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的感觉》中探讨了个体记忆与身份的关系。主人公托尼出于身份建构的需求,受情感、心理定势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虚构了自己的记忆,建构出与现实自我不同的个人身份。但记忆的虚构性意味着托尼的记忆漏洞百出,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身份在自己和他人的记忆中同时被解构。巴恩斯通过托尼身份建构、解构和重构的复杂经历,揭示了记忆的虚构性和身份的不确定性,探讨了个体如何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  相似文献   

2.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描述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中美不同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母女间的误解、冲突、沟通理解,到最后的认同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互相碰撞、沟通和交融的过程。在这部小说中,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中国文化传统通过母亲得以延伸,历史和记忆通过母亲得以重建。女儿们通过对母亲的继承与延续,实现了她们正确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也通过理解,接受母亲包容了带有屈辱与苦难的过去。  相似文献   

3.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颠覆历史权威,强调"对话"品格,将话语权力作为支点,寻求主体叙述,即通过文学虚构得以完成的历史文本的新的"历史诗学"。其历史观的颠覆性即体现在主体间入中的虚构性和诗意中追求真实性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叙述,历史真实观被新历史主义彻底地否决。取而代之的是"审美与真实之间功能性区别的消解"和"带有诗人看世界的想象虚构性"。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这一历史观对文化生态的多元共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但其个性的恣意展现也使它失却了历史的严肃性,在消解历史权威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移民小说中的每一部作品叙述的是单个移民的鲜活的个体记忆,然而,当单个移民被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并经作品出版、流传后被有相同历史背景的读者广泛阅读,使读者产生社会群体认同的时候,这一批文学作品就成了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了承载集体记忆的“记忆场”.当作为集体记忆的历史以类似于口述历史的方式被写入文学作品时,在新历史主义把史学视为诗学,历史的客观性受到挑战的语境下,或许在文学中还能找到被凝固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真实.跟人口普查历史资料和博物馆一样,以爱尔兰移民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作为“记忆场”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另一种物质化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评论界惯常认为普拉斯的经典诗集《阿里尔》是她在婚姻破裂时极端情感的“自白”,个人记忆的表达.本文通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诠释她的《阿里尔》诗集中的名字所包含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下大屠杀的恐惧、文化记忆下的核战争,以使读者摆脱“自白”对她的诗歌的束缚从而真正理解《阿里尔》诗集.诗集被置于历史时空中审视时不仅是普拉斯个体记忆的缩影,更是集体文化记忆的再现,它展示了诗人作为自白派诗人的个体痛苦和经历,也暗含了诗人对政治和历史中集体记忆的关注,尤其是对二战和战后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的关注.作为20世纪伟大的美国女诗人,普拉斯以其独特的诗歌书写了特别的文化记忆并且重构了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6.
对人们关于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记忆的研究,可以洞察这一特定历史人物或事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变迁轨迹。蒋介石这一人物形象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在人们心中呈现出不一样的记忆版本。本文试图对社会记忆理论的理论谱系及其核心意涵进行梳理,作为分析当代人们关于蒋介石这一特定历史人物不同社会记忆的分析视角,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对蒋介石故居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进行田野调查及文献资料,旨在展示人们对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的蒋介石形象进行展示,分析了在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台海关系发展的背景下,研究蒋介石如何在不同时期被塑造成为各具特色的人物及其背后的历史、社会因素。研究表明,蒋介石形象变迁这一个案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记忆在不同社会情境下被建构的过程,国家的政治旨趣和社会成员的个人遭遇都被卷入其中,使其成为工具化的一种手段随着时间的流走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选择中国母亲和女儿的故事作为创作题材,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母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她作为华裔作家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使然。在其小说中.母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历史与记忆的中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谭恩美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中心”和“边缘”对立的模式.对母亲们代表的中国文化与女儿们代表的美国文明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力求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历史叙事在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遭到了质疑和挑战。“历史”本身的虚构性和文本性特征使得作家无意于再建构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放弃了对历史客观真实性的追求,从而在文本中渲染了一种非理性主义色彩;同时,作家注重自我对历史的认识和体验,在小说创作实践中关注个体的命运和价值,表征了一种经验理性的反思倾向。  相似文献   

9.
汤亭亭的《中国佬》是早期美国华裔文学为华裔文学讨回美国公民合法性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发现"历史意义的反思,用虚构叙事的真实抵制历史叙事的虚构性,对美国主流历史提出质疑,解构美国排华法所代表的美国历史的基础。同时,作者着力追溯被美国主流历史遗忘了的华裔美国创业史,对他们创建美国家园的经历进行史诗化处理,使他们成为美国历史的英雄,从而达到把华人写回美国历史并为他们讨回美国公民合法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别名格雷斯》采用了多声部的叙事方式、互文性艺术,以及情节安排上的虚构性和不确定性等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建构了19世纪中期加拿大女性的生活经历和受压迫的社会现实,使得被边缘化的女性获得了有效的话语权.作家试图在小说文本中还原个体经历中的历史真实,修正被主流历史改写和边缘化的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历史书写策略体现了作家对于官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以及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真实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梦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将来的憧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是全体人民的生活实践、发展状况和社会变革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人民期盼的新盛世。中国梦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上古时期,“中国梦”悄然孕育,初现根源;封建社会,“中国梦”由盛转衰,一度中断;近代社会,见证百年追梦的血与火;现代社会,中国梦逐步复兴,前景灿烂。通过探寻中国梦的发端,重温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梦的逻辑体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2.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位华裔母亲通过回忆重构过去、经由过去选择记忆的故事。从母亲的回忆入手,分析她找寻姓氏、重识认同的过程,进而揭示记忆在个体与集体的沟通中的意义,在当下与过去和将来的传承中的价值。以记忆的视角反思过去将有助于华裔个体在回忆家族历史中定位自身,在延续文化传统中凝聚认同。  相似文献   

13.
杜拉斯善于用诗意的文字将虚构与真实融为一体,她虽然是在创作,但许多故事都源自她童年的回忆。无论是她对待自传的态度,还是精心塑造的"母亲"和"情人"这两个人物形象,都体现出强烈的非虚构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五号屠场》是库尔特.冯内古特最受赞誉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冯内古特消解了传统意义上历史和虚构之间的二元对立,模糊了二者的边界,运用了一系列叙事策略证明了历史文本的写作也可能具有虚构性。小说文本虽然本质上属于虚构,但对比历史文本,却更加具有人性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记忆构成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寻根作家而言,“寻根”首先意味着记忆。作为一次意识形态推论所急需的集体命名,寻根作家把知青的个人记忆放大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个人记忆被置放到历史的中心,讲述个人的记忆被改写成讲述民族的历史。民族集体记忆披上了文学寻根的文化外衣,在对地方风俗、远古礼制以及封建遗老的追忆中,寻根派试图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废墟上清理出一片开阔天地,从而重建现代中国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1)
我的母亲孙新尚真正的故乡已经不复记忆了,她是跟着逃荒的流民流落到我的故乡——冀中平原沙河旁边的一个小村庄的。母亲嫁给年长她很多岁的父亲做续弦,但是母亲对父亲很尊重,从没嫌嫁了个老头,为了缩小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母亲经常往脸上抹点灰,长年穿旧衣服。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年事已高,已不能  相似文献   

17.
母性作为一种独有的女性特质,一直为男权社会所压制,通过将女人贬抑为替男人生孩子的机器,母亲这一生命传承的承载者,被驱逐出人类历史的中心,男权通过对女性生育权利的控制建立了其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性别机制.<母亲>展现了一个女性所具有的母性特质在夫权、父权体制下被压制扼杀而自己对性别主动权艰难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以自己早期那梦魇一样的对父亲与母亲的情绪记忆为原型,为我们带来了被去势的父亲和沉默/疯狂的母亲形象.她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挖苦、嘲讽了传统文学中所塑造的"父母"形象,极其冷静而有残酷地撕下了蒙在"父母"形象上的光辉面具,让"父母"猥猥琐琐、毫无遮拦地曝晒在阳光下,充分展现了"父母"身上无可救药的畸形、变态,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惯常认为的高大威严的"父亲"和崇高无私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19.
无差别轰炸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暴行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中国除吉林、新疆、西藏等地之外的几乎所有行政区域实施了无差别轰炸。重庆大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制造的非人道暴行之一,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的新纪录。在战时,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曾是一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事件。而在战后,由于东京审判的误导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重庆大轰炸记忆曾几乎湮灭不闻。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日关系的紧张,重庆大轰炸的“战争记忆”才得以重新唤醒并重构。差异化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记忆背后是不同的历史认识。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但历史的真相不应被遗忘,更不能被掩盖,只有当重庆大轰炸这样的非人道暴行记忆上升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战争悲剧才不会重演。  相似文献   

20.
爱无言     
看完影片《唐山大地震》,很多感人的镜头都定格在记忆中,不,应该是直指心灵的爱渗透到了心里。母亲李元妮在双胞胎姐弟俩被同一块楼板压住只能选择救一个的情况下,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