥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郝吾辈 《领导科学》2012,(24):20-21
"在某月某日之前上缴非法所得的,可免予追究","将礼金打入廉政账户的,不视为受贿"……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像这样的介乎于情理与法理、党纪与国法之间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一些腐败案件中凸显出来,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非常之法往往出现于非常之时,用于解决非常之事。"灰色地带"身后的背景是中国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民众似乎对腐败越来越麻木,人人深受其害,但又深陷其中,大家痛恨腐败,更痛恨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深入了  相似文献   

10.
张懿 《经营管理者》2009,(22):334-334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举,它具有强大的控制力、支配力和强制力,能对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腐败,能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是反腐败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有效预防和及时揭露腐败。本文阐述了腐败的实质,分析了权力制约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我国反腐败权力制约机制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与腐败是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体,围绕腐败空间的挤压与扩张、腐败收益的挤出与提升,反腐败与腐败相互对抗。为了反制反腐败打击措施,腐败形态结构会做出相应的更新调整以避免被查清,进而导致个人腐败向高级阶段的集团腐败发展转化。只有在反腐力度不足、时间不持续时,腐败才会演变发展,反之,就能遏制腐败。由此发现引导集团腐败形成的内在逻辑——应激机制:不彻底且不持久的反腐打击会对"腐败机体"造成破坏程度不足的刺激,从而产生适当应激反应,促使腐败发生调适性的进化转变以适应反腐压力。反腐败的力度与时间是决定应激机制激发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力度与确保持续是遏制腐败发展、防止形成集团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晓芳 《经营管理者》2013,(29):220-220
以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为典型的腐败犯罪对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严重的破坏性。一方面,腐败行为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腐败行为破坏了社会生活秩序,腐败行为使一部分人取得了制度框架以外的社会资源,形成了社会特权阶层,使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关系紧张,在普通群众中形成了不公平的感受,致使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难以形成。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腐败行为的刑事法律规范体系,建立公开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从而全方位遏制腐败行为,促进良性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可怕的腐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被称为"古老的顽疾".从私有制社会产生和政治权力出现之后,腐败现象就与人类文明如影随形,挥之难去,腐败与反腐败构成了人类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在领导反腐败斗争中,基本采用的是运用群众运动揭批的办法来反腐败,依靠政策教育来推动廉政建设的发展,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历史惯性。这是我们在新时期进行反腐败斗争时必须进行思考并扬弃的东西,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传统反腐败手段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法律手段与政治手段的关系。反腐败斗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用群众运动的方法到靠制度建设,再到靠法治反腐,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反腐败斗争不可能单纯用一种方法,因为腐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往往要同时运用多种…  相似文献   

15.
<正> 这里所指的“义务”,是指那些东窗事发后被认定为贪官的人所应承担的连带经济赔偿责任。 报载,南京国企反腐败出新招:不论谁贪污腐败,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就得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付出代价,用私人财产填补窟窿。该市某包装材料厂厂长因腐败行为,给企业造成了严重亏损,使70万元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最近,监察机关将该腐败的厂长移交司法机关的同时,责令其变卖住宅、汽车等家产来弥补企业的损失。南京国企反腐败的这一招无疑让那些贪官污吏们真  相似文献   

16.
廉洁自律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一个战胜腐败心理的过程。大量腐败案件的研究表明,腐败者的腐败心理呈渐进式演变。构筑反腐败的心理防线,是从源头上建设反腐败体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腐败是生长在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一个严重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败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18.
民生档案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而"三个体系"档案发展观,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它又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一、夯实基础,建立丰富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论社评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也在基层。农村不应是反腐败的死角,治理村官腐败,理应上升到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高度。早日啃下这个硬骨头,才能为乡土中国迈向现代化奠定更坚实基础。2014年11月5日《以治理法治化铲除"村官腐败"》评论员观察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0.
京雨 《领导文萃》2013,(14):7-22
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特别是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如何看待腐败的严重程度?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反腐败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反腐战略有哪些重要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增科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