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保平 《社区》2008,(20):17-17
人生的盛景,留给善于独辟蹊径的人。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 最近,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在“国学班”上课时,对孔子为何发出如此感叹,推测出两种原因:一是孔子可能存谈恋爱的过程中受过挫折;一是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  相似文献   

2.
叶履森 《社区》2014,(17):5-5
古往今来,或许是因为读书人多,所以做有关读书文章的人也多。谈到读书,有人称其乐,如古人所说的“一卷陶然”,而“红袖添香夜读书”简直就是一种浪漫了,如钱谦益、王闽运等皆是;也有人称其苦,如称读书为“苦读”或“十年寒窗”。宋人黄庭坚称读书既不言苦,也不言乐,说是“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他的意思是说读书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譬如人需要吃饭穿衣一样,是须臾不可离的事体。  相似文献   

3.
释“遇”──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陈勇中国人对待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和人生境界,常常抱有这样一种态度,认为它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是面对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也往往持这样的观点。唐代书法家和书论家虞世南就曾这样说过:“故知书道玄...  相似文献   

4.
在苏曼殊和郁达夫的人生历程中都有过辛酸凄凉的童年和漂泊悲惨的经历,这一独特的人生经历衍生了作家主体的孤独感。为了逃避孤独,他们在无情的现实中构建起有情的小说世界。苏曼殊好用“一男择二女”的情节模式,郁达夫则选择了“一厢情愿”的情节模式。自卑情结形成的“弱势心理”使他们把爱情理解成“母爱”或“同情”;两人的情爱小说都弥漫着颓废的情调,但苏曼殊的作品在颓废中带有更多的感伤,而郁达夫的小说则在颓废中呈现出更多的唯美色彩。  相似文献   

5.
个性是一个人的处世风格。有人热情奔放,有人冷峻内敛;有人做事干净利落,有人则犹豫寡断、拖泥带水;有人积极乐观。惯于正面地看问题,有人则消极悲观,常常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好的个性是自信而不轻狂,果敢而不专横,温和而不软弱,沉稳而不迂腐。  相似文献   

6.
编辑点评     
“百年人生,逆境常八九”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就能抵达理想的彼岸,没有不经历挫折就成功的人。相反,正是挫折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成就了我们的事业。学会在逆境中,困难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以便将来步入社会能够从容面对人生的坎坷。  相似文献   

7.
面对变革带来的挫折,你会消极抱怨,还是会越挫越勇?同样身处变革环境的人,为什么有人成就了非凡的人生,而有的人却被新环境所害?  相似文献   

8.
感伤辨析     
感伤与浪漫、悲、忧郁、颓废等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与浪漫相比,感伤更执著于现实人生;与颓废相比,感伤在缠绵悱恻中依然透露出对生活的执著;它比悲伤轻柔纤弱,比悲愤悠长缠绵,比哀怨柔美轻灵。感伤是独立的诗学范畴。  相似文献   

9.
1927年茅盾被动的由政治工作者的心理身份向文学创作者的身份转换后,以《蚀》三部曲宣泄了他的颓废苦闷心理,展示了“时代新青年”的世纪末颓废。《蚀》与欧美式的现代主义颓废派有着显著的差异,属于“现实主义颓废小说”,具有现代性的意义。《蚀》中“时代新青年”的颓废表现在:幻灭虚无的人生体验和疯狂报复的心理机制;歇斯底里的精神气质;寻求强烈的感官刺激,在刺激中略感生存的意味;对时间的恐惧。  相似文献   

10.
珍惜拥有     
每一个人都拥有时间、生命、尊严和自由;很多人都拥有鲜花、爱情、家庭、事业;还有的人拥有金钱、地位、名誉、权力;更有人拥有艰辛、痛苦、失败和不幸。拥有本是人生的必然。拥有的内容不同,便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任何拥有都是人生汗水和努力的结晶,即便是不幸和痛楚,也是人生的积累,亦可从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以成为成功的前奏。对于拥有,本该极为珍惜,但生活之中常常是拥有了却不知其价,一旦失去,才倍感其珍贵。当拥有风华正茂的岁月,却任时间流水般从指间悄悄淌过;当白发一根根默默地爬上两鬓时,或许会幡然悔悟,却已是…  相似文献   

11.
黎紫书 《今日南国》2013,(10):44-44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追逐目标的过程——你制订一个目标奋力捕获它之后,马上就会转而追求下一个目标,.而我则认为,人生更像是垂钓——清晨雾霭未消,你垂钓于溪边;待到晚霞飞满天,收竿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2.
只有实现“事业家庭”双重价值的人生才是当代女教师的成功人生。因事业有成而取得的成就感和因家庭美满而带来的幸福感 ,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两种心理需求 ,只有这两种需求同时得到满足的人生才称得上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13.
阴差阳错     
秦珍子 《社区》2013,(31):63-63
刷刷两下,画一个大红叉,这是我们最初认识的“错”。醒目、深刻。节前,有人闹着要把小朋友作业本上的又改成圈;也有人反对,理由是不利于培养孩子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4.
挫折,就是失利、失败.挫折应是偶然的,不是经常的;它是无意遇到的,它不同于有意识的捣乱或智力低下一对于正当年少的中学生来讲,大大小小的挫折是难免的,像一次考试没考好,做错了某件事,违犯校规校纪而受到批评等.由于学生生长环境不同,成长经历各异,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也不同:有的能正视现实,寻找受挫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增长见识,继续前进;而有的却怨天尤人,情绪沮丧,因此而不求进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尤为重要.学生受到挫折时,对其进行正确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生,因为它短暂,所以很让人珍惜;因为珍惜,才会有不舍的追求;因为追求,人生也就充满了各种美丽的色彩。有的人追求事业的成功,辉煌了自己的人生;有的人追求爱情的美满,装点了自己的人生;有的人为名利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奋力拼争,殚精竭力;有的人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的乐事;有的人将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因为人的形形色色,人生也变得变幻多彩,正因为人生追求的不同,人生也诠释着不同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我们应倡导怎样的消费方式?有人认为高消费是一种腐朽、颓废的生活方式;有人认为有钱就消费,别人不必去非议.究竟怎样去看待这些问题?消费固然是个人行为,用自己的钱去消费是个人的权利,但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消费行为与方式又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文化、近达与国情,不能不遵守一定的共同道德规范。我们应倡导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消费方式,倡导适度的合理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是迈向人生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的需求从初中时的单一性向多层次多方面发展。追求和满足高层次需要,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健康趋势。但在现实生活的海洋里,人们总难免遇到各式各样的风浪和暗礁,人的各种欲望和要求也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因此,挫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谓挫折,是由于遇到各种障碍而不能达到目的,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被延搁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一、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由于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常常使个人的欲望不能满足,目标不能达到。对高中生来说,高三毕业…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五四文坛传播的产物,<银杏之果>与<沉沦>在"自杀"这一共同的故事情节中,却表现出大相径庭的艺术趣味和人生追求:<银杏之果>明显体现了注重精神情趣的沃尔特·佩特的"刹那主义"的影响,而<沉沦>则在对"外在压迫"和"悲痛感"的强调中走向"颓废"的反抗,凸显出20年代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演绎推理是人类独有的高级认知活动。然而心理学家对于人们是如何进行推理的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推理是依赖于形式规则进行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推理是依赖于心理模型的语义过程。对这两种判断标准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心理模型理论在如下三个方面优于形式规则理论:一是心理模型理论比形式规则理论适用的范围更广;二是心理模型理论对无效判断更为关注;三是心理模型理论关注系统错误。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容量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个袋子,有人用它装入理想与无私,去开创美好的人生;也有人用它承载欲望与自恋,自甘坠人物欲横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