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芮彩虹 《社科纵横》2006,21(12):153
文章论述了北石窟寺艺术的特点,庆阳民间艺术的特点,以及北石窟寺艺术与庆阳民间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故乡,也是满族剪纸艺术之乡。剪纸是满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所见、所闻、所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我国“影戏”传统及其文化嬗变张振华电影是艺术,是商品,又是审美文化形态。诞生于殖民主义与封建残余并存、中外文化剧烈碰撞特定时代的我国电影,既要模仿、借鉴舶来的艺术经验与手段,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又力图迎合本民族审美趣味,摆脱受人压制、...  相似文献   

4.
张欧  汪小洋 《阅江学刊》2013,(4):129-136
民间艺术的原生性是民间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民艺学"的重要理论基石。在国内,张道一先生和潘鲁生教授对这一课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孙家正、杨先让、靳之林、吕品田等专家学者亦皆有所论述。在国外,法国艺术家让·迪比费对于原生艺术(或译"生涩艺术")作了较长时间的收集与探索。既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理论命题的重要价值,因此,亟待开展系统的专题研究。把原始艺术、儿童艺术、民间艺术三种艺术打通互证,将是未来研究民间艺术原生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丽 《社科纵横》2006,21(12):134-134
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精髓,京剧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使其具有教育人、陶冶人和愉悦人的作用。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对青年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熏陶,对于传承中国京剧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他们对于京剧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将来,影响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江 《社科纵横》2008,23(5):117-118
通过分析热贡地区唐卡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揭示了在民族交融过程中藏族艺术和汉族艺术在唐卡这一艺术载体中表现出的文化兼容性,以及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学习保护古老的唐卡艺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浙江若干个传统庙会的田野调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功能,主要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乡土意识,联络民众间的感情;教化民众,规范社会;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繁荣民族民间艺术;促进贸易,繁荣市场这样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尽管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庙会的上述文化功能依旧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当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庙会?  相似文献   

8.
从民族性与影视艺术魅力的关系看,民族性起桥梁与纽带作用--它既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是民族性要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引起共鸣并相互融合的纽带.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不只是展现外在的民族特征,更要表达民族情感,彰显民族精神,从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里得到共鸣,在各种文化碰撞中得以丰富和发展.所以,桥梁和纽带连接起的是民族性的凸显与模糊,是影视艺术在文化层面上的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具有深厚民族底蕴的影视作品,才能独树一帜,历久弥新,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韦蕊 《创新》2021,15(2):92-100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韵味,是中国人在演唱艺术中所追求的深远意味,是民族声乐艺术魅力之所在,更是中华民族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其美学标准建立在中国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传统和民间的音乐艺术审美追求基础之上。中国民族声乐中气息技巧、吐字行腔和抒情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审美特点——韵味,可从气韵、声韵和情韵三方面进行解读,其蕴含的声学、美学、哲学知识丰富,对当今流行音乐的发展仍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识艺术教育是聚焦人文、审美及素质的教育.具有"美德"育人、"人文"育人、"大美"育人的功能与意义.针对目前通识艺术教育在实际教学落实中的课程内容、结构、设计特色等存在的问题,探究通识教学实践改革与创新策略,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引导力、文化素养与艺术审美、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